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3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下列语句中反映有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D.“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 2.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 )。(分数: 2.00) A.产生的时间不同 B.内容不同 C.产生的条件不同 D.意义不同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 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而在战国形成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是最弱的,但却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秦国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是因为 ( )。(分数: 2.00) A.秦王
3、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B.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C.管仲进行改革 D.实行商鞅变法 5.中国近代前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救国救民运动,下列运动与其阶级性质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变法、图强 B.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C.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D.辛亥革命 资产 阶级 三民主义 6.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 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中要求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包括 ( )。(分数: 2.00) A.厦门 B.威海 C.宁波 D.福州 7.关于以下历史知识,叙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
4、00) A.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约 170 万年 B.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C.在发生于公元前 207 年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 D.公 元 626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8.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并促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工业革命创
5、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D.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关于“ 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宋末开始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为纪念蔡伦的功绩而命名的 C.指南针发明于春秋时期,其前身是“司南” D.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0.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 )。(分数: 2.00)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B.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C.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D.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11.古代文明的发源与孕育它们的母亲河密切相关,
6、其中孕育古巴比伦文明的河流有 ( )。(分数: 2.00) A.尼罗河 B.恒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12.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使用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涌现的发明者主要是技师和工人 D.都几乎同时发端于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13.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该运动以“自强”为名,兴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其他企业 ,其中李鸿章创办的有 ( )。(分数: 2.0
7、0)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4.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分数: 2.00) A.康广仁 B.梁启超 C.刘光第 D.谭嗣同 15.下列地区与首次正式归人中央政府版图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海南岛 唐朝 B.广东 秦朝 C.西藏 元朝 D.西域 西汉 16.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局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信息不便,除帝王亲自巡行或遣使巡视地方外,监察机构特别是中央监察机构往往实施对地方的巡视监督,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监视控制。关于历史上巡视制度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有
8、利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B.有力地维护了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做到选贤任能 D.有利于权力的制衡和相互制约 17.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五族的有 ( )。(分数: 2.00) A.汉族 B.维族 C.回族 D.满族 18.下列历史人物 中,属于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分数: 2.00) A.林则徐 B.奕诉 C.李鸿章 D.曾国藩 19.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分数: 2.00)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将北平定为首都,并改名为北
9、京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0.14 至 16 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B.文艺复兴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神是人类生活的创造者 C.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D.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1.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南昌起义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抗美援朝
10、 2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于 1895 年 4 月 17 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 )给日本。(分数: 2.00) A.辽 东半岛 B.澎湖列岛 C.香港岛 D.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2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下列选项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分数: 2.00) A.促进民族融合改革的体现 B.“孝”是当时特定的姓氏 C.注重学习汉族礼法 D.倡导以孝治国 24.下列有关条约内容与条约名称的对应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南京条约 B.
11、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C.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马关条约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北京条约 25.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类型有 ( )。(分数: 2.00)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经济学堂 D.军事学堂 26.中华民国时期,掌管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有 ( )。(分数: 2.00) A.蒙藏委员会 B.蒙藏院 C.蒙藏事务局 D.理藩院 27.下面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及其改革运动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李悝一 任贤重农 ,法治强秦 B.王安石一庆历新政,
12、功败垂成 C.管仲 选贤任能,尊王攘夷 D.汉武帝一一尊儒重法,全面改革 28.下列朝代与开国皇帝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唐朝一一李世民 B.明朝一一朱元璋 C.宋朝 赵光义 D.汉朝 刘邦 29.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经过 20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为 ( )。(分数: 2.00) A.提倡“仁政” B.主张“礼法并用” C.提倡“以德服人” D.提出“天人感应” 30.分封制是西周 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诸侯国,下列诸侯国属于西周初年分封的是( )。(分数: 2.00) A.鲁国 B.秦国 C.宋国
13、D.晋国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 -试卷 34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下列语句中反映有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说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 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D.“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了人民公
14、社化运动 解析:解析:“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 1978 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D 项错误。 2.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 )。(分数: 2.00) A.产生的 时间不同 B.内容不同 C.产生的条件不同 D.意义不同 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表现在: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柳期,后者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产生的条件不同,前者是为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的纲领,后者是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险局面而提出的方案;内容不同,前者只是关于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
