【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3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13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边括号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2.00)A.亵渎(轻慢) 黩(轻率)武 案牍(木简)匣椟(匣子) 稽首(古叩头礼)B.瞠(瞪眼)目 嗔(不满)怪 缜(细致)密整(整个)日 孱(软弱)头C.慰藉(抚慰) 狼藉(凌乱) 枕藉(垫)蕴藉(含蓄) 罅(缝)隙D.搠(刺)倒 溯(逆流上)流 塑(造)像朔(北)风 缟(白绢)素2.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是_。(分数:2.00)A.新航路的开辟B.尼德兰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3.
2、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如果用括号里的词来替换,有什么好处,选出说明有错的一项_。(分数:2.00)A.这样想时,情绪愈益(更加)紧张起来,心头酸酸的,似乎要哭。(接近口语)B.我觉得加了修饰之后,也不见得(未必一定)比质朴的初稿好。(明白易懂)C.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事情)感动着。(词义更确切)D.严责(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感情色彩更鲜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分数:2.00)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端,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
3、,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C.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_。(分数:2.00)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6.在以下国务院的部门
4、中,没有权力制定行政规章的是_。(分数:2.00)A.审计署B.科学技术部C.国家技术监督局D.国务院办公厅7.下面一段文字是对我国享有盛名的“三峡景观”的描绘,其中搭配和衔接不当的一句是_。(分数:2.00)A.有人说,三峡像一轴展不开的山水画卷B.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C.依我们看,三峡倒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D.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幅具有各自不同旋律、节奏的优美的画面组成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自_。(分数:2.00)A.诸葛亮的出师表B.欧阳修的伶官传序C.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D.苏轼的柳氏二外甥求笔迹9.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_。(分数:2.00)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进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C.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10.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应自期间届满之日起_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分数:2.00)A.30日B.3个
6、月C.1年D.2年11.下面加点词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_。(分数:2.00)A.淀粉 绽开 光腚 石碇B.廉洁 火镰 濂江 镰刀C.安排 鞍马 案卷 按捺D.墙隅 喁喁 寓言 愚笨12.关于欧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影响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欧洲南部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少C.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欧洲北部缺少极地气候类型D.欧洲年降水量的递变规律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减少13.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_。(分数:2.00)A.定居生活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C.从事农牧业生产D.出现贫富分化14.当北京炎热多雨时,意大
7、利首都罗马的季节是_。(分数:2.00)A.寒冷干燥的冬季B.炎热干燥的夏季C.温和多雨的冬季D.炎热多雨的夏季15.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是_。(分数:2.00)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的人民法院C.自治县的人民政府D.自治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_。 A于谦的石灰吟 B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C荀子的劝学 D施耐庵的水浒传(分数:2.00)A.B.C.D.1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 A事情发生后,顾主任立刻同党支部研究,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 B这所医院组成一个以领导
8、、医生、护士三结合的防治小组,经常深入农村。 C本品是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D当学习刚刚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开始有点儿骄傲了。(分数:2.00)A.B.C.D.18.“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_问题的原则。 A台湾、香港、澳门 B香港、澳门 C香港、台湾 D台湾(分数:2.00)A.B.C.D.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我相信张老师的谈话在徐上华身上会产生_。你呀,还不_播种,能指望秋季有好收成吗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出_。这里路面过窄,来往的车辆_有些拥挤。 A效力 即时 反映 不免 B效应 及时 反映 不免 C效应 即时
9、 反应 难免 D效力 及时 反应 难免(分数:2.00)A.B.C.D.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 A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B这些文明成就积淀在文化中,又通过教育传给新的一代,从而使新的一代获得比前代更高的新的起点 C书法不仅能传达诗文的意趣,而且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体悟出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因而点燃鉴赏者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D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分数:2.00)A.B.C.D.2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_。 A
10、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分数:2.00)A.B.C.D.2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_。 A岳飞的满江红 B苏轼的赠刘景文 C陈寿的三国志 D陆游的示子聿(分数:2.00)A.B.C.D.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个界限的,这就是限于他自己的劳动所得。_,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_是马其诺防线,_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_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人人应当具备的美德。 A虽然 纵然 也 那么
11、B但是 即使 也 因而 C但是 尽管 还 可以 D因为 虽然 还 因此(分数:2.00)A.B.C.D.24.库区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_。 A经济落后 B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C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D移民环境容量不足(分数:2.00)A.B.C.D.25.下列各项中,完整地表述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是_。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长期共存,荣辱与共(分数:2.00)A.B.C.D.26.下列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是_。 A桂林山水 B苏州园林 C杭州西湖 D黄山迎客松(分数:2.00)A.B.C.D.27.我国古代民族迁移两个大的流向
12、: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江南,这两大迁移最主要的后果是_。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加剧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分数:2.00)A.B.C.D.28.20世纪 30年代,国民政府的最大失误莫过于_。 A一直镇压人民革命 B改善与美英的关系 C同日寇的四次大会战 D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分数:2.00)A.B.C.D.29.依据宪法和法律,不属于全国人大主席团的职权的是_。 A向全国人大提出罢免国务院组成人员 B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人选 C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 D主持全国人大会议(分数:2.00)A.B.C.D.30.人们
13、在生活中,面临着种种难以预料的风险。为减少损失、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应该提倡的方法是_。 A依靠政府救济 B购买商业彩票 C依靠社会赈灾 D购买商业保险(分数:2.00)A.B.C.D.三、阅读理解(总题数:4,分数:40.0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
14、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到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了,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
15、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都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分数:10.00)(1).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
16、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上的变化(2).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_。(分数:2.00)A.桥是有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以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3).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分数:2.00)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的倾向B.桥受
17、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4).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都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5).根据第三段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受气候变化的侵袭,桥在狂风暴雨中会摆动、扭曲B.温度有升降时,桥有时也要伸缩,形成蠕动C.受到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桥就会摇动、转动
18、和滑动D.地震时,桥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厂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
19、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颜料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
20、,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节选自郭沬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分数:10.00)(1).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由后以例前”的意思是_。(分数:2.00)A.根据以前的来类推后来的B.由后来的规范以前的C.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D.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2).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_。(分数:2.00)A.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
21、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同殷代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似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3).第三自然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能证明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4).下列几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_。(分数:2.00)A.仰韶文
22、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文字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未阐明C.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5).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_。(分数:2.00)A.汉字已有 6000年的历史B.龙山黑陶上的刻画是文字符号C.仰韶彩陶上刻画的符号就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D.彩陶上的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 10个氢原子排列起
23、来的长度。纳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 100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通过“切削”材料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13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