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富文荣勘测实验小组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1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 BC
2、 D解析:1.D 2.B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最终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曲线是最理想的。丁曲线环境污染程度最低,D 对。第 2 题,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因为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对;国际社会制约增强,对;随着人口增多,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不是贫乏,错。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
3、、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 20 世纪末。2017 年 7 月 18 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 2017 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2盘侠”为主。据此完成 34 题。3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
4、力大4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乌克兰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解析:3.B 4.D 第 3 题,洋垃圾主要是“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 ,可以加工成工业原料,则 B 正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废弃物处理能力不可能高于英美;中国环境承载力要小于美国;进口这些低端物品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较落后,若调整产业结构应减少此类物品进口。第 4 题, “接盘侠”的国家应与中国具有类似的国情,即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原料较缺乏;加拿大和新加坡属于发达国家,乌克兰资源丰富,则最可能是印度尼西亚。(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我国某区域 2002 年2015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
5、人均 GDP 变化图。读图回答 56 题。52002 年2015 年期间,该区域(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 GDP 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 GDP 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 GDP 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6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 2005 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经济增长放缓 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 D工业生产萎缩解析:5.C 6.C 第 5 题,读图可知,该区域 2002 年2015 年人均 GDP 持续增长;2005 年以前,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明显增加,2005 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人均GDP 一直增长,2
6、005 年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说明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没有阻碍经济的增长,人均 GDP 的增长也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故选 C。第 6 题,由图可知,人均 GDP 增长速度有所增加,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通过题目信息无法判断人口3规模的变化情况;2005 年后废水排放量减少最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水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不等于工业生产萎缩,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 C。近地面大气中 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 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
7、4 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7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 CO2少B气候寒冷,降水少,CO 2稀释少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 2扩散慢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8关于北京市大气中 CO2浓度一天中出现在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解析:7.D 8.C 第 7 题,冬季是北方的取暖季,燃烧矿物燃料多,因而排放 CO2增多,使 CO2浓度达到最高。第 8 题,图示一天中最低值出现在 17 时左右,正是下班时间,交通工具使用量应较
8、大,故 C 说法不正确。图示 1317 时,浓度逐渐降低,而此时间段正是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时,则植物光合作用(利于吸收 CO2)和大气对流运动强(利于扩散CO2),有利于降低 CO2浓度;气温高对取暖要求较低,则燃烧矿物燃料较少,排放 CO2较少。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数据表明:用 1 kg 鱼食,至少生产 50 kg 蔬菜和 0.8 kg 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如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三十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