15、品分配的原则,后者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意义不同,前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 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正确答案是 ABCD。 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解析:解析:五四运动是 191
16、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 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而 在战国形
17、成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中,秦国实力是最弱的,但却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秦国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是因为 ( )。(分数: 2.00) A.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B.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 C.管仲进行改革 D.实行商鞅变法 解析:解析: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东周后期形成了七个强势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而其中实力最弱的是秦国,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增强了政治和军事实力,一跃而成为强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如秦王赢 政的谋略,善于用人,地理位置优越,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等。而管仲改革发生在齐国。 5.中国近代前期发生了一系列的
18、救国救民运动,下列运动与其阶级性质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变法、图强 B.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C.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D.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运动,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即自强、求富,故 A 项对应错误,应排除。 B、 C、 D 项对应均正确,故选 BCD。 6.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 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中要求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包括 ( )。(分数: 2.00) A.厦门 B.威海 C.宁波 D.福州 解析:解析:南
19、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故不包括威海。答案选ACD。 7.关于以下历史知识,叙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约 170 万年 B.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 “东周” ,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C.在发生于公元前 207 年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大破秦军 D.公元 626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解析:解析:公元 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公元 626 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 8.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
20、段。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并促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 B.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 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D.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解析:解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越来越富;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
21、渐明显和尖锐。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在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了那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综上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 BCD。 A 项的错误在于工业 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中叶,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宋末开始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为纪念蔡伦的功绩而命名的 C.指南针发明于
22、春秋时期,其前身是“司南” D.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解析:解析:火药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的,而非宋末,故 A 项错误;指南针发明于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时期,故 C 项错 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BD。 10.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 )。(分数: 2.00)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B.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C.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D.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A 项正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C 项正确。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
23、革命武装,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D项正确。故本题 选 ACD。 11.古代文明的发源与孕育它们的母亲河密切相关,其中孕育古巴比伦文明的河流有 ( )。(分数: 2.00) A.尼罗河 B.恒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解析:解析: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在尼罗河,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印度河、恒河流域。 12.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使用 C.第一次工业革 命中涌现的发明
24、者主要是技师和工人 D.都几乎同时发端于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解析: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于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3.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该运动以“自强”为 名,兴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其他企业,其中李鸿章创办的有 ( )。(分数: 2.00) A.安庆内军械所 B
25、.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解析:解析:安庆内军械所由曾国藩创办,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答案选 BD。 14.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分数: 2.00) A.康广仁 B.梁启超 C.刘光第 D.谭嗣同 解析:解析: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1898 年 9 月,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故本题应选 ACD。 15.下列地区与首次正式归人中央政府版图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海南岛 唐朝 B.广东 秦朝
26、 C.西藏 元朝 D.西域 西汉 解析:解析:据史书记载,远在 2000 多年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 (前儿。年 ),中央政府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故排除 A 项。 B、 C、 D 项的对应均正确。 16.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局限于生产力发展水 平,交通信息不便,除帝王亲自巡行或遣使巡视地方外,监察机构特别是中央监察机构往往实施对地方的巡视监督,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监视控制。关于历史上巡视制度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有利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B.有力地维护了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C.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
27、核,做到选贤任能 D.有利于权力的制衡和相互制约 解析:解析:历史上的巡视制度注重实地监察,具有以下作用: (1)强化了对地方官的监督,有利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2)巡视制度起到了中央对地方的监 控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3)巡视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做到选贤任能; (4)巡视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官权力过分集中,保证地方监察机构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17.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五族的有 ( )。(分数: 2.00) A.汉族 B.维族 C.回族 D.满族 解析:解
