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一板块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一板块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第一板块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 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他的歌行体诗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环振荡的节奏旋律,造就诗的气势,突显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
2、精神,具有豪迈奔放的阳刚之美。李白的绝句具有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特别是七言绝句,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合了乐府歌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穿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鲜明。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的奇特的想像,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2把握本单元诗歌的思想内容
3、,并从中总结分析李白的思想境界和世界观。3鉴赏李白诗的创作风格,体会其豪迈奔放的特点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4背诵李白的名句名篇,并能将其与李白的精神内涵提炼成写作素材加以运用。1加强诵读。通过诵读,感知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体验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2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关键,在于理解好“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深入准确地理解好“李白为何喜欢跟月交流而不跟人交流”是理解鉴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首诗的关键和必由之路。3 送友人一首可先背诵全诗,初步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然后逐联鉴赏品味。体会李白诗中表现出来的
4、真挚热诚、豁达乐观的感情。4鉴赏将进酒可首先把握诗的基调,理解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情感的跌宕起伏。然后探究诗中的艺术手法。2第一板块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月 下 独 酌 四 首 (其 一 )对应学生用书 P18一、字音识记1天姥(m) 2.瀛洲(yn)3剡溪(shn) 4.渌水(l)5荡漾(yn) 6.谢公屐(j)7澹澹(dn) 8.霹雳(p)(l)9訇然(hn) 10.魂悸(j)11独酌(zhu) 12.徘徊(hui)二、词语释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的确2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3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4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5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6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7熊咆龙吟殷岩泉
5、:震响8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9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此指闪电10怳惊起而长嗟:同“恍” ,心神不定的样子11惟觉时之枕席:醒时12失向来之烟霞:前一晌,指此前的梦境中13月既不解饮:懂得14暂伴月将影:和15相期邈云汉:高远三、名句背诵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33体现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诗眼”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试写出“好梦不常”的几句诗:“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游天姥
6、吟留别海 客 谈 瀛 洲 , 烟 涛 微 茫对 来 自 海 外 的 客 人 , 谈 起 瀛 洲 , (大 海 )烟 波 浩 渺 中 , (瀛 洲 )信 难 求 。 越 人 语 天 姥 , 云 霞 明实 难 寻 求 。 越 中 来 人 , 说 起 那 里 的 天 姥 山 , 云 雾 缭 绕 , 气 象灭 或 可 睹 。 天 姥 连 天 向 天 横 , 势万 千 , 或 许 能 够 见 到 。 天 姥 山 高 耸 入 云 , 向 天 横 亘 着 , 山 势拔 五 岳 掩 赤 城 。 天 台 四 万 八 千 丈 ,高 耸 , 超 过 了 五 岳 , 遮 盖 着 赤 城 。 天 台 山 传 说 高 达
7、 四 万 八 千 丈 ,对 此 欲 倒面 对 着 它 西 北 的 天 姥 山 , 相 比 之 下 就 显 得 矮 小 了 , 好 像 就 要 东 南 倾 。向 东 南 倾 倒 。 句 解 : 运 用 对 比 和 衬 托 手 法 , 表 现 天 姥 山 的 高 大 雄 伟 。段解:写入梦之由。主要以“瀛洲”的难求引出天姥山,并极写天姥山雄伟高大,作为梦游的缘由。 我 欲 因 之 梦 吴 越 , 一 夜 飞 度我 想 依 据 越 人 的 话 梦 游 吴 越 , 一 夜 飞 越 , 梦 里 见 到 洒 满 镜 湖 月 。月 光 的 镜 湖 。 句 解 : 此 句 开 始 梦 游 , 且 极 富 幻
8、想 色 彩 。 湖 月 照明 月 清 辉 , 把 我 的 身 影 映我 影 , 送 我 至 剡 溪 。 谢 公 宿 处在 湖 里 , 不 久 又 把 我 的 身 影 送 到 剡 溪 。 当 年 谢 灵 运 的 住 处 ,今 尚 在 , 渌 水 荡 漾 清 猿 啼 。至 今 犹 在 , 清 波 荡 漾 , 岸 边 的 猿 猴 发 出 凄 清 的 啼 叫 声 。层解:从镜湖到剡溪,找到了谢公当年登此山的出发地。 脚 著 谢 公 屐 , 身 登我 脚 上 穿 着 谢 灵 运 的 登 山 木 屐 , 攀 登 峻 峭 峰 峦 , 如 上青 云 梯 。 半 壁 见 海 日 , 空 中 闻青 天 云 梯 。
