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3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3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当地面 10m 高处的平均风速大于(等于)_时,应采用有风高斯烟羽模式。(分数:2.00)A.0.5m/sB.1.0m/sC.1.5m/sD.2.0m/s2.在导则推荐的小风大气扩散模式中,小风定义为_。(分数:2.00)A.2.0m/sU101.0m/sB.1.5m/sU100.5m/sC.1.5m/sU101.0m/sD.1.0m/sU100.5m/s3.颗粒物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为 当发生烟轴贴地时,可采用地面源公式的条件是_。 A
2、以远的下风向距离 B 以远的下风向距离 C (分数:2.00)A.B.C.D.4.对于日出形成的熏烟污染,在模式计算中选取 y 、 (分数:2.00)A.不稳定状况B.发生熏烟时混合层状况C.中性状况D.逆温破坏前稳定状况5.使用 AERMOD 模式计算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从计算结果中可分析出_。(分数:2.00)A.评价等级B.评价范围C.典型气象条件D.卫生防护距离6.采用 AERMOD 模式进行大气影响预测时,必须输入的气象参数为_。(分数:2.00)A.日照时数B.蒸发量C.干球温度D.太阳辐射强度7.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可视为体源,采用估算模式确定项目的评价等级时,必须输入_。(
3、分数:2.00)A.地表粗糙度B.排放温度C.平均风速D.排放高度8.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_。(分数:2.00)A.标准状态烟气量B.理论烟气量C.实际烟气量D.干烟气量9.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 50km 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是_。(分数:2.00)A.ADMS 模式B.AERMAP 模式C.AERMOD 模式D.CALPUFF 模式10.下列参数应列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是_。(分数:2.00)A.面源半径B.烟气出口速度C.横向初始扩散参数D.面源初始排放高度11.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矩形面源影响不需要输入的大气污染源参数的是_。(分数:2.00)A.面源长度B.面源宽度C.污染
4、物排放速率D.烟气出口温度12.某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分别布置在两个区块,通过约 7km 管廊互供物料。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应_。(分数:2.00)A.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估算B.按两区块分别估算C.仅按炼油装置区估算D.仅按化工装置区估算13.下列模式中,可用于能见度预测的是_。(分数:2.00)A.CALPUFF 模式B.AERMOD 模式C.ADMS 模式D.估算模式14.下列参数中,不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估算模式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是_。(分数:2.00)A.面源排放速率B.面源排放高度C.面源长度D.面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1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
5、,正确的是_。(分数:2.00)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 10 年的气候统计资料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16.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 50km 2 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 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 AERMOD 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_。(分数:2.00)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17.若某一网格点的 SO 2 最大地面小时浓
6、度 和 NO 2 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占标率相等,则_。 A B C D (分数:2.00)A.B.C.D.18.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 D max 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 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 D 10% 如下表所示。根据大气导则,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_。 D max D 10% 甲污染物 16km 28km 乙污染物 16km 18km (分数:2.00)A.32kmB.36kmC.50kmD.56km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9.用大气面源模式时,当网格面积1km 2 ,网格外的地面浓度可用点源模式计算,但需修正的参数有_。(分数:2.00
7、)A.横向扩散参数B.铅垂向扩散参数C.接受点至面源中心距离D.面源平均排放高度2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需要的地面气象资料有_。(分数:2.00)A.气温B.风速C.风向D.低云量E.总云量21.计算大气污染物地面最大落地浓度,需要的主要参数有_。(分数:2.00)A.稳定度类别B.烟气抬升高度C.排放筒高度D.扩散参数22.确定风速高度指数 P 值需考虑的因素有_。(分数:2.00)A.风速B.风向C.大气稳定度D.混合层高度E.地区类型23.某工业建设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二期工程在建,三期工程正在做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至少需给出_。(分数:2.00)A.一期工程预
