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6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6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跨流域或跨省份调水一般属于生态影响评价( )。(分数:1.00)A.1 级项目B.2 级项目C.3 级项目D.1 级或 2 级项目2.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关于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中,SO2、NO 2、CO 每小时的采样时间至少是( )。(分数:1.00)A.35minB.40minC.45minD.50min3.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下列( )噪声不需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分数:1.00)A.生活B.道路交
2、通C.铁路D.飞机机场4.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分数:1.00)A.20%B.30%C.40%D.50%5.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其中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应采用的标准是( )。(分数:1.00)A.0 类标准B.1 类标准C.2 类标准D.3 类标准6.对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下列( )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分数:1.00)A.近海水域B.海湾C.常年径流的湖泊D.季节性河流7.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采用( )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
3、级作为评价量。(分数:1.00)A.连续 12hB.一昼夜C.两昼夜D.根据机场不同而不同8.当水生生物保护对地面水环境要求较高时,应分析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时一般采用( )。(分数:1.00)A.数学模式法或专业判断法B.类比分析法或专业判断法C.物理模型法或类比分析法D.物理模型法或专业判断法9.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分成三个阶段,筛选重点评价项目和环境影响预测分别属于( )。(分数:1.00)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二阶段D.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10.规划环境影响篇章及说明不包括( )。(分数:1.00)A.规划结论B.环境现状描述C.环境影响分析
4、与评价D.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分数:1.00)A.4.5mB.3.5mC.2.5mD.1.5m12.推土机、挖掘机在城市建筑施工时,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分数:1.00)A.75dB、55dBB.85dB、65dBC.65dB、55dBD.70dB、55dB13.关于工程分析方法中的类比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以理论计算为基础,较简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B.要求时间长、投入工作量大,结果较准确、可信度较高C.最为简便,当其他方法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行时可采
5、用D.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较差,不适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14.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 ),当其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分数:1.00)A.搜集现有的资料B.经过专家预测C.对比已有项目D.遥感调查15.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中,机场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沿周际外延( )。(分数:1.00)A.3kmB.5kmC.7kmD.9km16.我国的第一个环境标准是( )。(分数:1.00)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7.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海水水
6、质分为四类,其中适用于第一类的是( )。(分数:1.00)A.滨海风景旅游区B.海上自然保护区C.一般工业用水区D.海水浴场1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其中第 1 类厂界噪声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dB。(分数:1.00)A.55 和 45B.60 和 50C.65 和 55D.70 和 5519.矿产开采工程建设项目的 2,3 级项目评价范围以界定矿区及其周边( )范围及有关水域为主。(分数:1.00)A.3kmB.4kmC.5kmD.6km20.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
7、。( )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分数:1.00)A.拼块B.模地C.廊道D.连通程度2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位于居民中心区( )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分数:1.00)A.多年B.近 5 年C.常年D.近 3 年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 SO2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年平均统计中要求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 )个分布均匀的日均值。(分数:1.00)A.144 12B.144 5C.60 12D.60 523.报告书的结论应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 )的关系。(分数:1.00)A.当地居民B.当地功能区C.当地环境D.当地规划24.下
8、列标准中不属于我国目前主要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分数:1.00)A.工业锅炉水质标准B.海水水质标准C.渔业水质标准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5.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重点是煤的集中转换以及煤的集中转换技术的( )。(分数:1.00)A.比较B.应用C.研究D.多方案比较26.选择与开发区规划性质、发展目标相近的国内外已建开发区作类比分析,采用计算( )的方法,类比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分数:1.00)A.类比B.经济质量指数C.经济密度D.对比2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识别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
9、模、建设内容并结合区域环境现状进行B.环境问题的识别还应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来进行C.在识别开发区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时,只需充分考虑开发区内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D.通过调查区域的主要环境敏感点、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等,结合开发区的开发活动来判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28.评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所采用的水质标准与环境现状评价( )。(分数:1.00)A.不相同B.不一定相同C.相同D.以上都不是29.某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 200m3/s 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仅用于一般工业用
10、水或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很高的循环冷却水、持久性污染物以及酸性物质,需监测的水质项目有 9 个,污水排放量为 4900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分数:1.00)A.一种B.二种C.三种D.均不对30.一污水排放量为 30000m3/d 的建设项目向某大型河流排放污水,则对该河流进行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为( )。(分数:1.00)A.2040kmB.1530kmC.1020kmD.510km31.下列内容不属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总论所包括的内容的是( )。(分数:1.00)A.开发区立项背景B.环境
11、保护目标与保护重点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D.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与评价重点32.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分数:1.00)A.丰水期B.枯水期C.丰水期与枯水期D.平水期33.某地区拟建一个工厂产生较大量的污水,但是本地区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且知此工厂将来产生废水的唯一排放去向就是排入一条位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河流,那么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分级,应该执行( )级标准。(分数:1.00)A.一B.二C.三D.四34.当评价等级为一级时,获取噪声源数据必须采用( )。(分数:1.00)A.类比测量法B.引用已有数据法
12、C.对比测量法D.类比调查法35.对于二级、三级项目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全期至少监测( )天,每天至少( )次。(分数:1.00)A.6 5B.7 6C.5 4D.3 236.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小时浓度应至少获取当地( )小时浓度值。(分数:1.00)A.8B.5C.4D.337.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分数:1.00)A.五年B.四年C.三年D.二年38.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原则上应达到与原拟建项目或方案同样的( ),并在评价工作中应描述替代项目或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分数:1.00)A.效益B.目的和效益C.要求和效果D.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3、、环境效益39.关于环境保护标准实施监督方式的说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可分为自我监督和管理性监督B.自我监督不能由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承担C.管理性监督主要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基本出发点是“达标”D.管理性监督所采用的手段一般为监督性监测和检查、抽查40.某新建的大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为 34dB(A),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一般,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分数:1.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二级或三级评价41.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 )。(分数:1.00)A.应为一级B
