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排水工程专业-12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排水工程专业-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排水工程专业-1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排水工程专业-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细菌新生和死亡数量相等的时期是_期。(分数:2.50)A.缓慢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2.硫黄细菌的营养方式是_。(分数:2.50)A.光能自养B.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D.化能异养3.蛋白质合成场所是_。(分数:2.50)A.内质网B.核糖体C.细胞核D.细胞膜4.以下为异养型微生物的是_。(分数:2.50)A.硝化细菌B.硫黄细菌C.啤酒酵母D.绿藻5.下列不属于微生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的选项是_。(分数:2.50)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空气6.下列
2、为产甲烷菌特有的酶是_。(分数:2.50)A.辅酶 QB.辅酶 MC.辅酶 AD.辅酶 I7.酶的化学组成不包括_。(分数:2.50)A.蛋白质B.金属离子C.有机物D.脂类8.在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获得 ATP 的途径是_。(分数:2.50)A.底物水平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光合磷酸化D.还原硝酸化9.在细菌基因重组中,转化过程发生转移的是_。(分数:2.50)A.细胞器B.蛋白质C.DNA 片段D.mRNA10.能够利用光能和碳酸盐的微生物营养类型属于_。(分数:2.50)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自养型D.化能异养型11.菌落计数常用的细菌培养基为_。(分数:2.50)A.液
3、体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半固体培养基D.以上说法都不对12.以光作为能源,以有机物作为碳源的微生物类型为_。(分数:2.50)A.化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异养型D.光能自养型13.描述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是_。(分数:2.50)A.米-门公式B.莫诺特方程C.劳伦斯-麦卡蒂方程D.以上说法都不对14.下列不是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部分的是_。(分数:2.50)A.细胞色素B.NADP+C.FADD.乙酰辅酶 A15.细菌生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_。(分数:2.50)A.缓慢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老期16.因噬菌体携带遗传物质,使细菌发生变异的方式称为_。(分数:2.50)A.转导B
4、.转化C.接合D.遗传17.好氧呼吸的受氢体是_。(分数:2.50)A.氧化物中的氧B.单质氧气C.氧化物中的氧和单质氧气D.有机物18.DNA 与 RNA 的不同之处在于 DNA 具有_。(分数:2.50)A.核糖和胸腺嘧啶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脱氧核糖和尿嘧啶19.噬菌体属于_。(分数:2.50)A.细菌B.病毒C.放线菌D.藻类20.在氧化塘中,细菌和藻类的关系是_。(分数:2.50)A.互生B.共生C.拮抗D.寄生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0)A.所有微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 DNAC.荚膜不能保护细菌免受干燥D.以上说法都不对22.
5、放线菌属于_。(分数:2.50)A.原核微生物B.真核微生物C.原生动物D.后生动物23.两种微生物当它们生活在同一环境时,一方可以为另一方提供有利条件的关系,当两者分开时各自可单独生存,这种关系叫做_。(分数:2.50)A.互生关系B.共生关系C.拮抗关系D.寄生关系24.天然水体或生物处理构筑物中,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关系属于_。(分数:2.50)A.互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拮抗关系25.下列能够产生抗生素的种类是_。(分数:2.50)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病毒26.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属于_。(分数:2.50)A.互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拮抗关系27.下
6、列不是丝状菌的微生物为_。(分数:2.50)A.枯草芽孢杆菌B.霉菌C.放线菌D.丝状细菌28.原生动物在环境比较差的时候,会出现_。(分数:2.50)A.鞭毛B.纤毛C.胞囊D.芽孢29.下列属于非细胞结构的是_。(分数:2.50)A.细菌B.放线菌C.藻类D.噬菌体30.蓝藻属于_。(分数:2.50)A.原核微生物B.真核微生物C.病毒D.原生动物31.下列对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_。(分数:2.50)A.只有一种核酸B.非细胞结构C.二分裂生殖D.寄生活体细胞32.发酵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数,是利用了大肠菌群能够发酵_的生理特性。(分数:2.50)A.乳糖B.淀粉C.脂肪D.蛋白质33
