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 2013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提洛同盟(分数:5.00)_2.历史研究(汤因比)(分数:5.00)_3.解放黑奴宣言(分数:5.00)_4.王莽改制(分数:5.00)_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数:5.00)_6.一纲四目(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古代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交往的历史与影响。(分数:10.00)_8.简述古雅典民主政体与罗马共和国政体的异同。(分数:10.00)_9.简述你眼中的夏朝是什么样子的。(分数:10.00)_1
2、0.简述宋代新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其流派。(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11.论述人权宣言的内容及意义。(分数:15.00)_12.论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更替的线索,并评价这个时期的政权情况。(分数:15.00)_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基础部分真题 2013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提洛同盟(分数:5.00)_正确答案:(希波战争期间希腊城邦组织的抗击波斯的军事同盟。公元前 478年,希腊城邦代表会聚提洛岛,正式结盟。人盟各邦原则上一律平等,在盟会上各有一票表决权。但由于雅典拥有绝对军事优势
3、,掌握盟军指挥权,实际控制了同盟。同盟在提洛岛的阿波罗神庙设立共同金库,入盟各邦依本邦岁收的多少以及承担同盟义务的大小交纳盟金。后来该同盟被雅典控制,成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公元前 404年,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提洛同盟被解散。 )解析:2.历史研究(汤因比)(分数:5.00)_正确答案:(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 年)著。全书共 12卷,主要研究文明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原因和机制等。汤因比提出:历史研究对象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或称文明,而不是独立的区域性国家;一切可称为文明类型的社会的历史,在哲学意义上都是平行的和具有同时代性。
4、汤因比据此将 6000多年人类文明史划分为二十余种文明,指出一切文明都可用“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灭亡”五阶段模式进行描述和解释。作者进而提出了著名的“挑战与应战”理论。汤因比的学说旨在挽救西方文明的危机,防止其进一步衰落。 )解析:3.解放黑奴宣言(分数:5.00)_正确答案:(1863 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的一项旨在解放美国南部叛乱州黑人奴隶的法令。1862 年 9月 24日,林肯发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从 1863年 1月 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解放黑奴宣言使解放的黑奴成为联邦军队有力的同盟军,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并保证了联邦政府取得最后的胜利。 )解析:4.王莽改制(分
5、数:5.00)_正确答案:(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 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是: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建立五均赊贷、六筅政策,平衡物价,增加国库收入;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等。由于政策不合实情,而且朝廷朝令夕改,使得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后引起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解析: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数:5.00)_正确答案:(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与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
6、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解析:6.一纲四目(分数:5.00)_正确答案:(1963 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归纳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台湾统一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 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
7、定后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40.00)7.简述古代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交往的历史与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在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亚欧大陆农耕诸国与其北方游牧诸族两相对应,自东向西,分布如下:亚洲东部的农耕地区主要是汉代中国,其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羌、月氏等。在中亚、南亚的农耕国家主要有贵霜和印度,其北游牧各族有康居、大宛、大月氏等。在西亚,南有帕提亚帝国,其北有马萨革泰和阿兰等游牧民族。在欧洲,南部农耕地带为东西罗马帝国其北有日耳曼等游牧民族。 (1)交往方式。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邻近各国各族之间,不断发生
8、接触和交往,和平时期是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时期则是土地与财富的掠夺。 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是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南方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输入北方,随之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也传到游牧世界,东西各大帝国有时还沿边缘地带建立据点或治所。游牧世界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乐舞等则经常输入南部农耕世界。这对于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都有积极作用。 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
9、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掳获财物,俘虏人口,以致焚毁城池,屠戮生灵。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 (2)影响。两个世界之间,在和平时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在战争时期通过暴力冲突和战争则是另一种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和平与暴力不断交错出现的结果,是两个世界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秦汉帝国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经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征服,都导致这样的结果;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入侵以及入侵后新的统治王朝的建立,也导致相似的结果。亚欧大陆上两个世界之间既互相交往,又彼此渗透,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打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学 基础 部分 20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