14、.应为二级C.应不低于二级D.应不高于二级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距污染源中心点(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分数:1.00)A.2kmB.5kmC.8kmD.10km43.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 )。(分数:1.00)A.环境现状描述B.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C.监测与跟踪评价D.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44.单项评价进行预测时,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时,评价时注意应( )环境质量现状值。(分数:1.00)A.叠加B.评估C.考虑D.监测45.能评价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
15、生态系统演替方向的方法是( )。(分数:1.00)A.生态机理分析法B.景观生态学法C.系统分析法D.质量指标法46.在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为半径的圆或( )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分数:1.00)A.D10% D10%B.D10% 2D10%C.2D10% D10%D.2D10% 2D10%4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对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分数:1.00)A.碘量法B.重铬酸盐法C.电化学探头法D.稀释与接种法48.依据国家环境噪声标准,对稳态、非稳态和间歇性噪声均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
16、)A.A 声级B.A 计权声功率级C.等效连续 A 声级(L Aeq)D.倍频带声压级4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至少( )年以上的使用期。(分数:1.00)A.10B.15C.20D.3050.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 )资料。(分数:1.00)A.厂址周边环境B.人口分布C.区域环境D.厂址内环境51.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情况下,( )专题必须设置。(分数:1.00)A.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B.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C.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D.社会影响分析52.当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项目必须进行详
17、细叙述的是( )。(分数:1.00)A.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B.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C.土壤结构D.土壤一次污染状况53.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对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 )环境的影响。(分数:1.00)A.区内B.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C.区外D.区内和区外5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不包括( )。(分数:1.00)A.加权比较法B.层次分析法C.环境承载力分析D.投入产出法55.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分析,上题项目评价等级分级为( )。(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56.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所阐述的内容不包括( )。(分数:1.00)A.对于已确定的
18、评价项目,都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B.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项目特点和当地要求确定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C.预测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复杂程度高,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D.应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5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总共划分为五类,其中( )地下水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分数:1.00)A.类B.类C.类D.类58.已知某建设工程影响范围为
19、80km2,主要生态影响依次为生物量减少 69%,环境绿地数量减少、分布不均、连通性变差,土地理化性质改变,则该项目生态影响的评价等级为( )。(分数:1.00)A.1 级B.2 级C.3 级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59.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工作中,非点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一般不包括( )。(分数:1.00)A.非点污染源概况B.非点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C.非点污染源的排污数据D.非点污染源的现场调查实测60.河流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 )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分数:1.00)A.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等于平均浓度的 5%B.断面上任
20、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5%C.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大于平均浓度的 5%D.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10%61.康复疗养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分数:1.00)A.55dB、45dBB.65dB、55dBC.50dB、40dBD.60dB、50dB62.某中型新建项目,属于当地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应按( )进行。(分数:1.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一级或二级评价63.对二级评价项目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评价时,通常应当采用( )来描述完成。(分数:1.00)A.定量
21、化计算B.定量化计算及定性描述C.定性描述D.一般性描述64.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几何高度之和的( ),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分数:1.00)A.1 倍B.2 倍C.1.5 倍D.2.5 倍65.为了能够从决策源头上保护环境,对(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分数:1.00)A.区域开发区B.规划C.非污染生态D.建设项目环境风险6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在 I 时段建成使用锅炉
22、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其烟尘排放浓度按( )浓度限值执行。(分数:1.00)A.时段B.时段C.时段D.原来67.对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评价等级( )。(分数:1.00)A.应为一级B.应为二级C.应为三级D.应不低于二级68.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根据不包括( )。(分数:1.00)A.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闽B.危险化学品的毒性C.敏感区位置D.GBZ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69.下列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流程的描述,顺序正确的是( )。(分数:1.00)A.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B.源项分析风险识别后果
23、计算风险评价C.风险识别源项分析风险评价后果计算D.源项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后果计算70.下列有关各种废物定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固体废物一定是固态、半固态物质,液态和气态不属于固体废物范畴B.危险废物系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系指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D.医疗废物系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
24、物7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中环境问题的表达可按照当地环境、自然资源等( )大类型分别表述。(分数:1.00)A.2B.3C.4D.572.对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A 计权声功率级B.A 声级C.A 声功率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7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一般应( )。(分数:1.00)A.10kmB.10kmC.5kmD.5km74.某城镇边上的一般工业区内有一金属延压加工厂,其中的加热炉其烟囱高度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应该执行的标准是( )。(分数:1.00)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二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