9、 在 半 山 腰 , 就 看 到 从 海 上 升 起 的 太 阳 , 还 可 听天 鸡 。 千 岩 万 转 路 不 定 , 迷 花天 鸡 鸣 啼 。 山 中 尽 是 岩 石 , 道 路 千 回 万 转 , 正 迷 恋 着 山 花 , 倚 石 忽 已 暝 。依 傍 着 怪 石 , 忽 觉 天 色 已 晚 。 句 解 : 这 四 句 写 山 中 所 见 所 闻 , 景 色 由 早 晨 写 到 傍 晚 。熊 咆 龙 吟 殷 岩 泉 , 栗 深 林 兮 惊熊 在 咆 吼 , 龙 在 长 吟 , 在 岩 泉 间 震 响 , 使 深 林 颤 栗 , 使 层 层 峰4层 巅 。 云 青 青 兮 欲 雨 ,
10、水 澹 澹 兮巅 震 惊 。 乌 云 沉 沉 低 垂 , 似 乎 快 要 落 雨 , 水 波 荡 漾 , 湖 面生 烟 。腾 起 云 烟 。层解:写登山过程和所见奇景。列 缺 霹 雳 , 丘 峦 崩 摧 。 洞 天 石 扉 , 訇 然 中 开 。闪 电 雷 声 划 破 神 仙 石 府 的 石 门 , 在 隆 隆 声 中 打 开 。青 冥 浩 荡 不 见 底 , 日 月 照 耀洞 里 天 空 青 冥 冥 , 望 不 到 边 际 , 日 月 交 相 辉 映 , 照 耀 着金 银 台 。 霓 为 衣 兮 风 为 马 , 云金 银 筑 成 的 宫 阙 。 云 神 们 以 彩 虹 为 衣 , 以 风 作
11、 马 , 他 们 之 君 兮 纷 纷 而 来 下 。踩 踏 祥 云 , 纷 纷 降 落 下 来 。 句 解 : 在 令 人 惊 悚 不 已 的 幽 深 暮 色 之 中 , 进 入 了 神 仙 世 界 。虎 鼓 瑟 兮 鸾 回 车 , 仙 之 人 兮 列 如 麻 。老 虎 奏 起 琴 瑟 , 鸾 鸟 拉 着 车 驾 , 仙 人 翩 翩 起 舞 , 列 队 纵 横 如 麻 。层解:写洞天所见,描绘了一个神奇而又热闹的场面,可谓辉煌灿烂,气象万千。 忽 魂 悸 以 魄 动 , 怳 惊 起 而 长 嗟 。 惟 觉 时忽 然 令 人 胆 颤 , 不 由 魂 惊 魄 动 , 恍 恍 惚 惚 醒 来 时 看
12、 见 的 ,之 枕 席 , 失 向 来 之 烟 霞 。身 边 惟 有 枕 席 , 方 才 美 丽 的 烟 霞 , 已 经 无 影 无 迹 。层解:从梦中惊醒,回到现实。段解:写梦游天姥山的经过。 世 间 行 乐 亦 如 此 , 古 来 万 事 东世 间 行 乐 之 事 , 实 在 如 同 梦 幻 , 万 事 从 古 都 像 东 去 流 水 。流 水 一 般 。 句 解 : 包 含 诗 人 对 人 生 的 几 多 失 意 和 深 沉 的 感 慨 。 别 君 去 兮我 与 诸 君 作 别 , 不 知何 时 还 , 且 放 白 鹿 青 崖 间 , 须 行 即 骑何 时 回 还 , 暂 且 放 养 白
13、 鹿 在 那 青 崖 之 间 , 要 走 随 即 骑 去访 名 山 。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 使 我访 问 名 川 大 山 。 我 岂 能 低 头 弯 腰 , 去 侍 奉 权 贵 , 使 我 心 中不 得 开 心 颜 !郁 郁 寡 欢 , 极 不 舒 坦 !段解:写梦醒之后的感慨,点明中心题旨。对应学生用书 P19梦游天姥吟留别5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但由于生性豪迈坦荡、狂傲不羁,常受到权贵谗毁,仕途并
14、不顺利。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选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是自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其诗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诗集有李太白集 。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路难 静夜思 送友人 秋浦歌等。二、相关背景这首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適游梁、宋、齐
15、、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可是李白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三、内容提要这首诗的题目又作别东鲁诸公 。梦游,点明此诗是记梦中所见。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风景灵秀。 “吟”是指古诗中的一种体式,歌行体中的一种。这种体式形式上比较自由,不拘一格。全诗通过对梦游的描绘,写出了诗人憎恶黑暗的社会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四、写法借鉴1奇特的构思这首留别诗,突破了古代这类诗大都写离愁
16、的陈规旧俗,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的方式来构思全诗。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示现实的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2丰富的想像6诗人驰骋想像的野马,徜徉在奇山秀水之间,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其中有月光皎洁、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的静幽之感,也有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胜景,也有电闪雷鸣、熊咆龙吟
17、、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夜间奇景,还有琼楼银台、雍容和谐、富丽堂皇的仙府。奇景异境,变幻迭出。诗人构思出一幅幅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大胆的夸张本诗所描写的梦游,所表达的炽热情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夸张才能,他把想像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如天姥山横空耸立,山势超越了以险峻闻名的五岳,遮掩了高耸的赤城山,甚至连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拜倒在天姥山的脚下。诗人以夸张、烘托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尤其是“横” “拔” “掩”三字,气象博大,生动有力,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大雄奇,描绘出了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高大形象和磅礴气势。重点揣摩1赏析诗歌前八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第一 板块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月下 独酌 其一 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