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18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18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 18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_(分数:1.00)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B.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C.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D.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2.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_(分数:1.00)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C.“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3.西湖七
2、月半中“装假醉,唱无腔曲”的人,他们的举止外貌表现是_(分数:1.00)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B.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C.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D.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4.下列描述士大夫在“西湖七月半”时看月的一句话是_(分数:1.00)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D.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5.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_(分数:1.00)A.名妓闲僧,
3、浅斟低唱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匿影树下者D.或逃嚣里湖6.西湖七月半中“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两段描述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铺垫B.类比C.对比D.象征7.西湖七月半中,人物描写的特点是_(分数:1.00)A.工笔细描B.简练传神C.轻松调侃D.浓墨重彩8.西湖七月半的笔调特点是_(分数:1.00)A.简练传神B.轻松调侃C.浓墨重彩D.严峻犀利9.总体来说,西湖七月半描绘的是_(分数:1.00)A.明末杭州的西湖风光、世风民情B.达官显贵的楼船歌舞、附庸风雅C.市井百姓的呼群结队、赶凑热闹D.文人雅士的扁舟轻幌、清高拔俗10.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分数:1.00)A.
4、狂人日记B.药C.阿 Q正传D.祝福11.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是_(分数:1.00)A.借象征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景物抒情12.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_(分数:1.00)A.秋夜B.香市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13.秋夜中,在描写象征意象时运用的手法是_(分数:1.00)A.拟人化B.欲扬先抑C.夸张法D.比喻法14.秋夜中主要歌颂的对象是_(分数:1.00)A.黑暗暴虐势力的强者B.向往光明的弱者C.追求光明的战士D.打枣子吃的孩子15.秋夜一文除了表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外,还表现了他的_(分数:1.00)A.旷达情怀B.博爱胸襟C.深邃思辨D.机智幽默16.秋夜中,
5、象征着遭受蹂躏却抱有希望的弱者,并寄予了作者深切同情的是_(分数:1.00)A.夜的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17.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_(分数:1.00)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18.秋夜中,具有作者自喻意味的意象是_(分数:1.00)A.圆满的月亮B.铁似的枣树C.瑟缩的小花D.扑火的青虫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9.西湖七月半中的五类看月之人,未与“吾辈”“同坐”看月的有_(分数:2.00)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
6、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D.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嘄乎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E.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20.下列作品,善于场面描写的有_(分数:2.00)A.垓下之围B.马伶传C.香市D.蚂蚁大战E.西湖七月半21.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点有_(分数
7、:2.00)A.擅长场面描写B.运用对比方法C.写人简练传神D.文笔轻松调侃E.善于营造氛围22.鲁迅的小说集有_(分数:2.00)A.呐喊B.朝花夕拾C.彷徨D.野草E.语丝23.秋夜一文的写作特点有_(分数:2.00)A.隐喻象征,意在言外B.拟人拟物,生动传神C.语言冷峻,意境幽深D.借助对比,突出主题E.感情复杂,褒贬分明24.秋夜所写的动植物中,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味的有_(分数:2.00)A.枣树B.蝴蝶C.小粉红花D.小青虫E.蜜蜂25.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有_(分数:2.00)A.奇怪而高的天空B.小青虫C.小的粉红花D.窘得发白的月亮E.夜游的恶鸟26.下列作品,运
8、用象征手法的有_(分数:2.00)A.鲁迅秋夜B.余秋雨都江堰C.史铁生我与地坛D.梭罗蚂蚁大战E.戴望舒雨巷27.下列作品中的意象,具有作者自喻意义的有_(分数:2.00)A.鲁迅秋夜中的枣树B.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水草C.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D.辛弃疾摸鱼儿中的蛛网E.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28.峨冠 盛筵 (分数:2.00)_29.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分数:2.00)_30.不舟不车 , 不衫不帻 (分数:2.00)_31.名娃闺秀,携及 童娈 ,笑啼杂之 (分数:2.00)_32.灯火 优傒 ,声光相乱 (分数:2.00)_33
9、.轿夫擎 燎 ,列 俟 岸上 (分数:2.00)_34.向 之 浅斟低唱 者出, 匿 影树下者亦出 (分数:2.00)_35.湖复 颒面 (分数:2.00)_36.闪闪地 (分数:2.00)_37.有几枝还 低亚 着 (分数:2.00)_38.吃吃 地 (分数:2.00)_39.对着灯默默地 敬奠 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分数:2.00)_四、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40.00)阅读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
10、,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分数:6.00)(1).将本段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分数:2.00)_(2).这五类人各是什么人?这五类人对七月十五赏月各是什么情态?(分数:2.
11、00)_(3).作者对这五类人各是什么态度?(分数:2.00)_阅读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分数:6.00)(1).解释:舣舟 通声气 韵友(分数:2.00)_(2).这段文字写了哪种人的看月场景?(分数:2.00)_(3).此段文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12、,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分数:9.00)(1).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分数:3.00)_(2).这“夜的天空”的寓意是什么?(分数:3.00)_(3).从哪里可看出这夜空对民众的迫害?(分数:3.00)_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鬼映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
13、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分数:9.99)(1).指出本段文字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数:3.33)_(2).本段文字的主要表现方法是什么?并作具体分析。(分数:3.33)_(3).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分数:3.33)_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
14、,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映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分数:9.00)(1).本段文字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分数:3.00)_(2).说出枣树和天空的寓意。(分数:3.00)_(3).本段文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分数:3.00)_大学语文自考题分类模拟 18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_(分数:1.00)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B.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C.韵友来,名妓
15、至,杯箸安,竹肉发D.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解析:解析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一句兼用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选项BCD没有用修辞手法。2.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_(分数:1.00)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C.“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解析:解析 七月半赏月之人有五类:其一为假冒风雅的官僚,其二为无意风雅的富豪,其三为故意风雅的游客,其四为不懂风雅的市井之徒,其五为读书人中的清雅之士。作者最欣赏第五类人,即“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3
16、.西湖七月半中“装假醉,唱无腔曲”的人,他们的举止外貌表现是_(分数:1.00)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B.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C.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D.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 解析:解析 “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嚷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4.下列描述士大夫在“西湖七月半”时看月的一句话是_(分数:1.00)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C.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D.装假醉,唱无腔曲,月
17、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解析:解析 选项 A中“峨冠”:高帽。古代士大夫的装束。这里指代士大夫。所以描述士大夫在“西湖七月半”时看月的一句话是“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5.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_(分数:1.00)A.名妓闲僧,浅斟低唱B.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C.匿影树下者D.或逃嚣里湖解析:解析 “避月如仇”,讽刺语,指缺乏赏月这种雅兴。6.西湖七月半中“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两段描述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铺垫B.类比C.对比 D.象征解析:解析 西湖七月半在写作上颇有特色:(1)语言生动传神。(2)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考题 分类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