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模拟物理.docx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模拟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模拟物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 山西省 太原市 中考模拟物理 一 、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3分,共 30分 ) 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 50kg B.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 40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4m/s 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 25W 解析 : A、成年人的质量在 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 左右 , 此选项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 23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
2、km/h=4 13.6m/s1.1m/s 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电流在 5A 左右,额定功率在 P=UI=220V5A=1100W 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 答案: A 2.下列 关于声现象 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A.“ 禁止鸣笛 ”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析: A、 “ 禁止鸣笛 ”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 错误 ; 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 B 错误; C、二胡演
3、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 正确; D、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 D 错误 。 答案: C 3.如 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透镜为凹透镜 B.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 2 倍焦距 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解析: A、 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故 A 错误; B、 放大镜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 1 倍焦距,故 B 错误; 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 .故 C 错误; D、此透镜是凸透镜, U 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4、,故 D 正确 。 答案 : D 4.在图 中 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 初春冰雪融化 B 仲夏露似珍珠 C 深秋霜打枝头 D 严冬冰雕变小 解析: A、初春, 河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此过程吸热;故 A 错误;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 B 正确 ;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 C 错误; D、寒冬, 冰雕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 ;故 D 错误 。 答案 : B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 的方法 改变物体
5、内能的是 ( ) 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 B.夏天穿薄衣服凉快 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 D.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解析: 火炉边烤火、薄衣服凉快、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 B、 C 不符合题意;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 D 符合题意 。 答案: D 6.下列对厨房里物理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脱手的土豆下落的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
6、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惯性不是作用,故 A 选项错误; B、 脱手的土豆下落的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故 B 选项正确; 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 C 选项正确;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选项正确 。 答案: A 7.下 图是一个磁信息阅读器的原理图,将磁卡刷过检测头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读取到相应的信息,该阅读器与图所示装置的工作原理 相同的是 (
7、) A. B. C. D. 解析: A、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 A 错误 ; B、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选项,故 B 正确 ; C、图中是研究电磁铁的实验 , 故 C 错误 ; D、当将导体棒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故说明通电直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科学家奥斯特探究 “ 电流的磁效应 ” 的实验,故 D 错误 。 答案: B 8.下 图是 汽车刹车原理图,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一根能绕 O 点转动的杠杆,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塞向左移,活塞
8、挤压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当行驶中的汽车刹车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刹车盘的温度不会升高 B.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费力杠杆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摩擦力越大 D.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解析: A、刹车时,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刹车盘的温度会升高,故 A 错误; B、由图, O 点为支点,活塞对金属杆的力是阻力,脚对刹车踏板的力是动力,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这是一个省力杠杆,故 B 错误;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 C 正确; D、力的作用是相互
9、的,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 D 错误 。 答案: C 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 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 的压强 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 C.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解析: 因为苹果在 A 液体中漂浮,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 A 液体的密度;
10、因为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所以苹果的密度等于 B 液体的密度 .因此 A 液体的密度大于 B 液体的密度 。 A、因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 AB 液面相同,体积相同, A 的密度大于 B 的密度,所以 A 液体重力大于 B 液体重力,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根 据 p=FS即可比较得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故 A 正确; B、苹果在 A 液体中漂浮,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 A 和 B 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排开
11、 B 液体的重力,故 B 错误; C、放入苹果后,液面等高, A 的密度大于 B 的密度,由 p=gh 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 C 错误; D、苹果在 A 液体中漂浮,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 A 和 B 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故 D 错误 . 答案 : A 10.某同学在做 “ 调节灯泡亮度 ” 的电学实验时, 实物 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6V,电流表的量程为 “ 0 0.6A” ,电压表量程 “ 0 3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20 2A” ,灯泡 L标有 “ 3V 0.9W” 字样 (忽略灯
12、丝电阻变化 ).在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有元件的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变阻器 R 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 20 B.电灯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0.4W 0.9W C.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0.2A 0.6A D.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1.2W 3.6W 解析: 由 P=UI 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值 I 额 = PU额额= 0.93WV=0.3A,灯泡的电阻值 RL=UI额额= 30.3VA=10。 A、由电路图知,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0.3A,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A,可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3A,
13、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3V,未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流最大时,为变阻器允许的最小值,所以 R 小 =UI滑大=630.3VVA =10,可得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 10 20, A 错误; B 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0.2A,灯泡的最小电功率 PL 小 =U 小 I 小 =(I 小 )2RL=(0.2A)210=0.4W; 灯泡的最大功率等于 0.9W,所以灯泡的功率范围为 0.4W 0.9W, B 正 确 ; CD、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I 小 =LURR大= 620 10V =0.2A,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 小 =UI 小 =6V0.2A=1.2W;由 A 知, I 大 =0.3
14、A,则 P 大 =UI 大 =6V0.3A=1.8W,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范围为 0.2A 0.3A,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1.2W 1.8W, C 错误, D错误 。 答案: B 二 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10分 ) 11.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三者之间关系并得出结论的科学家是 _研发太阳能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 太阳能是 _ (选填 “ 可再生 ” 或 “ 不可再生 ” )能源 。 解析: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答案 : 欧姆 可再生; 12.小 瑞 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工同样的 青 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
15、色拉油的 _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色拉油的 _比水高 。 (选填: “ 熔点 ” 、 “ 沸点 ” 、 “ 比热容 ” 或 “ 凝固点 ” ) 解析: 用同样的火力分别给相同质量、相同 初温的水和色拉油加热,发现色拉油温度升高的快,这是因为色拉油的比热容小; 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是因为色拉油的沸点比水高 . 答案 :比热容 沸点 13.沿海 地区 ,风力资源极为丰富,如图甲是某地风力发电的外景 。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成 .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性能 ,它的形状如图乙所示,风叶 叶片 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
16、给发电机 ,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 可再生能源 ;发电机是利用 _原理,把_转化为电能; 解析: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资源 。 答案: 电磁感应 机械能 (2)风机叶片 要 用密度 较 _、硬度 较 大的复合材料制成;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 的情况 ,由于叶片两面空气 _不同而产 生压力 差,使风叶旋转; 解析: 风机叶片材料质量轻减小阻力易于转动,强度高防止变形,耐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密度小可以减小质量,硬度大增加使用寿命; 叶片上面弧形,下面平面,风经过叶片时
17、,分析叶片上下空气流速,根据流速 越大压强越小,分析压强大小,分析受力情况 。 答案:小 流速 (3)由图象可以知道,当风速在 V1 到 V2 之间时,风速越大,发电机组的电功率 _;当沿海地区遭遇台风时,给风力发电带来的后果是 _。 解析: 风力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用电磁感应原理 ; 由图象丙进行分析,风速比较小时和风速比较大时,不会产生电能,在一定范围内电功率随风速增大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风速增大,电功率不变 。 答案: 越 大 根据图像可知风速过大,发电机组功率为 0,无法产生电能。 三 作图与解答题 (13 题 2分, 14 题 4分,共 6分 ) 14.如图甲所示, 人眼看
18、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 (如图甲 ),请在图乙中 以 O 为入射点画出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折射光线 。 解析: 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 。 答案 : 15.下图 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二节的插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图中描述的现象。 解析: 根据 P=UI,推出 I=P/U。根据 RtIQ 2 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导致干路上产生的热量过多,从而容易引起火灾。 答案 : 用题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山西省 太原市 中考 模拟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