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3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下列语句中反映有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D.“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 2.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 )。(分数: 2.00) A.产生的时间不同 B.内容不同 C.产生的条件不同 D.意义不同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 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而在战国形成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是最弱的,但却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秦国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是因为 ( )。(分数: 2.00) A.秦王
3、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B.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C.管仲进行改革 D.实行商鞅变法 5.中国近代前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救国救民运动,下列运动与其阶级性质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变法、图强 B.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C.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D.辛亥革命 资产 阶级 三民主义 6.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 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中要求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包括 ( )。(分数: 2.00) A.厦门 B.威海 C.宁波 D.福州 7.关于以下历史知识,叙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
4、00) A.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约 170 万年 B.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C.在发生于公元前 207 年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 D.公 元 626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8.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并促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工业革命创
5、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D.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关于“ 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宋末开始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为纪念蔡伦的功绩而命名的 C.指南针发明于春秋时期,其前身是“司南” D.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0.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 )。(分数: 2.00)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B.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C.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D.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11.古代文明的发源与孕育它们的母亲河密切相关,
6、其中孕育古巴比伦文明的河流有 ( )。(分数: 2.00) A.尼罗河 B.恒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12.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使用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涌现的发明者主要是技师和工人 D.都几乎同时发端于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13.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该运动以“自强”为名,兴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其他企业 ,其中李鸿章创办的有 ( )。(分数: 2.0
7、0)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4.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分数: 2.00) A.康广仁 B.梁启超 C.刘光第 D.谭嗣同 15.下列地区与首次正式归人中央政府版图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海南岛 唐朝 B.广东 秦朝 C.西藏 元朝 D.西域 西汉 16.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局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信息不便,除帝王亲自巡行或遣使巡视地方外,监察机构特别是中央监察机构往往实施对地方的巡视监督,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监视控制。关于历史上巡视制度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有
8、利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B.有力地维护了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做到选贤任能 D.有利于权力的制衡和相互制约 17.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五族的有 ( )。(分数: 2.00) A.汉族 B.维族 C.回族 D.满族 18.下列历史人物 中,属于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分数: 2.00) A.林则徐 B.奕诉 C.李鸿章 D.曾国藩 19.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分数: 2.00)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将北平定为首都,并改名为北
9、京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0.14 至 16 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B.文艺复兴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神是人类生活的创造者 C.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D.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1.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南昌起义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抗美援朝
10、 2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于 1895 年 4 月 17 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 )给日本。(分数: 2.00) A.辽 东半岛 B.澎湖列岛 C.香港岛 D.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2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下列选项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分数: 2.00) A.促进民族融合改革的体现 B.“孝”是当时特定的姓氏 C.注重学习汉族礼法 D.倡导以孝治国 24.下列有关条约内容与条约名称的对应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南京条约 B.
11、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C.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马关条约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北京条约 25.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类型有 ( )。(分数: 2.00)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经济学堂 D.军事学堂 26.中华民国时期,掌管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有 ( )。(分数: 2.00) A.蒙藏委员会 B.蒙藏院 C.蒙藏事务局 D.理藩院 27.下面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及其改革运动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李悝一 任贤重农 ,法治强秦 B.王安石一庆历新政,
12、功败垂成 C.管仲 选贤任能,尊王攘夷 D.汉武帝一一尊儒重法,全面改革 28.下列朝代与开国皇帝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唐朝一一李世民 B.明朝一一朱元璋 C.宋朝 赵光义 D.汉朝 刘邦 29.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经过 20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为 ( )。(分数: 2.00) A.提倡“仁政” B.主张“礼法并用” C.提倡“以德服人” D.提出“天人感应” 30.分封制是西周 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诸侯国,下列诸侯国属于西周初年分封的是( )。(分数: 2.00) A.鲁国 B.秦国 C.宋国
13、D.晋国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34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下列语句中反映有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 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D.“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了人民公
14、社化运动 解析:解析:“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 1978 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D 项错误。 2.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 )。(分数: 2.00) A.产生的 时间不同 B.内容不同 C.产生的条件不同 D.意义不同 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表现在: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柳期,后者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产生的条件不同,前者是为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的纲领,后者是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险局面而提出的方案;内容不同,前者只是关于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
15、品分配的原则,后者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意义不同,前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 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正确答案是 ABCD。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 191
16、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 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而 在战国形
17、成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是最弱的,但却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秦国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是因为 ( )。(分数: 2.00) A.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B.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C.管仲进行改革 D.实行商鞅变法 解析:解析: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东周后期形成了七个强势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而其中实力最弱的是秦国,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增强了政治和军事实力,一跃而成为强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如秦王赢 政的谋略,善于用人,地理位置优越,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等。而管仲改革发生在齐国。 5.中国近代前期发生了一系列的
18、救国救民运动,下列运动与其阶级性质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变法、图强 B.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C.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D.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运动,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即自强、求富,故 A 项对应错误,应排除。 B、 C、 D 项对应均正确,故选 BCD。 6.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 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中要求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包括 ( )。(分数: 2.00) A.厦门 B.威海 C.宁波 D.福州 解析:解析:南
19、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故不包括威海。答案选ACD。 7.关于以下历史知识,叙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约 170 万年 B.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 “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C.在发生于公元前 207 年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 D.公元 626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解析:解析:公元 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公元 626 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 8.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
20、段。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并促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 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D.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解析:解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越来越富;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人文 历史 试卷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