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文本19神的一滴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文本19神的一滴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文本19神的一滴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本 19 神的一滴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体会作者对美丽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痛惜之情。3.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游弋( ) 慵懒( )虚掷( ) 甬道( )徜徉( ) 黑魆魆( )喧嚣( ) 吞噬( )涟漪( ) 厮守( )水漉漉 ( ) 一泓( )一瞥 ( ) 引擎( )答案 y yn zh yn chn yn x xun sh y s l hn pi qn(2)多音字塞Error! 强Error!混Error!答案 si/s/si qin/qin/jin hn/hn2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
2、or!答案 (1)徜徉/赶趟/流淌 (2)缪斯/荒谬/杀戮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情有可原: (2)黑魆魆: (3)涟漪: 答案 (1)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2)形容黑暗。(3)细小的波纹。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之所以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2)是褒是贬众口不一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其对孔子形象的定位。( )答案 (1) (2)2辨词填空(1)吞噬吞没吞噬:吞食。吞没:把公共的或代管的财物据为己有;淹没。研究人员称,最近发生的巨大太阳爆发可能_20 个像地球那
3、样大的行星。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太阳已接近其 11 年活动周期的高峰期,因此,人们将会看到更多太阳活动。星系_现象是一个较小的星系与类似银河系的较大星系融合在一起的现象,虽然这一过程中恒星较分散,有时会在嗜食盛宴之后残留一些“面包屑” 。答案 吞没 吞噬(2)震耳欲聋振聋发聩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震耳欲聋”没有这个比喻义。梁启超对于解放思想的认识,不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就是在当代中国也可属_之声。印度尼西亚东北部苏拉威西省的罗肯火山 7 日喷发,向空中喷出岩浆和火山灰,并发出_的巨响。答案
4、 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三、名言警句31课文名句(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2)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3)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4)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2课外名句
5、梭罗瓦尔登湖(1)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2)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3)为什么一桶水放时间长了会变臭,而水冻成冰以后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哲人说,这就如同情感和理智的区别。(4)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5)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一、作者简介亨利戴维梭罗(1817
6、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土地勘测员。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又译为消极抵抗 论公民抗命 公民不服从论)(1849)、 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游记瓦尔登湖 马萨诸塞自然史 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 缅因森林等。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 19 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
7、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二、背景展示419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无限追逐,人们都在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着。聚敛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人们疯狂、贪婪、过度地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梭罗是超现实主义的中心人物之一。超现实主
8、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无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梭罗为了体验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便独自到瓦尔登湖畔结庐定居。梭罗的最终目的不在生活本身,而是旨在启发读者对一切问题(包括教会和美国宪法在内)进行重新评价。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回来后写了瓦尔登湖一书。 神的一滴是其中的一部分。对瓦尔登湖的评价: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 肠 。 到 了 夜 深 人 静 、 万 籁 无 声 之 时 , 此 书 毫 不 晦 涩 , 澄 澈 见 底 ,
9、 吟 诵 之 下 , 不 禁 为 之 神 往了 。徐迟(中国著名诗人、 瓦尔登湖译者)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作为一部文学名著;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哈丁(梭罗研究的专家) 1845 年 7 月 4 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他把周围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 。课文神的一滴即选自梭罗的瓦尔登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最美、最有表情的瓦
10、尔登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本文分为三部分,试概括二、三部分的大意,填在图中横线处()。(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填在图中横线处()。5神的一滴 一 、 第 1段 湖 的 美 好 景 象 热 爱 二 、 第 2、 3段 热 爱 与 批 判 三 、 4 6段 赞 美 答案 (1)湖的往日和现状 湖的坚忍和顽强 (2)保护自然环境 守卫精神家园1如何理解第 1 段“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答: 答案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11、”这一句是全文的一个提要和总结。 “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把瓦尔登湖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2)“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为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3)作者以脸面作比,通过设喻,将湖人格化。用“眼睛”比喻“湖” ,用“睫毛”比喻“树木” ,用“眉毛”比喻“群山和山崖” ,生动形象,既写出了瓦尔登湖清澈、明亮、纯洁的特征,引起了读者无限美好的想象,又表达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独特的喜爱之情。2阅读课文第 2 段,写出下列句子的含意。(1)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
12、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答: 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西端高处看瓦尔登湖,它的样子如同一个圆形剧场,四周的山林风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时而异,如同戏剧上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瓦尔登湖的形状和它四周被山林环绕、风物倒映水中、随时变化的特点。(2)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答: 答案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喜爱。作者体验到了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以挥霍但不觉得虚空的富有。人生最大的幸福并不是拥有巨大的财富,重要的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3)我
13、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答: 答案 这一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森林被砍伐,鸟儿失去了生活处所,无法歌唱;人也是这样,作者失去了自然,文思也会枯竭。文中蕴含着悲伤和无奈,写出了作者对自然6被人为破坏的痛心。3第 3 段中,为什么说“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答: 答案 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他们相信以圣洁的恒河之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消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恒河之水”作比,足见作者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与崇敬。4第 4 段中,如何理解“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答: 答
