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政治经济学及答案解析.doc(7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及答案解析(总分:25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2,分数:92.00)1.下列关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指的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功能、手段和方式B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正在逐步完善C控制经济总量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有经济运行特点D扩大消费需求、治理需求过热更多应当通过市场行为调控(分数:1.00)A.B.C.D.2.某资本家投资 1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 4:1,m=100%,一年周转 4 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80 万;100% B40 万;400%C40 万;100% D80 万;400%(分数
2、:1.00)A.B.C.D.3.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及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品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商业部门(分数:1.00)A.B.C.D.4.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合伙制 D公司制(分数:1.00)A.B.C.D.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经济规律B揭示自然规律C揭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分数:1.00)A.B.C.D.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
3、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B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分数:1.00)A.B.C.D.7.剩余价值(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分数:1.00)A.B.C.D.8.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分数:1.00)A.B.C.D.9.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
4、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 10%,由此形成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分数:1.00)A.B.C.D.10.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 )。A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B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C争夺国外市场 D生产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分数:1.00)A.B.C.D.11.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 )。A公有制 B私有制 C产权 D使用权(分数:1.00)A.B.C.D.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阶级矛盾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5、盾D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B.C.D.1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做到( )。A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B国有企业在全国所有企业中占大多数C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分数:1.00)A.B.C.D.14.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分数:1.00)A.B.C.D.1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C取决于商
6、品数量 D是不可避免的(分数:1.00)A.B.C.D.16.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C计划经济 D产品交换经济(分数:1.00)A.B.C.D.17.下面属于利润收入的是( )。A直接融资得到的收入 B技术入股的收益C技术转让的收入 D国企承包者按承包经营成果得到的收入(分数:1.00)A.B.C.D.18.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 )。A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 B一种随机过程C一种没有规律的过程 D人们的意志所决定的(分数:1.00)A.B.C.D.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C实现公有制 D实行按劳分配(分数:1.00)A.B.C.D.2
7、0.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分数:1.00)A.B.C.D.21.劳动人民取得政权以后首先需要( )。A进行阶级斗争 B实行按劳分配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D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分数:1.00)A.B.C.D.2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 10 元钱可购买 5 斤苹果B顾客购买 5 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10 元C顾客用 10 元钱购买了 5 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 元的价格预定 5 斤苹果(分数:1.00)A.B.C.D.23.通货紧缩是由于( )。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 B
8、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C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货币需要量 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分数:1.00)A.B.C.D.24.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分数:1.00)A.B.C.D.25.下列时间中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时间 B生产资料储备的时间C停工时间 D自然力发挥作用于产品的时间(分数:1.00)A.B.C.D.26.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分数:1.00)A.B.C.D.27.商品价值量与劳动
9、生产率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分数:1.00)A.B.C.D.2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数:1.00)A.B.C.D.2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机器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D货币的使用(分数:1.00)A.B.C.D.30.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
10、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分数:1.00)A.B.C.D.31.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分数:1.00)A.B.C.D.3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为尺度的。A具体劳动 B简单劳动C复杂劳动 D个别劳动(分数:1.00)A.B.C.D.33.社会资本是( )。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C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分数:1.00)A.B.C.D.3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
11、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 )。A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B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C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D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分数:1.00)A.B.C.D.3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c+v+m)=(c+c)+(c+c)B(v+m)cC(v+m)=cD(v+m)c(分数:1.00)A.B.C.D.36.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 )。A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 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分数:1.00)A.B.C.D.37.下列经济行
12、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 10 元钱购买了 5 斤苹果B顾客用 10 元钱可购买 10 斤苹果C顾客购买 5 斤苹果,一周后付款 10 元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 元的价格预定 5 斤苹果(分数:1.00)A.B.C.D.38.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C货币工资 D年货币收入(分数:1.00)A.B.C.D.39.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分数:1.00)A.B.C.D.40.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
13、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分数:1.00)A.B.C.D.4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分数:1.00)A.B.C.D.42.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人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分数:1.00)A.B.C.D.
14、4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分数:1.00)A.B.C.D.44.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分数:1.00)A.B.C.D.4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全体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全体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分数:1.00)A.B.C.D.46.劳动力价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15、。A由剩余价值决定 B受历史和道德因素影响C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分数:1.00)A.B.C.D.47.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C最终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分数:1.00)A.B.C.D.48.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的结果是(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实际工资C不会降低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分数:1.00)A.B.C.D.4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
16、多的剩余价值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D推动社会进步(分数:1.00)A.B.C.D.50.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采用新技术的原因是( )。A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提高产品质量C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 D提高生产效率(分数:1.00)A.B.C.D.51.一般来说,无产阶级革命只可能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 )。A最坚固的环节 B最复杂的环节C最薄弱的环节 D最明显的环节(分数:1.00)A.B.C.D.52.生产性流通费用是(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B与商品的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C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D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费用(分数:1.00)A.B.C.D
17、.5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 )按同一比例增长。A总资本 B固定资本C劳动力总量 D人口总量(分数:1.00)A.B.C.D.5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分数:1.00)A.B.C.D.5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B.C.D.5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
18、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分数:1.00)A.B.C.D.5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分工是( )。A工业国与原料国之间的垂直分工 B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C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D按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分数:1.00)A.B.C.D.5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C欧洲的国际资本市场 D西欧和北美的国际资本市场(分数:1.00)A.B.C.D.59.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 5 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 3 万元,前者多交的 2 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C级差地租 D
19、垄断地租(分数:1.00)A.B.C.D.60.跨国公司是由( )。A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B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C一国的垄断组织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D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分数:1.00)A.B.C.D.6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商品二因素理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C价值规律理论 D剩余价值规律理论(分数:1.00)A.B.C.D.6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是(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C私有制 D公有制(分数:1.00)A.B.C.D.63.抽象劳动不存在于( )。A简单商品经济中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C社会主义商
20、品经济中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分数:1.00)A.B.C.D.64.在简单价值形式“1 只羊=2 把石斧”中,2 把石斧处于( )。A相对价值形式 B绝对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分数:1.00)A.B.C.D.65.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所采取的形式是( )。A国家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C社会所有制 D个人所有制(分数:1.00)A.B.C.D.66.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 B生产资料C消费资料 D社会财富(分数:1.00)A.B.C.D.67.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C公有制 D发展牛产力(分数:1.00)A.B.C.D.6
21、8.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B自觉的、有计划的调节C经济周期强制调节 D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分数:1.00)A.B.C.D.69.“走出去”战略是指( )。A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B到境外去招商引资C到境外去销售商品 D到境外去引进技术(分数:1.00)A.B.C.D.70.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分数:1.00)A.B.C.D.7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22、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分数:1.00)A.B.C.D.72.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 )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A生产价格 B平均利润C生产成本 D利润(分数:1.00)A.B.C.D.73.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所有企业都能够得到超额利润D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分数:1.00)A.B.C.D.74.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
23、费的可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分数:1.00)A.B.C.D.75.股份公司本质上是(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分数:1.00)A.B.C.D.7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资本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分数:1.00)A.B.C.D.77.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
24、运动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分数:1.00)A.B.C.D.78.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 )。A使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B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垂直型国际分工C使独立型国际分工发展为联系型国际分工D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扁平型国际分工(分数:1.00)A.B.C.D.79.纯粹流通费用只能由( )。A不变资本价值补偿 B可变资本价值补偿C剩余价值补偿 D社会价值补偿(分数:1.00)A.B.C.D.80.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 )。A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D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政治经济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