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天水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 文(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
2、见孔、孟二人 ( )A 宣扬民本思想 B 主张重构秩序C 追求仁政德治 D 肯定汤武革命3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4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 ,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 。
3、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A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C 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5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 ( )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6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 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
4、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 B 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C 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 D 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7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 。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 )年代 年数 乞休次数 年平均次数洪武 35 0 0正统 29 4 0.14成化 23 103 4.482隆庆 6 76 12.67万历 48 893 18.60A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 B 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C 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 D 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8康德说
5、,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康德意在说明 ( )A 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B 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C 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 D 理性是启蒙时代核心9黑格尔在谈到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区别时指出,苏格拉底同样提出过“人是尺度”的命题,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在他那里, “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 。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 )A 沉迷于人的主观感受 B 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C 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D 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10马丁路德说:“比起教皇与所有红衣主教来,我更惧怕自己的内心
6、;因为在我的心中。那个大教皇本人一直存在着。 ”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 )A 强调宗教的自我约束 B 主张精神自由C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D 相信信仰得救11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认为:“所谓历史,就是由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对此最好的理解是 ( )A 一切当下都是历史的延伸 B 研究历史应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C “人”是历史研究始终如一的本质对象D 历史与现实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12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 “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 ;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 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
7、性劳动 B 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C 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D 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13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 )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D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14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 (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16 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17 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
8、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A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15清人李渔在评论元代杂剧时说:“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3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由该评论可知 ( )A 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 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 元代杂剧缺乏精品 D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16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 。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造纸术的改进 B 装订技术的提高C 印刷术
9、的革新 D 科举制的盛行17 “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 ”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实验科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B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C 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D 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18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 “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 6 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 16 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 )A
10、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进化而来的 D 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191908 年,上海图画日报刊载了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 。下列对材料不正确的是 ( )A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 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D 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20何如璋成为中国首任驻日公使后不久,即著使东述略 ,其中写道:“欧西大势,有如战国;俄犹秦也;奥与德,燕赵也;法与意,其韩魏也;英则今之齐楚也;
11、若土耳其、波斯、丹、瑞、荷、比之伦,直宋、卫耳。比年来,会盟干戈,殆无虚日。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处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21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 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C 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D 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22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4A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 西方著作传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天水市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