8、测B.现状监测值C.三期工程预测D.二期和三期工程预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叠加24.确定大气稳定度类别所需的参数有_。(分数:2.00)A.地面风速B.地面风向C.地面温度D.太阳辐射等级E.云量2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设定计算源项包括_。(分数:2.00)A.新增源项B.削减源项C.其他已建源项D.其他在建项目相关源项26.污染型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应作为计算点的有_。(分数:2.00)A.网格点B.最大地面浓度点C.居住区D.学校27.在环境敏感点(区)分布图中标注污染源点位有助于选择_。(分数:2.00)A.监测因子B.预测因子C.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D.预测计算点2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
9、景设置主要考虑的内容有污染源类别和_。(分数:2.00)A.计算点B.排放方案C.气象条件D.预测因子29.某集中供热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项目建成后可取代评价范围内的多台小锅炉,大气预测中按导则要求应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上被取代污染源的_质量浓度。(分数:2.00)A.小时平均B.日平均C.采暖期平均D.年平均30.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至少应包括_。(分数:2.00)A.正常排放时 1h 平均浓度B.非正常排放时 1h 平均浓度C.正常排放时日平均、年均浓度D.非正常排放时日平均浓度31.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需绘制出现_所对应的浓度等
10、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B.日均浓度最大值C.小时平均浓度平均值D.日均浓度平均值32.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现有化工厂、印染厂、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大气评价预测点应包括_。(分数:2.00)A.化工厂B.印染厂C.风景名胜区D.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33.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扩建项目,设定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_。(分数:2.00)A.污染源类别B.排放方案C.预测点设置D.排放工况34.某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该热电厂投产后可替代区域内全部采暖锅炉和工业锅炉,该热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应包括_。(分数:2.00)A.采暖期小
11、时平均浓度B.采暖期日平均浓度C.非采暖期小时平均浓度D.非采暖期日平均浓度35.某复杂地形区建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边长 36km 的矩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必需的气象资料有_。(分数:2.00)A.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的卫星云图资料B.评价范围内最近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C.50km 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地面气象站近 3 年内的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50km 范围内距离项目最近高空气象站近 4 年内的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36.2012 年开展某燃煤电厂项目环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大气影响预测评价的说法,正
12、确的有_。(分数:2.00)A.预测因子只需选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B.采用距离项目 50km 内最近气象站 2010 年的气象资料C.预测内容包括预测计算点 1h、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D.只用预测的浓度贡献值进行评价37.某集中供热锅炉扩建项目,拟新增污染源 G 1 ,关停现有锅炉污染源 G 2 ,取代周边小锅炉污染源 G 3 。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M 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应包括_。(分数:2.00)A.G1 正常排放对 M 的小时浓度贡献值B.G2 正常排放对 M 的小时浓度贡献值C.G3 非正常排放对 M 的小时浓度贡献值D.G1 非正常排放对 M 的小时浓度贡献值38.关于大气环境影响预
13、测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关心点的叠加值=预测值+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B.关心点的叠加值=预测值+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C.应绘制评价范围内不利季节月平均浓度分布D.应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39.选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应考虑_。(分数:2.00)A.排放特征B.建设项目厂区布局C.人口分布D.地形条件40.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高架点源高斯烟羽模式适用于_情况。(分数:2.00)A.沿海农村、间歇排放B.城郊农村,连续排放C.城郊农村、事故突发排放D.丘陵地区、连续排放41.大气环境评价中,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的适用条件包括_。(分数:2.00)A.距地面 10m
14、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B.平坦地形C.气态污染物D.颗粒物粒径15m42.在有风条件下,用高斯型大气扩散模式计算地面浓度,确定 z 值时考虑的因素有_。(分数:2.00)A.大气稳定度B.逆温层高度C.下垫面特征D.风速随高度变化43.ADMS 模式所需参数应包括_。(分数:2.00)A.地表粗糙度B.扩散参数C.地面风速、风向D.地面温度44.采用大气估算模式计算点源最大地面浓度时,所需参数包括排气筒出口处的_。(分数:2.00)A.内径B.烟气温度C.环境温度D.烟气速度45.大气估算模式中点源参数调查清单应包括排气筒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排气筒高度、评价因子源强及_。(分数:2.
