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475-2009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pdf
《DB51 T 475-2009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475-2009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65.030.20 备案: 25381-2009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475-2009代替DB51/T475-2005猪瘟防治技术规范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rm f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2009-06-02 发布 2009-06-10 实施DB51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475-200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免疫 2 5 检疫 2 按GB/T 16551 、DB51/347 等相关规定执行。 2 6 监测 2 7 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 3
2、8 诊断 3 9 消毒 4 10 无害化处理 . 5 DB51/T475-2009 II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B51/T475-2005的修订。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业部 2007 年颁布的猪瘟防治技术规范、GB/T 16551-1996猪瘟检疫技术规范、NY/SY 156-2000猪瘟诊断技术规程等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修订而成。 本标准按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GB/T1.2 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份: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订
3、。 本标准与 DB51/T475-2005 的主要区别: 明确了对猪瘟实施强制免疫; 修改了免疫、检疫、诊断和消毒内容。 本标准是对 2005 年发布的 DB51/T475-2005猪瘟防治技术规范的第 1 次修改,原标准自本标准发布之日废止。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负责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勇、石谦、谢智明、叶成儒、梁文斌、明智勇、陈代平、杨林、罗毅、谢嘉宾。 DB51/T475-2009 1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瘟的免疫、检疫、监测、样品的采集保存运送、诊断、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4、 本标准适用于猪瘟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T 18635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 16551 猪瘟检疫技术规范 NY/SY 156 猪瘟诊断技术规程 NY/T 541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51/347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兽药管理条例 动物检
5、疫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 农业部猪瘟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猪瘟 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强的传染病,属一类动物疫病。 3.2 监测 对某种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该疫病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 3.3 疫点 为病猪和带毒猪所在的地点。一般指病猪或带毒猪所在的猪场、屠宰厂或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3.4 疫区 以疫点边缘外延 3 km 范围内区域
6、。疫区划定时,应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等因素。 3.5 受威胁区疫区 外延 5 km 范围内的区域。 3.6 无害化处理 DB51/T475-2009 2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 3.7 消毒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病畜及其环境中的病原体,达到预防和防止病原传播和蔓延的目的。 4 免疫 4.1 对生猪用猪瘟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和紧急免疫。 4.2 疫苗的运输和贮藏 4.2.1 疫苗的运输、贮藏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4.2.2 疫苗稀释液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7、贮藏。 4.3 疫苗使用要求 4.3.1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稀释时发现失空禁用。 4.3.2 疫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冻结,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4.3.3 严禁与其它疫苗混合注射。 4.3.4 紧急接种时,免疫接种顺序应从安全区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 4.4 接种器具及针头的要求 4.4.1 仔猪使用 12 号针头,育成猪和成年猪使用 16 号18 号针头。 4.4.2 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使用前应重新灭菌消毒,并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至少 15min,不可使用化学方法消毒。 4.5 对猪的要求 4.5.1 接种的猪临
8、床未见异常,表征健康。 4.5.2 病猪、体质瘦弱猪暂不接种。 4.5.3 怀孕猪的免疫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6 注射部位 皮下或肌肉注射。如注射部位选择在耳根后,注射时要保持针头指向后方,以保证避开耳道。 4.7 免疫程序 结合当地和养殖场实际,主要根据猪只的品种、日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水平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免疫监测结果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免疫程序。 4.8 免疫档案 免疫接种后应建立免疫档案。免疫档案须填写畜主姓名、畜种、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疫 苗来源、批号、免疫剂量、免疫时间、耳标编号、防疫人员签名、畜(货)主签名等内容。 4.9 免疫效果评价 免疫接种 14d
9、 后,进行免疫效果评价,免疫抗体水平低下的猪只,应及时进行补免,应建立免疫效果评价档案。 5 检疫 按 GB/T 16551、DB51/347 等相关规定执行。 6 监测 6.1 临床症状检查 按 GB16551 相关规定执行。 6.2 病理学检验 按 GB16551 相关规定执行。 DB51/T475-2009 3 6.3 血清学检测 按 NY/SY156 相关规定执行。 6.4 病原学检测 按 GB16551 相关规定执。 6.5 监测 6.5.1 常规监测 6.5.1.1 监测范围、频次和时间 对种猪、商品猪每年抽检不少于 2 次,在春、秋两季进行,采样具有代表性。 6.5.1.2 采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4752009 猪瘟 防治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