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3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3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3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32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把精神看成世界本原的哲学派别是_。(分数:2.00)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2.在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它们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元气说”和“原子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时间和空间是_。(分数:2.00)A.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D.物质的固有属性4.事物的内容是_。(分数:2.00)A.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B.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2、C.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规定D.事物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5.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_。(分数:2.00)A.事物的消亡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C.事物自身的转化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6.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_。(分数:2.00)A.本原与派生的关系B.主要与次要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是_。(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8.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3、_。(分数:2.00)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B.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飞跃C.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9.唯物史观认为_。(分数:2.00)A.人民群众创造历史B.英雄创造历史C.人民是英雄实现个人意志的工具D.有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时英雄创造历史10.阶级现象_。(分数:2.00)A.贯穿人类社会始终B.永远不会消亡C.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_。(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12.
4、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_。(分数:2.00)A.党的七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_。(分数:2.00)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立党为公D.坚持执政为民14.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分数:2.00)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B.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C.开展整风运动D.民主集中制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_。(分数:2.00)A.科学发展B.实事求是C.立党为公D.执政为民16.毛泽东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_。(分
5、数:2.00)A.对抗性矛盾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17.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_。(分数:2.00)A.议会斗争B.经济斗争C.武装斗争D.政治斗争18.毛泽东指出,我们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_。(分数:2.00)A.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C.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D.党的建设和独立自主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_。(分数:2.00)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毛泽东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_。(分数:2.00)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
6、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1.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_。(分数:2.00)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C.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_。(分数:2.00)A.“四马分肥”B.定息C.核价收购D.没收2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_。(分数:2.00)A.1919 年B.1921 年C.1927 年D.1924 年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是_。(分数:2.00)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25.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分数:2.00)A.战争与革命B
7、.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治26.被邓小平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献是_。(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7.标志着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事件是_。(分数:2.00)A.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B.1977 年 7 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C.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28.“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_。(
8、分数:2.00)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发展商品经济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特点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B.商品经济不发达C.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D.生产力不发达30.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文献是_。(分数:2.00)A.中共十四大报告B.中共十五大报告C.中共十六大报告D.2002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3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国有企业改革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调整经济结构3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
9、本区别在于_。(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C.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D.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服务33.衡量某种所有制存在的必然性要看它_。(分数:2.00)A.是否符合领袖人物的设想B.公有化程度的高低C.能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与政策精神是否一致3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_。(分数:2.00)A.受公有制成熟程度制约B.受所有制结构制约C.受国家政策制约D.既受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也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35.我国的政体是_。(分数:2.00)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
10、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6.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_。(分数:2.00)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7.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把_。(分数:2.00)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C.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38.被邓小平称赞为“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_。(分数:2.00)A.中英联合声明B.中葡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
11、行政区基本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39.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_。(分数:2.00)A.宗教矛盾问题B.阶级矛盾问题C.民族冲突问题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内部矛盾问题40.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_。(分数:2.00)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C.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D.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反对腐败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它终将取代和超越人类的智能。 (分数:10.00)_4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
12、数:30.00)43.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分数:10.00)_44.如何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分数:10.00)_45.什么是依法治国?它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里? (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32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把精神看成世界本原的哲学派别是_。(分数:2.00)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解析:2.在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
13、的观点,它们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元气说”和“原子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解析:3.时间和空间是_。(分数:2.00)A.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D.物质的固有属性解析:4.事物的内容是_。(分数:2.00)A.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B.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C.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规定D.事物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解析:5.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_。(分数:2.00)A.事物的消亡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C.事物自身的转化 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解析:6.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_。(分数:2.00)
14、A.本原与派生的关系B.主要与次要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解析: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是_。(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解析:8.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的过程是_。(分数:2.00)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B.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飞跃C.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解析:9.唯物
15、史观认为_。(分数:2.00)A.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B.英雄创造历史C.人民是英雄实现个人意志的工具D.有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时英雄创造历史解析:10.阶级现象_。(分数:2.00)A.贯穿人类社会始终B.永远不会消亡C.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解析: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_。(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解析:12.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_。(分数:2.00)A.党的七大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解析:13.贯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