15、00)A.排气筒内径B.烟气出口速度C.烟气出口温度D.排气筒出口处环境风速46.某电厂仅有一根几何高度为 120m 的烟囱,烟囱周围 5km 地形海拔高度为 800880m。采用 ADMS 模式预测计算时,不可缺省的数据资料有_。(分数:2.00)A.地形数据B.地面气象数据C.高空气象数据D.化学反应参数47.影响排气筒下风向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距离的因素有_。(分数:2.00)A.烟气温度B.排气筒高度C.污染物排放量D.扩散参数48.下列属于 AERMOD 预测模式需要输入的点源参数有_。(分数:2.00)A.排气筒几何高度B.烟气出口速度C.排气筒出口处环境温度D.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4
16、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项目使用 AERMOD 预测模式不需输入的资料有_。(分数:2.00)A.50km 范围内最近的气象站近 20 年的地面气候统计资料B.50km 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 20 年的高空气候统计资料C.50km 范围内最近的气象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50km 范围内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 3 年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探测资料5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AERMOD 模式需要输入的参数有_。(分数:2.00)A.土地利用类型B.湿沉降参数C.干沉降参数D.地表反照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8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
17、,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当地面 10m 高处的平均风速大于(等于)_时,应采用有风高斯烟羽模式。(分数:2.00)A.0.5m/sB.1.0m/sC.1.5m/s D.2.0m/s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风高斯烟羽模式的适用条件。当地面 10m 高处的平均风速大于(等于)1.5m/s 时,应采用有风高斯烟羽模式。当时考 1993 年版大气导则,目前 2008 年版大气导则已不作要求。2.在导则推荐的小风大气扩散模式中,小风定义为_。(分数:2.00)A.2.0m/sU101.0m/sB.1.5m/sU100.5m/
18、s C.1.5m/sU101.0m/sD.1.0m/sU100.5m/s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风的定义。小风 1.5m/sU 10 0.5m/s;静风0.5m/s;有风 U 10 1.5m/s。当时考 1993 年版大气导则,目前 2008 年版大气导则已不作要求。3.颗粒物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为 当发生烟轴贴地时,可采用地面源公式的条件是_。 A 以远的下风向距离 B 以远的下风向距离 C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颗粒物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的概念。当发生烟轴贴地时,实际就是烟囱高度影响消除了,整项为零,即4.对于日出形成的熏烟污染,在模式计算中选取 y 、 (
19、分数:2.00)A.不稳定状况B.发生熏烟时混合层状况C.中性状况D.逆温破坏前稳定状况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熏烟型污染的形成条件。虽然 2008 年版大气导则对此并无要求,实为大气的基本概念,考生最好理解。5.使用 AERMOD 模式计算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从计算结果中可分析出_。(分数:2.00)A.评价等级B.评价范围C.典型气象条件 D.卫生防护距离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AERMOD 模式计算结果的内容分析。因计算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一定要选取典型气象条件作为最大值。6.采用 AERMOD 模式进行大气影响预测时,必须输入的气象参数为_。(分数:2.00)A.日照时数B
20、.蒸发量C.干球温度 D.太阳辐射强度解析: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 AERMOD 模式必须输入的气象参数。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干球温度是两者必不可少的资料。7.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可视为体源,采用估算模式确定项目的评价等级时,必须输入_。(分数:2.00)A.地表粗糙度B.排放温度C.平均风速D.排放高度 解析: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估算模式必须输入的体源源强参数。由于是对体源,排放高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还有排放速率和初始扩散参数。体源参数包括:a)体源排放速率(g/s);b)排放高度(m);c)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体源初始扩散参数的
21、估算见下表。 体源初始扩散参数的估算 源的类型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初始垂直扩散参数 源基底处地形高度 H 0 0 y0 =源的横向边K/4.3 z0 =源的高度/2.15 在建筑物上 y0 =源的横向边K/4.3 z0 =建筑物高度/2.15 源基底处地形 高度 H 0 0 不在建筑物上 y0 =源的横向边K/4.3 z0 =源的高度/4.3 8.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_。(分数:2.00)A.标准状态烟气量B.理论烟气量C.实际烟气量 D.干烟气量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由于烟气出口速度是实际速度,不需要进行标态换算,其单位为 m/s,故采用实际烟气
22、量即可。9.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 50km 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是_。(分数:2.00)A.ADMS 模式B.AERMAP 模式C.AERMOD 模式D.CALPUFF 模式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 50km 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唯一适用的是 CALPUFF模式,已考过多次。CALPUFF 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CALPUFF 适用于从 50km 到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模拟尺度,包括了近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建筑物下洗、烟羽抬升、排气筒雨帽效应、部分烟羽穿透、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和海陆的相互影响、地形的影响;
23、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干、湿沉降的污染物清除、化学转化、垂直风切变效应、跨越水面的传输、熏烟效应以及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适合于特殊情况,如稳定状态下的持续静风、风向逆转、在传输和扩散过程中气象场时空发生变化下的模拟。CALPUFF 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 50km 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10.下列参数应列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是_。(分数:2.00)A.面源半径B.烟气出口速度C.横向初始扩散参数D.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面源污染源清单中的参数。显然,应该是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横向初始扩散参数是体源参数。案例考试曾出过,考生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8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