14、案 (1)此句语词简约,却意味隽永,咏叹了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永恒,与之相比,俗世人生显得短暂、易变而虚幻。(2)“虽然”指出了瓦尔登湖所受破坏之大。作者慨叹它“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 ,是说它在现实文明的粗暴蹂躏中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社会变化中一直以年轻、富有活力的面貌出现。5第 6 段中,梭罗为什么会说“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答: 答案 梭罗认为,瓦尔登湖对工业文明所侵蚀污染的灵魂具有无上的洁净作用。这实际上已经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魂荡涤效果再次上升到无比崇高的地位。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把瓦尔登湖称为“神的一滴”?答: 答案 (1)从形状
15、方面来看,湖的形状与神的眼泪相似。(2)从文章内容来看,首先,作者认为“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其次,瓦尔登湖给了“我”无尽的享受。再次,瓦尔登湖尽管遭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但依然“永远年轻” 。最后,瓦尔登湖能净化人的心灵。瓦尔登湖的美丽、坚忍、顽强、作用的巨大是凡间事物所无法比拟的。(3)从情感方面来看,神的眼泪是为世人而流的,是客观的,是重生和轮回;而人的眼泪是为自己流的,是自私和虚伪的。从而写出了瓦尔登湖的美丽、圣洁,表达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类要善待自然、珍爱自然的主题。此外,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美丽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痛惜之情。7用“神的
16、一滴”作文章的标题有何好处?答: 答案 (1)“神的一滴”是摘自原文中的话,而原文中的话又是对“大海是神的一滴眼泪”的化用。标题出色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其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2)“神的一滴”紧扣描写对象瓦尔登湖“庄严、纯洁”的特点,能很好地表现瓦尔登湖淳朴、自然的原生态美。(3)“神的一滴”是对瓦尔登湖的歌颂,抒发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赞美之情,表现出瓦尔登湖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瓦尔登湖是作者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创作激情产生的7源泉。8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请简述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的写作特色。答: 答案 (1)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
17、说它是“大地的眼睛” 。说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 ,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 “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2)善于变换取景镜头,运用远景、近景、动景、静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瓦尔登湖的丰富多彩和旖旎迷人。本文写景之所以非常自然、逼真、传神,在于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有人认为,面对迅猛的经济浪潮,可以选择像梭罗一样,在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里自耕自食,以亲身实践启发人们简化生活,回归自然;有人认为,不能像梭罗一样,而应该勇敢地投入现代文明中,努力促使社会向前发展。对此你怎么看?答: 答案 (观点一
18、)19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值工业化崛起阶段,市场经济的强大势头导致“拜物教”的盛行。在这个时候,梭罗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自觉选择过简朴的生活,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仔细观察,启发人们摆脱物欲的枷锁,探索内心的世界,过一种更为合理的返璞归真的生活,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壮举。(观点二)梭罗的举动虽然值得敬仰,但不能模仿,如果人人都过只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那么全社会的经济怎么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富有阶层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况且,物质文明的发展毕竟也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所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梭罗的这一举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可能在全民范围推广。当然,我们虽然不能像梭罗一样生活,但可以像梭
19、罗一样思考,因为作为不可重复的生命个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将自己的生命意义向纵深方向推进的责任,梭罗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运用比喻、比拟写景作者把湖比作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说它是“大地的眼睛” 。把湖边的树木比作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8。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此外,作者还把瓦尔登湖拟人化,如“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天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 。 “年轻”写出了瓦尔登湖重新焕发的生命力,
20、 “厮守”写出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依恋之情。技巧点拨(1)比喻比喻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说明事理,它可以化不知为已知,变深奥为浅显,使人认识事物;二是用来描绘事物,它可以变平淡为生动,使人产生联想,受到感染。写景不仅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将景物写“活” 。 “活”的景物才有生气,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运用比喻是达到这一效果的重要手段。大凡优美的写景文章,无不是精心写好比喻句的。写好比喻句,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形似,以实喻实。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来相比。如“篷帐/是草原的花朵/羊阵/像起舞的天鹅”(张志民雨后草原)。第二,要神似,以实喻虚。用实在的事物来喻那些只可意会
21、不可言传的事物。如“我的花朵理想/我的果实信仰/甚至我的每一片叶子青春/都注入了一个最壮丽的元素人民!”(雷抒雁啊,我的镰刀,我的铁锤)第三,要异质,用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相比,切忌性质相同。如“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小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碧野天山景物记)。 “野花”与“织锦” “彩霞” “长虹”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比拟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此处我们仅讲拟人。拟人就是把适用于人的动词
22、、形容词、代词、称谓用于物,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品质、情感和身份;有的是直接同物说话。用拟人来写景,有利于调动想象,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抒发强烈的情感。如“杜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湖石根下,曲径两旁,一丛丛,一球球,丹红的,绛紫的,米黄的,雪白的,都在笑靥迎人。你捧在手里,你会觉得她战战兢兢,似乎不胜娇羞”(于敏西湖即景 ) 。用拟人手法写盛开的芍药,不但体态婀娜多姿,而且笑貌如临目前。再如“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黄药眠祖国山川颂)。拟人的写法赋予事物以生命力,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迁
23、移运用请选择一个景物,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 120 字。9答: 答案 (示例)寒风一吹,几片雪花落下。哦,冬天来了!你看,那些雪花多么美丽!它们像几只翩翩起舞的白蝶,在空中尽情飞舞;它们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美丽娇艳,使我无法忘记;还有的像羽毛轻柔舒适;还有的像柳絮,像星星它们又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嘻嘻哈哈地从空中跳下来,用自己的白色为冬天添一些情趣,为人们添一些欢乐,为小朋友们添一些天真。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运用示例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
24、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因而他笔下的自然令人身心愉悦,是一曲飘荡着无拘无束的心灵牧歌。与质朴的自然观相呼应,梭罗运用朴素的语言,保持了文章的柔嫩和新鲜。二、课外素材约伯科恩:我们拒绝工业发展,我们需要原始美丽20 世纪中期,全球经济大发展,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进行了一次市长竞选。一个 22 岁的小伙子也站在了竞选人群中。在竞选演讲的时候,这名小伙子没有阐述他的任何政治路线。他说:“我要讲个故事给大家听,这是从我祖父手中传下来的家族秘密。我祖父年轻的时候,种了很多果树,也养了很多蜜蜂。祖父榨取蜂蜜卖钱,小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专题 四像山 那样 思考 文本 19 一滴 学案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