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试卷21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试卷2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试卷21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试卷 212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单选1.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世界观是 ( )(分数:2.00)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3.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分数:2.00)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B.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人们总是
2、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分数:2.00)A.世界上各种事物不外是感觉的复合B.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C.人类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一种体现D.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2.00)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或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分数:2.00)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 )(分数:2.00)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
3、.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8.认识的主体是指 ( )(分数:2.00)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9.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 )(分数:2.00)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B.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C.认识的条件只有一个D.认识的手段只有一种10.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利用状况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水平11.国家的本质是 ( )(分数:2.00)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B.阶级压迫的暴
4、力工具C.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D.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12.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分数:2.00)A.人们的政治立场不同B.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C.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D.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同1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本质与职能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D.原因与结果的关系14.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分数:2.00)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D.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1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 )(分数:2.00)A.封建丰
5、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16.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 (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共和国B.工农专政共和国C.人民民主共和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17.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遵循的原则是 ( )(分数:2.00)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公私兼顾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典型示范、公私兼顾D.国家帮助、公私兼顾、典型示范18.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 ( )(分数:2.00)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
6、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英美派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分数:2.00)A.没收地主土地B.耕者有其田C.土地国有D.减租减息20.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 ( )(分数:2.00)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七大2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分数:2.00)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分数:2.00)A.议会制B.三权分立C.集
7、体领导D.民主集中制23.我困经济发展存住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不包括 ( )(分数:2.00)A.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B.中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C.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D.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24.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分数:2.00)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 )(分数:2.00)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C.国情与党情的变化D.中国人民的努力26.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分数:2.00)A.保持党的先进性B.发展C
8、.增强党的活力D.理论创新27.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分数:2.00)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C.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D.生产力发展水平28.社会保障的核心层次是 ( )(分数:2.00)A.社会福利B.社会优抚C.社会保险D.社会救助29.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 ( )(分数:2.00)A.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B.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C.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D.我国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30.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分数:2.00)A.社会稳定B.企业经济效益高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市场体制完
9、善3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 ( )(分数:2.00)A.智力支持B.精神动力C.物质基础D.政治保证32.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B.发展科学技术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3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 ( )(分数:2.00)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自由平等的原则3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分数:2.00)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帝国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D.独立自主35.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 )(分数:
10、2.00)A.独立的外交权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对外宣战权D.独立的防务权3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 ( )(分数:2.00)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纲领决定的D.党的路线决定的简答37.简答题(分数:2.00)_38.简述系统及其主要特征。(分数:2.00)_39.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分数:2.00)_40.如何理解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分数:2.00)_辨析41.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2.反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数:2.00)_43.社会主义制
11、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分数:2.00)_论述44.论述题(分数:2.00)_45.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_专升本(政治)-试卷 212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单选1.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世界观是 ( )(分数:2.00)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12、)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故选“C”。3.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分数:2.00)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B.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分数:2.00)A
13、.世界上各种事物不外是感觉的复合B.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C.人类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一种体现D.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选项“A”、“C”、“D”不符合题意。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2.00)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解析:解析: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D”。利用排除法,故选“B”。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分数:2.00)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
14、.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解析:解析: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 )(分数:2.00)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解析:解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A”、“B”、“D”均不合题意,故选“C”。8.认识的主体是指 ( )(分数:2.00)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解析:解析:本
15、题考查认识主体的含义,要牢记。9.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 )(分数:2.00)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B.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C.认识的条件只有一个D.认识的手段只有一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故选“A”。10.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分数:2.00)A.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利用状况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水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三要素的内容及作用。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生产工具是最主要
16、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所以“B”符合题意。11.国家的本质是 ( )(分数:2.00)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B.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C.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D.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起源及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选项“A”、“C”、“D”均不合题意,排除。12.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分数:2.00)A.人们的政治立场不同B.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C.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D.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解析:解析:阶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因经济关
17、系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政治共同体。可见阶级是一个以经济关系为纽带的政治主体,其划分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地位的不同。1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 ( )(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本质与职能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D.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解析:解析: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内容,或者说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指的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因此,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故选“A”。14.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分数:2.00)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D.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试卷 2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