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主攻点之(二)代谢之必要条件——酶和ATP练习(含解析).doc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主攻点之(二)代谢之必要条件——酶和ATP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代谢主攻点之(二)代谢之必要条件——酶和ATP练习(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代谢之必要条件酶和 ATP一、选择题1(2016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选 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 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都
2、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B酶活性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酶制剂应保存于最适温度下C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会有相应的酶存在D90 高温会使 Taq 酶(DNA 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解析:选 A 酶制剂应保存于低温条件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含有某种酶的基因,不一定有相应的酶; Taq 酶热稳定性高,90 下不会失去活性。3如图是植物细胞中 ATP 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 1 可能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图中能量 2 来自“”和“”被水解的过程C如果能量 1 只来自光能,那么能量 2 只能用于 C3的还原D如果“、”都被水解,则水解的产物中有
3、合成 RNA 的原料解析:选 B 能量 1 用于形成高能磷酸键,可能来自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图中能量 2 来自“”被水解的过程;如果能量 1 只来自光能,说明是光反应合成的ATP,那么光反应产生的 ATP 中的能量只能用于 C3的还原;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水解掉两个高能磷酸键以后,得到的产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 RNA 的原料之一。4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BATP 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2C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解析:选
4、D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ATP 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TP 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ATP 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5.将 A、B 两种物质混合, T1时加入酶 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 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A酶 C 降低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 T2后 B 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T2值增大解析:选 C 加入酶 C 后 A 浓度降低,B 浓度升高,说明在酶 C 的催化下 A 能生成 B,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 A 浓度
5、由大变小,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T2后 B 增加缓慢是由底物 A 不足导致的;图示反应在最适温度下进行,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将减慢,反应时间将延长, T2值增大。6如图曲线 b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酶量是限制曲线 AB 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a 表示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c 表示D减小 pH,重复该实验,A、B 点位置都不变解析:选 B AB 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 a 表示;
6、图中曲线 b 是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下获得的曲线图,因此升高温度,减小 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 a 表示。7下列有关 ATP 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 ATPB酶和 ATP 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 PC酶的催化必然伴随 ATP 的供能DATP 的合成和水解都离不开同一种酶的催化3解析:选 A 组成 ATP 的元素有 C、H、O、N、P,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不一定含 P,少数是 RNA,含有 P;酶催化的反应不一定需要 ATP 供能;酶具有专一性,ATP 的合成和水解需要不同种酶的催化。8下图 1 表示 pH 对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 2 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7、 pH 为 b 时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A若将 pH 调整为 a,则 d 点左移,e 点下移B若将 pH 先调整为 c,再调整回 b,则 d、e 点不移动C若将温度升高 10 ,则 d 点右移,e 点不移动D若增加 淀粉酶的量,则 d 点不移动,e 点上移解析:选 C pH 调整为 a 时,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d 点右移,e 点不移动;pH调到 c 时,酶已失活,再调回 b 活性不能恢复,不能催化反应;温度升高 10 ,酶活性下降,d 点右移,e 点不移动;增加酶量,d 点左移,e 点不移动。9(2017南京二模,多选)某兴趣小组利
8、用如下装置探究 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所用各种溶液的量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 H2O2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比装置乙的多B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代表了 O2的产生量C可以用装置乙来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将装置甲中的 FeCl3溶液换为酵母菌溶液可验证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 AB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装置乙中 H2O2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比装置甲的少;装置中水起到密闭系统的作用,量筒收集到的水的体积就代表了 O2的产生量;H2O2在高温下会分解,不可以用 H2O2来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应该用同种底物不同酶或不同底物同种酶
9、,可将装置甲中的 FeC13溶液换为等量的其他酶溶液。10(2019 届高三南通联考,多选)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H 2O2分解释放的 O2与愈4创木酚反应生成茶褐色产物;氧气产生越多,溶液颜色越深。为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运用比色法,测定了 5 min 内茶褐色产物量的变化,结果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将过氧化氢酶和反应物分别加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依据 01 min 的曲线斜率,可比较不同 pH 条件下的酶活性CpH 为 58 的缓冲液处理组反应结束时的产物相对量是不同的D在 pH 为 3 的缓冲液中过氧化氢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解析:选 ABD 本实验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代谢 主攻 必要条件 ATP 练习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