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下学期周测试题(3.18_3.24).doc
《治下学期周测试题(3.18_3.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下学期周测试题(3.18_3.24).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周测试题(3.18-3.2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1. 针对电动车、工程运输车事故频发,2018 年 5 月 30 日温州市公安局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分为宣传、整治和管控三个阶段,最终确保交通乱象不反弹。这启示我们( )A.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事物发展B.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C. 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的发生D.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中2. 下边漫画手中的沙子(作者:刘志永)启示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 )要运用对立统一思想把握事物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
2、能动性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质的飞跃要具体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A. B. C. D. 3.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B.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4. “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这告诉我们( )A. 努力消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B. 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对生括充满信心C. 成功必然以失败为基础和前提D. 历史的进程不会受到人类的影响5. 有专家指出
3、,由于气候具有地域性特征,全球变暖在局部范围内利大于弊是可能的,但从全球角度而言则无疑是弊大于利。由此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是( ) 抓重点,抓关键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办事情应抓住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 B. C. D. - 2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没有理论创新,我们就无法摆脱落后思想认识的束缚,就不可能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这说明( )A. 理论创新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 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D. 只要有理论上的
4、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7. “小确幸”,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的一个词,意思是指“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追求的是一种现世的安稳,营造知足常乐的氛围。而“小确丧”则是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据此回答 2627 题青春的奋斗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用积极的态度、拼搏的青春,去收获人生的“大确幸”。这启示我们( )充分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量变是质变的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准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推动实践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砥砺自我中前行A. B. C. D. 8.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以特殊优惠的政策推动西藏的发
5、展进步。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先后有七批 4496 名优秀干部、1466 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实施援藏项目 7615 个,投入援藏资金 260 亿元。50 年来,西藏 GDP 增长了 281 倍,西藏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西藏的发展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着整体的成败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A. B. C. D. 9. 目前,欧洲难民潮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成为欧洲一些国家难以承受之重,同时考验着欧盟内部的团结和应
6、对能力。这说明( ) 人们对自在事物联系无能为力 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矛盾具有普遍性。A. B. C. D. 10.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此回答第24-25 题。虽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是大势所趋,双方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但打造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也还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个别国家政治局面不稳,基础设施落后,国家之间磕磕绊绊的事情不少。这反映出事物的发展( )A. 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B. 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7、的统一C.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11.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 3 -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2. 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 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特殊性13. “逆水行舟,一篱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
8、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B.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C. 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D. 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14. 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本的发展过程是( )A. 道路平坦 B. 举步维艰 C. 曲折前进 D. 前途光明15.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
9、设,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手段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削减雾霾,清洁空气。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说明(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 B. C. D. 16.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如搭顺风车、百度外卖等,成本小、更灵活。从分享经济模式中,我们可以悟出( )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创建新联系联系是具体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
10、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以丰富事物发展形式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联系的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 17.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画龙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瑕不掩瑜-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 B. C. D. 18.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要一个人去果园买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园主对那人说:“我的果子都很好,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
11、买果子的人说:“我要一一品尝,才能知道好不好”,接着他摘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 4 -A. B. C. D. 19. 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理财名言 体现的哲理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股票有涨有落,信心会直接影响你的判断力和收益积极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注重事物空间布局不同会引起质变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
12、 B. C. D. 20. “寂静的,还有孩子敲打门窗的声音,寂静是敲打出来的。”这句诗强调了( )A. 矛盾具有斗争性 B.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 矛盾具有同一性 D. 矛盾就是相互对立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哲学角度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表明:( )事物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事物的质变必然带来事物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A. B. C. D. 22. 在新起点上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除妨碍经济
13、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弊端的“除旧”过程,也是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的“布新”过程。这说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革命的因素旨在推动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A. B. C. D. 23.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用好用活帮扶措施,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A. B. C. D. 24. 下列诗词与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
14、一致的是 A.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B.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C.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5 -D.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25. 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说“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了。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关联,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A. B. C. D. 26.
15、白岩松说,我觉得中国的前行一定会有一个“折返点”,就是扬弃,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回去寻找,但是更大的目标是向前走,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找到,这些东西即使追回到唐朝也找不到,还得向前去找。这句话意在强调( )A.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27. 俗语说:“七寸筷子能勾魂,二斤点心触居身,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下列谚语与之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B. 十磨九难出好人C. 少时偷针,长大偷金 D. 河中淹死“水鸭子”28. 要实施“中国制造 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
16、,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人们应该尊重规律、利用客观规律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29.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成长亦是如此,既要承受外在压力,更需具有内在动力。”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 B. C. D. 30. 我们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强化长江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
17、护力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提高长江流域水质,显著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必须(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 B. C. D.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0 分)- 6 -31. 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
18、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 7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A 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发挥主观能动性; B 正确,材料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分为宣传、整治和管控三个阶段,最终确
19、保交通乱象不反弹,表明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C 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而没有涉及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的发生; D 错误,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但不是所有的量变都是无形的。 故选:B。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激
20、变论与庸俗进化论都是错误的。 (2)方法论要求: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要坚持适度原则。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2.【答案】B【解析】正确,漫画信息“握的越紧,失去就越多”说明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运用对立统一思想把握事物。 不符合题意,漫画主旨与“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关。 不符合题意,漫画主旨与“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质的飞跃”无关。 正确,漫画信息“握的越紧,失去就越多”说明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具
21、体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故选:B。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两者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前进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22、。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 8 -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本题主要是考生对漫画的解读和获取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漫画。试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二是对漫画信息的准确解读。学生需细审漫画的表头、所附文字等,准确把握漫画的整体意思,同时注意知识点的衔接,才能准确作答。3.【答案】C【解析】“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体现了相对静止,“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体现了决定运动,该诗蕴含了
2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本题要求选择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选项 A 不合题意,“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B 不合题意,“卧看满天云不动”是说相对静止,“不知云与我俱东”是说绝对运动,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C 符合题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矛盾的观点,不能体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D 不合题意,“乡音不改”体现了相对静止,“鬓毛衰”体现了绝对运动,蕴含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故选:C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24、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4.【答案】B【解析】A 错误,消除各种矛盾,说法错误,矛盾是普遍的; B 正确,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启示我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对生括充满信心; C 错误,必然,说法错误; D 错误,历史的进程会受到人类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下 学期 测试 318 _324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