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9 届开学阶段性总结高三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40 小题,1-20 每小题 2 分,21-40 每小题 1 分,共计 60 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地理位置 B. 地形 C. 气候 D. 植物品种2. 确定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 B. 热量 C. 降水 D. 地势高低【答案】1. C 2. C【解析】【1 题详解】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2、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C 项正确。【2 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确定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 项正确。读“中国沿 32N 纬线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列问题。 3.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C. 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 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4. 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A. 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 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2 -C. 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 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
3、案】3. D 4. C【解析】【3 题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 项正确。【4 题详解】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判断,图中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为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为巫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C 项正确。5.5.被称为“中国天眼”的 500m 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选择在这里建设“中国天眼”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气候特点 B. 自然植被 C. 地形地貌 D. 交通运输【答案】C【解析】中国天眼建在喀斯特洼坑中,可利
4、用天然洼坑,减少小工程投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地貌,C 正确。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的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与可耕地之比。表中是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的数据6. 三国的耕地占国土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埃及 印度 中国 B. 印度 埃及 中国C. 中国 埃及 印度 D. 印度 中国 埃及7. 中国、埃及、印度三国北回归线附近最主要气候类型依次是A.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 -【答案】6.
5、D 7. C【解析】【6 题详解】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的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与可耕地之比,人口算术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的比值为耕地面积占国土的比例。所以印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埃及的耕地比重最小。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7 题详解】中国回归线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埃及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回归线附近为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下面小 题。8. 城市 、 、可能分别是A. 上海 莫斯 孟买 B. 上海 罗马 孟买C. 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 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9. 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 大陆西
6、岸 B. 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赤道地区【答案】8. B 9. A【解析】试题分析:【8 题详解】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看出: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CD 四选项中只有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看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少雨,是地中海气候,ABCD 四选项中只有罗马是地中海气候;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看出:终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或干湿)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ABCD 四选项中只有孟买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 B。- 4 -【9 题详解】读气候统计资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看出:冬季温暖多
7、雨,夏季高温少雨,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故选 A。【考点定位】根据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回答 下面小题。10. 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 雨带停滞 B. 冬季风势力强盛 C.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 受地形阻挡11.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 雨带位于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 雨带位于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 雨带位于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 雨带位于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答案】10. A 11. A【解析】试题分析:【10 题详解】
8、读图可知,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雨带没有移动,一直停滞在该地,此时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11 题详解】雨带位于时,为我国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且雨季还没有来临,所以干旱缺水;雨带位于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黄河流域雨季还没有来;渤海位于温带海域,水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台风活跃的是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出现沙尘天气,多沙尘天气的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雨带。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5 -12. 图中 a、b、c、d 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A. 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B. b 是
9、400mm 等降水量线C. 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d 是我国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分界线13. 图中 a、b 界线非常接近地区,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A. 牧区、农耕区 B. 半湿润区、湿润区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答案】12. D 13. A【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a 是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A 错。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 错。c 是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 错。D 线过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分界线,D 对。【13 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a、b 界线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半干旱区与非季风区对应牧区
10、,半湿润区与季风区对应农耕区,A 对。两线中没有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B 错。不能划分出汉语言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区,C 错。也不能区分发达与欠发达区,D 错。考点: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14.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 3 B. 5 C. 8 D. 1015. 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A. B. C. D. 【答案】14. B 15. A【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国的疆域、区划,地图,定位等。 (1)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11、4N 附近)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据此结合图中间隔判断即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古长城一带,结合图示位置信息找出即可。【14 题详解】根据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附近)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图示最南端最北端与间隔 10 格,故判断纬线的间隔约为 5,选 B。【15 题详解】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古长城一带,据图,为大兴安岭,选 A。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区位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 01 之间,
12、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下表为 19802010 年中国部分水果的区位基尼系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16. 依据材料可知A. 表中四种水果在我国地理聚集特征明显 B. 温带地区的水果集聚程度高于热带地区C. 我国水果产业地理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 D. 香蕉的区位基尼系数最高,反映其产量最大17. 影响中国水果产业地理集聚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水果产业形成最初的地理集聚区B. 国家政策不能影响一个地区的水果产业的集聚程度C. 农业技术水平的上升,提高了水果产业的集聚程度D. 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水果生产在区域上的集聚减弱【答案】16. A 17. A【解析】
13、【16 题详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表中四种水果在我国地理聚集特征明显;香蕉属于热带水果,集聚程度最高;我国水果产业地理集聚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香蕉的区位基尼系数最高,不一定产量最大,故 A 项正确。【17 题详解】水果产业最初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地理集聚区;国家政策影响一个地区的水果产业的集聚程度;农业技术水平的上升,使水果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增强,扩大分布范围;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水果销售范围增大,生产在区域上的集聚加强,故 A 项正确。18.18.能正确反映水果集聚地在我国分布的是A. 香蕉广东、广西、安徽、四川 B. 苹果陕西、山东、河北、河南- 8 -C. 葡萄新疆
14、、河北、江苏、西藏 D. 柑橘四川、湖南、广东、上海【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安徽没有分布;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陕西、山东、河北、河南都有分布;西藏地势高气温低不适宜种植葡萄;上海种植柑橘较少,故 B 项正确。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9.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 a B. b C. c D. d20. C 区从西往东,植被依次为A. 荒漠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 草原森林草原荒漠绿洲 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答案】19.
15、D 20.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9 题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 是南方地区,b 是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 是青藏高原地区。四大区域中,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能集中,在大气中走过路程短,大气削弱少;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削弱少,太阳辐射能丰富。D 正确。【20 题详解】C 区从西往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条件越来越好,植被变化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D 正确。下图示意 2018 年 1 月 29 日2 月 7 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
16、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21. 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A. 藏南 B. 青海 C. 川西 D. 滇东22. 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A. 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 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C. 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 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答案】21. D 22. D【解析】【21 题详解】图示为 2018 年 1 月 29 日-2 月 7 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 B 正确。【22 题详解】图示为 2018 年 1 月 29 日-2
17、月 7 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所以 D 正确。【23 题详解】图示为 2018 年 1 月 29 日-2 月 7 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甲行政区此时段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23.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
18、主要分布于我国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24.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25.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答案】23. D 24. B 25. D【解析】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这里以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工农业发达。【23 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剪纸反映的景观是“小桥流水人家” ,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河湖众多,多水乡景观,故选 D。【24 题详解
19、】由上题可知,该景观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故选 B。【25 题详解】以上四种地方戏剧中,只有越剧是分布在图中景观所在的地方,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戏,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戏,粤剧是广东省的地方戏,故选 D。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 。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 1 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为极端和- 11 -平均最低气温)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 该山可能是A. 长白山 B. 太行山 C.
20、 贺兰山 D. 武夷山27. 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 1 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 B. C. D. 28. 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 该山地西北坡,1 月份在 300m 附近高度出现“暖带”【答案】26. D 27. C 28. D【解析】【26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 1 月份平均气温在 0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武夷山位于亚热带,所以 D 正确。【27 题详解】图中 II 表示平
21、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 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图中的符合要求,所以 C 正确。【28 题详解】此图是 1 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该山地西北坡 1 月份在 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 “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 12 -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
2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 无划分指标依据B. 与自然河道一致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30.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1. 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答案】29. C 30. D 31. 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概念及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9 题详解】秦岭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限。淮河流入洪泽湖后,没有继续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开学 阶段性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