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9 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 1 美苏争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美苏实力均衡: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基本过程(1)序幕:1946 年 3 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2)政治上:美国1947 年 3 月,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 ,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 1947 年
2、9 月,苏联、波兰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经济上:美国 1947 年 6 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苏联1949 年 1 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4)军事上:美国1949 年,美国、加拿大等 12 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 1955 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影响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 面的形成灵犀一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1)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遏制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公开地、赤裸
3、裸地反共、反苏)(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强美国对抗苏联2的力量。(隐蔽的手段)(3)马歇尔 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二、 “德国分裂” “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德国分裂(1)背景: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2)概况: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2朝鲜战争(1)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美苏两个占领区。1948 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
4、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概况:1950 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派兵干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3 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3)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1)概况:1962 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 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 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苏双方进入战争戒备状态。(2)
5、结果 :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 导弹危机结束。三、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积极(1)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了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两强竞争客观上推进了科技的发展。2消极(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
6、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31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提出 针对“希土危机”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此来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 的影响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7、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41(2016浙江 4 月选考)二战后,欧洲国家
8、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这一举措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凯恩斯主义解析:选 B 北约为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工具,与题干不符,故 A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其为欧洲经济复苏起很大作用,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道路,故 B 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美国发展经济的政策与理论,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1947 年 3 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
9、是全世界意义的” ,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 。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柏林危机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1947 年 3 月” ,结合材料中美国外交政策的攻势具有全世界意义,可得出文章评价的“它”是杜鲁门主义的“遏制共产主义” ,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发生在 1947 年 6 月,马歇尔计划只针对欧洲,故 B 项错误;北约组织成立于 1949 年,故C 项错误;柏林危机发生于 1948 年,故 D 项错误。3(2018绍兴选考诊断)“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
10、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该内容出自( )A 联合国家宣言 B 北大西洋公约C 布雷顿森林协议 D 华沙条约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中“武力之使用”一句,可以确认该组织具有军事职能, “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可以进一步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出这一组织是北约。1949 年,以美国为首的十二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因此选择 B 项。4(2018嘉兴基础测试)下列内容为 1950 年 2 月中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摘录,据此可推测当时( ) 10日 , 美 国 通 过 援 助 韩 国 的 授 权 法 案 。11日
11、 , 美 国 拟 出 援 助 印 度 等 国 的 亚 洲 “小 马 歇 尔 计 划 ”。23日 , 杜 鲁 门 说 与 苏 联 作 新 的 接 近 是 危 险 的 。A亚洲是美苏冷战的中心所在B亚洲局势已然处于战争边缘5C杜鲁门主义扩展到亚洲D两大集团对峙已经形成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以得知“小马歇尔计划”在亚洲推行,说明杜鲁门主义进一步扩展到亚洲,故选 C 项。美苏冷战的中心在欧洲,A 项说法错误;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于 1955 年华沙成立,D 项错误。5(2018温州 9 月 选考模拟)在 1947 年 5 月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说:“没有美国更为
12、迅速的大量经济援助,社会和政治解 决将遍及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外,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 。克莱顿意在强调( )A援助西欧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复苏作用显著C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美国逐步控制欧洲D美国必须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解析:选 A 题干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相关史实。 “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可知援助西欧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故 A项符合题意。考点 2 新兴力量的崛起一、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1)二战后,西欧各国实力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0 世纪
13、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发展较快,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背景(2)西欧各国强烈意识到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1)1951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形成过程(2)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影响(3)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致使美国调整对欧洲的政策二、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1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在美苏争霸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当今世界 政治 格局 多极化 趋势 19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