7、.通常培养条件下,有关细菌表面所带电荷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0)A.正电荷B.负电荷C.不带电荷D.有时带正电荷有时带负电荷34.大肠杆菌革兰式染色的结果是_。(分数:2.50)A.革兰氏阳性B.革兰氏阴性C.不确定D.以上答案都不对35.培养大肠菌群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分数:2.50)A.高压蒸汽灭菌法B.加氯法C.紫外法D.烘箱干燥36.饮用水加氯消毒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_。(分数:2.50)A.Cl-B.HOClC.OCl-D.OCl-和 HOCl3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_。(分数:2.50)A.不超过 10 个/m
8、lB.不超过 100 个/mlC.不超过 1000 个/mlD.不得检出3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总大肠菌群数应为_。(分数:2.50)A.每 100ml 水样不超过 3 个B.1000ml 水样中不超过 3 个C.每 10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D.每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39.下面关于加氯消毒的优缺点,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50)A.价格便宜,杀菌效果好,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B.价格便宜,杀菌效果不好,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C.价格便宜,杀菌效果好,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D.价格便宜,杀菌效果不好,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40.培养总大肠菌群需要的培养温度是
9、_。(分数:2.50)A.35B.37C.44.5D.40排水工程专业-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细菌新生和死亡数量相等的时期是_期。(分数:2.50)A.缓慢期B.对数期C.稳定期 D.衰亡期解析:解析 在稳定期时,微生物菌体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同时菌体死亡数目逐渐上升,最后达到新增殖的微生物数与死亡数基本相等,基本维持动态平衡。2.硫黄细菌的营养方式是_。(分数:2.50)A.光能自养B.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解析:解析 硫黄细菌通过氧化硫黄、硫化氢等无机硫化物获得能量,碳源为无机碳源二氧化碳,
10、故为化能自养型。3.蛋白质合成场所是_。(分数:2.50)A.内质网B.核糖体 C.细胞核D.细胞膜解析:解析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或称合成机器。4.以下为异养型微生物的是_。(分数:2.50)A.硝化细菌B.硫黄细菌C.啤酒酵母 D.绿藻解析:解析 酵母菌能够利用的碳源为有机碳,故属于异养型微生物。其余三个选项微生物均利用无机碳源,为自养型微生物。5.下列不属于微生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的选项是_。(分数:2.50)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空气 解析:解析 细菌从体外可以获得的五大营养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6.下列为产甲烷菌特有的酶是_。(分数:2.50)A.辅酶 Q
11、B.辅酶 M C.辅酶 AD.辅酶 I解析:解析 辅酶 M(CoM)是产甲烷菌特有的一种辅酶,在甲烷形成的最终反应步骤中充当甲基的载体。7.酶的化学组成不包括_。(分数:2.50)A.蛋白质B.金属离子C.有机物D.脂类 解析:解析 根据酶类,将酶分为单成分酶和全酶。单成分酶的化学组成仅有蛋白质。而全酶的化学组成包括蛋白质和辅助因子两部分。其中蛋白质的作用是识别底物和加速反应,而辅助因子起传递电子、化学基团等的作用。辅助因子的成分多为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前三个选项都可以作为酶的组成。故此题答案为 D。8.在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获得 ATP 的途径是_。(分数:2.50)A.底物水平磷酸化
12、B.氧化磷酸化C.光合磷酸化D.还原硝酸化解析:解析 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都是 ATP 的形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底物脱氢(或脱水),可生成某些高能中间代谢物,再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偶联 ATP 的生成,但不与电子传递偶联,是发酵的唯一产能方式。氧化磷酸化是指 ADP 和 Pi 生成 ATP 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过程,是需氧生物合成 ATP 的主要途径。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 ATP 的过程称光合磷酸化,发生于光能营养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产能。9.在细菌基因重组中,转化过程发生转移的是_。(分数:2.50)A.细胞器B.蛋白质C.DN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排水工程 专业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