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2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2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2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 25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分数:2.00)A.地或B.社会作用C.音乐D.内容2.先秦最后一位儒大师是 ( )(分数:2.00)A.孟子B.子夏C.颜渊D.荀子3.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 )(分数:2.00)A.刘兰芝B.兰女C.罗敷D.木兰4.自创“无题”的诗人是( )(分数:2.00)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5.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 ( )(分数:2.00)A.春秋B.左传C.国语D.战国策6.
2、民贵君轻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 )(分数:2.00)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中心旨意是宣扬 ( )(分数:2.00)A.“和”而“同”B.不“和”而“同”C.“和”而“不同”D.不“和”而“不同”8.哀郢的文体是 ( )(分数:2.00)A.楚辞B.赋C.律诗D.歌行体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语出自 ( )(分数:2.00)A.与友人论学书B.报任安书C.谏逐客书D.老子10.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的著名中唐诗人是 (
3、 )(分数:2.00)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1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 )(分数:2.00)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12.下列诗作中,主要寄托着作者对西方文明深挚向往和追求的是 ( )(分数:2.00)A.闻一多一句话B.徐志摩再别康桥C.戴望舒雨巷D.顾城一代人13.聊斋志异属于( )(分数:2.00)A.传奇B.话本C.白话小说D.文言小说14.统领声声慢(寻寻觅觅)金词举止、景物、心情的词句是( )(分数:2.00)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三杯
4、两盏淡酒,怎敌绁、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5.贾谊过秦论(上)分析秦统治不能长久的原因是 ( )(分数:2.00)A.废先王之道B.收天下之兵C.仁义不施D.北击匈奴16.在短篇小说中,体现出“含泪的微笑”风格的作家是 ( )(分数:2.00)A.莫泊桑B.契诃夫C.欧.亨利D.普希金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遂散六国之 从 ,使之西面事秦。(分数:2.00)_18.自曾子而下, 笃实 无若子夏。(分数:2.00)_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分数:2.00)_20.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分数
5、:2.00)_21.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2.00)_22.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分数:2.00)_23.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分数:2.00)_2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分数:2.00)_三、名句默写题(总题数:8,分数:16.00)25.揽衣推枕起徘徊, 1。(白居易长恨歌)(分数:2.00)填空项 1:_26.王侯第宅皆新主, 1。(杜甫秋兴八首其四)(分数:2.00)填空项 1:_27.素手把芙蓉, 1。(李白古风其十九)(分数:2.00)填空项 1:_28.斜月沉沉藏海雾,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分数:2.
6、00)填空项 1:_29.罗敷喜蚕桑, 1。 (陌上桑)(分数:2.00)填空项 1:_30. 1,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分数:2.00)填空项 1:_31.结庐在人境, 1。(陶渊明饮酒其五)(分数:2.00)填空项 1:_32.念天地之悠悠,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分数:2.00)填空项 1:_四、阅读理解(总题数:3,分数:16.00)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
7、,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 月 5 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
8、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 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 。”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
9、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
10、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
11、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
12、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分数:6.00)(1).结合文章,谈谈汪曾祺为文的特点。(分数:2.00)填空项 1:_(2).请你结合文义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分数:2.00)填空项 1:_(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又将汪曾祺与陶渊明和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分数:2.00)填空项 1:_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
13、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於时为阴;又兵象也,於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
14、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分数:4.00)(1).欧阳修是从哪几个角度表现悲秋情绪的?(分数:2.00)填空项 1:_(2).写出两句我们熟悉的赞扬秋的诗句。(分数:2.00)填空项 1:_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
15、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分数:6.00)(1).首句中“长”和“暗”,分别突出了西北边陲怎样的特点?(分数:2.00)填空项 1:_(2).结合诗作分析该诗采用的抒情手段。(分数:2.00)填空项 1:_(3).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分数:2.00)填空项 1:_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试卷 25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分数:2.00)A.地或B.社会作用C.音乐 D.内容解析:解析:诗经根赫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
16、”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2.先秦最后一位儒大师是 ( )(分数:2.00)A.孟子B.子夏C.颜渊D.荀子 解析:3.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 )(分数:2.00)A.刘兰芝B.兰女C.罗敷 D.木兰解析:解析: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兰女和木兰都是花木兰的简称,是木兰诗中的女主人公。4.自创“无题”的诗人是( )(分数:2.00)A.杜甫B.白居易C.李商隐 D.杜牧解析:解析:“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以理解
17、。5.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 ( )(分数:2.00)A.春秋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解析:6.民贵君轻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 )(分数:2.00)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7.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中心旨意是宣扬 ( )(分数:2.00)A.“和”而“同”B.不“和”而“同”C.“和”而“不同” D.不“和”而“不同”解析:解析:晏子对齐侯问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晏子认为,“和”是承认不同意见的合理性,是行政中的可取之法。“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广东 大学语文 试卷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