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六部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训练16_2神经调节.doc
《(浙江选考)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六部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训练16_2神经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六部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训练16_2神经调节.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训练 16-2 神经调节一、选择题1.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C.K+经被动转运入膜内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答案 B解析 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Na+经主动转运运出膜外。2.(2018 宁波期末)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 K+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B.血液中 Na+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增强C.动作电位沿传出神经元传入屈肌后使之舒张从而完成膝反射D.动作电位沿传出神经元传入伸肌后使之收缩从
2、而完成膝反射答案 C解析 血液中 K+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使膝跳反射减弱,A 项正确;血液中 Na+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动作电位增强,使膝跳反射增强,B 项正确;动作电位沿传出神经元传入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C 项错误;动作电位沿传出神经元传入伸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D 项正确。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 a、b 两极置于膜外,在 x 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刺激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abC.在图乙中的 t3时刻,兴奋传导至
3、 b 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K+外流造成的答案 D解析 受刺激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 项正确;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 ab,B 项正确;兴奋传导到 a 处时,a 处呈负电位,b 处呈正电位,电位差为正值,传导到 b 处时,电位差开始转变为负值,图乙中的 t32时刻,兴奋传导至 b 处,C 项正确;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Na+内流和 Na+外流造成的,D 项错误。4.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
4、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 C解析 K +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 项错误; BC 段 Na+大量内流,此时膜外的Na+比膜外浓度高,因此运输方式属于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B 项错误; CD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阶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 项正确;动作电位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度无关,D 项错误。 5.(2018 台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
5、确的是( )A.产生神经冲动的物质基础仅与神经细胞膜内外的 Na+、K +浓度不同有关B.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化学递质就会释放出来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传入神经元释放递质的刺激也能产生神经冲动D.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传递到效应器,其膜电位的峰值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 产生神经冲动的物质基础主要与神经细胞膜内外的 Na+、K +浓度不同有关,A 项错误;兴奋的产生需要适宜的刺激,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化学递质才会释放出来,B 项错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传入神经元释放递质的刺激,也能产生神经冲动,但是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时释放的是抑制
6、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C 项正确;因为不同种类细胞中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尽相同,所以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传递到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其膜电位的峰值会发生改变,D 项错误。6.3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易发生惊厥。右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Na+道和去极化过程B.K+通道和复极化过程C. Na+通道和复极化过程D.K+通道和反极化过程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通过实线可以看出动作电位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 Na+内流的通道没有问题;但在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中,即复极化过程中,突变体
7、则不正常,说明 K+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过程出现异常。7.(2018 宁波模拟)科学家发现,甘丙肽(一种神经递质)会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甘丙肽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 GalRl 受体结合,促进 K+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B.甘丙肽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C.甘丙肽在传递神经冲动时由突触前膜扩散并移动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D.甘丙肽除了能与 GalRl 受体结合,也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答案 B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8、,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在膜内和膜外均由正电位向负电位传递,据此可推测: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A 项错误;甘丙肽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 GalRl 受体结合,促进 K+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 K+外流,可见,甘丙肽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B 项正确;甘丙肽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传递神经冲动时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C 项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甘丙肽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 项错误。8.如图表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第六 部分 动植物 生命 活动 调节 专题 训练 16 _2 神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