28、析: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论的原文表述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 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其中,“回”指穆斯林,包括维吾尔族。 18.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分数: 2.00) A.林则徐 B.奕诉 C.李鸿章 D.曾国藩 解析:解析: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是在中央的恭亲王奕诉、文祥,在地方是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故选项 BCD 正确。 19.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9、内容的 是 ( )。(分数: 2.00)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将北平定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解析:解析: 1949 年 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 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故答案为 ABCD。 20.14 至 16 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
30、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B.文艺复兴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神是人类生活的创造者 C.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D.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解析: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 ,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领域更是群星灿烂,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A、 C 项说法正确。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
31、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项说法错误。启蒙运动是发生在 17、 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D 项说法错误。 21.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的 诞生 B.南昌起义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抗美援朝 解析:解析:从 1840 年到 1949 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其中, 1840 1919 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 1949 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
32、导的。 A 项,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1921 年 7 月,其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项,南昌起义发生于 1927 年 8 月。 C 项,中共七大于 1945 年在延安召开。 D 项,抗美援朝发生于 1950 年 10 月至 1953 年。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 2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 府与日本于 1895 年 4 月 17 日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 ( )给日本。(分数: 2.00) A.辽东半岛 B.澎湖列岛 C.香港岛 D.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解析:解析:中目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842 年 8 月中英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2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 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下列选项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分数: 2.00) A.促进民族融合改革的体现 B.“孝”是当时特定的姓氏 C.注重学习汉族礼法 D.倡导以孝治国 解析:解析:北魏孝文帝时期,在语言、服饰、姓氏、婚姻、官制、律令、礼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其中在礼法方面规定“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4、”,这使鲜卑族的思想文化逐步汉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北魏皇帝死后谥号的变化,则充分说明了这一措施的影 响。故答案为 ACD。 24.下列有关条约内容与条约名称的对应中,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南京条约 B.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C.清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马关条约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北京条约 解析:解析:规定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A 项对应错误。规定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是南京条约, B 项对应错误。规定清 政府割台湾岛、澎湖列岛
35、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 C 项对应正确。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是天津条约, D 项对应错误。故选 ABD。 25.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类型有 ( )。(分数: 2.00)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经济学堂 D.军事学堂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创建新式学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当时创办的学堂主要有三种类型,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故本题选 ABD。 26.中华民国时期,掌管西藏 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有 ( )。(分数: 2.00) A.蒙藏委员会 B.蒙藏院 C.蒙藏事务局 D.
36、理藩院 解析:解析: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理藩院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 D 项不当选。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废清理藩院,后于 1912 年 4 月成立内务部之蒙藏工作处,同年七月改为“蒙藏事务局”掌管蒙古、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事务,属国务院;1914 年袁世凯将蒙藏事务局改为直属大总统府的蒙藏院;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 年再根据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成立“蒙藏委员会”,管理蒙古地方 (今蒙古国 )、西藏地方及其他各省蒙族、藏族聚居区的行政、宗教及其他各项事务。 A、 B、 C 项当选。 27.下面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
37、革家及其改革运动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李悝一 任贤重农,法治强秦 B.王安石一庆历新政,功败垂成 C.管仲 选贤任能,尊王攘夷 D.汉武帝一一尊儒重法,全面改革 解析:解析: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他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制定法经。李悝 的改革不仅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A项错误。“庆历新政”是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他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但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以失败而告终。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
38、了,但却揭开了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序幕。 B 项错误。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对内,他主持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等 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对外,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战略,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 C 项正确。汉武帝刘彻,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他的改革范围广泛,囊括了整个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思想文化方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项正确。 2
39、8.下列朝代与开国皇帝对应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唐朝一一李世民 B.明朝一一朱元璋 C.宋朝 赵光义 D.汉朝 刘邦 解析:解析:唐朝开国皇帝为唐高祖李渊;宋朝开国皇帝为宋太祖赵匡胤。 29.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经过 2000 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为 ( )。(分数: 2.00) A.提倡“仁政” B.主张“礼法并用” C.提倡“以德服人” D.提出“天人感应” 解析:解析:“仁政”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孟子倡导“以德服人”,他提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天人感应”是汉代的董仲舒在其所
40、著的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故 A、 C、 D 项均应排除。“礼法并用”是荀子最早提出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竭力主张礼治,反对法家的“法治”,而苟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把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隆礼重法”的治国理论。所以应选 B。 30.分封制是西周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分封了许多诸侯国,下列诸侯国属于西周初年分封的是( )。(分数: 2.00) A.鲁国 B.秦国 C.宋国 D.晋国 解析:解析: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 。它是西周时期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卫、宋、晋,秦国不在分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