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4环境保护(练)(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4环境保护(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4环境保护(练)(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4 环境保护1.练高考(2018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 分)(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
2、义。(4 分)【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解析】精准分析:(1)该问要求学生调用湿地植被的生态环境效益知识,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分析芦苇对白洋淀水质净化、水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结合上一题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从管护和收割两个方面作答。从
3、“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可推测,如果芦苇不进行管护、收割,一旦大量倒伏入水,腐烂后可能会影响白洋淀的生态服务功能。考点定位:以“华北之肾”白洋淀为载体,考查湿地植被的生态服务价值,贯彻体现党中央树立绿色、环保、宜居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精神。【试题点评】举一反三:湿地的作用1.物质生产: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大气组分: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3.水分调节: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
4、“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4.净化: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25.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6.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2018海南卷)24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 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 、阳台、楼梯等部件(部
5、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答案】 在工厂里进行集中生产建筑的部件(部品) ,可减少扬(灰)尘和废水排放,降低噪声污染,降低能耗。 (5 分)可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以及减少废弃物对周边土地的占用。 (3 分)运输装卸过程中,散落少,污染小。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 10 分。 )【解析】精准分析: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因此从环境保护
6、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主要应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扬尘、建筑材料堆积对土地的占用以及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考虑。考点定位:该题以“装配式”建筑方式为背景,要求考生通过文字材料提供的背景知识与信息,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从环境保护视角了解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考查考生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2017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 (图 8)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3图 8分
7、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解析】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等作用明显。植被恢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自然恢复的次生林结构较复杂、植被种类和数量更丰富、根系更发达,故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考点:不同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点睛】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植被恢复
8、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一,草本植物少,覆盖率差。(2017新课标卷)43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答案】 (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 )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 )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解析】首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较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截留的降水量多,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其次是人工种植
9、的橡胶林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的保护,水分易散失,且土壤蓄水能力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因而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天然的雨林湿度低。考点:不同森林环境效益差异的成因分析。【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区别天然原始林与人工林的环境效益的差异。天然原始林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人工林树种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生态特征,并可能被归类为顶极群落。原生特性包括多样化的树有关的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多样化的树结构的概念包括多层树冠和树冠间隙,很大变化的树的高度和直径
10、,多样的树种和纲,和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2017江苏卷)D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图24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4(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 (2分)(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其原因有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 (6分)(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 (2分)【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11、 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解析】(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质等。(2)根据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由于围海养殖和填海造地,导致人工岸线增加。渤海湾人工岸线增加,导致湿地资源减少,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人工岸线的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恶化。(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2016新课标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0 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
12、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206 亿件,同比增长 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 2760 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 分)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 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2 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 分)(其他合理答案5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 6
13、分。)【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措施是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考点:环境污染与保护【名师点睛】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该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即可。这道题考查实现生活,学生容易思考,难度小。只是注意答题语言组织即可,学生选此题得分率会较高。(20
14、16江苏卷)D.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 图21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材料三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2 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 。(2 分)6(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 、 。(2 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 、 、 。(4 分)(4)适合
15、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2 分)【答案】(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 产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风能 太阳能【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二可以得出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这样看来破坏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易发沙尘暴。如果是靠近河流就易产生水土流失。(2) 从材料一可知库布齐沙漠靠东,我国降水从东向西减少,所以库布
16、齐沙漠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图中显示库布齐沙漠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 从材料三中可知,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 ,甘草种植可以保护土壤,土壤又可以生长牧草,牧草多了可以发展特色旅游。甘草种植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联系当地自然条件分析,这个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强,适合发展太阳能,这个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风能。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名师点睛】土地荒漠化问题,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也就是土壤层,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这一层土质,地球上就不可能
17、生长任何树木、谷物,就不可能有森林或动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人类。荒漠化,就是指这一层土质的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 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但是人类活动,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一般是恢复植被,生物是最好的保护措施。在分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时,我们要找出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最好是逆着箭头去找,就可以找到主要的原因了。然后
18、再通过图中网络去分析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7(2015江苏卷)D环境保护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 1934 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 ,1935 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 200 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 (2 分)(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 (2 分)(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3 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
19、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 (3 分)【答案】 (10 分)(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 2 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 1 点)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任答 2 点)【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不难看出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2)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
20、起黑土形成“黑风暴” 。(3) 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可以限制土地过度开垦,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保护草地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4)借鉴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另外针对我国人口多,环保意识不强的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应加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执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保护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主要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名师点晴】本题以美国土地资
21、源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作用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第(1)小题考查读图能力,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第(2)小题找出“黑风暴”8本质即沙尘暴,沙尘暴形成自然条件,大风、沙源;第(3) 、 (4)小题,考查荒漠化防治措施,答题时应注意设问的角度是高效得分的关键。(2015福建卷)C 【选修 6环境保护】图 20 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9 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 分)【答案】 (1) (9 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
22、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 (6 分)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 (2)从湿地减少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另外从法律法规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考点:湿地减少原因及保护措施。
23、【名师点睛】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旅游休闲等。(2015新课标 I 卷)44、 (10 分) 【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
24、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 (3 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 分)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4 分)【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9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14 环境保护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