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2单元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doc
《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2单元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一政治成长历程第2单元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考点 1 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2过程(1)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2)1688 年, “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二、过程渐进的民主改革117 世纪法律基础(权利法案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背景 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
2、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18 世纪基本形成(责任制内阁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背景 国王有在宫中召集大臣等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内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意义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19 世纪不断完善(1832 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背景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 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影响工业资产阶
3、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轻巧识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2三、意义妥协的艺术,深远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 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 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教材补遗_文官制度19 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19
4、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1870 年 6 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 以下是 14 世纪英国议会的一则令状。史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时间
5、文件 成果1215 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1628 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 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1679 年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1689 年 权利法案 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 年 王位继承法 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3史料解读(1)解读史料一,抓住关键信息分析,依据“需赶赴议会不得延误不得擅自离会行使职责、处理公务”等信息来判断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史料一反映了 14 世纪议会中国王和各等级的政治地位,说明了国
6、王在 14 世纪的议会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士、贵族实际行使议会权力,骑士、市民代表等处于从属地位。(2)史料二反映了英国宪法性文件的发展、演变。解读史料二需要抓住表格中的时间、王权和议会权力的演变等信息来总结英国议会制度发展的特点。史料二体现了王权进一步受到宪法性文件的限制,议会主权取代了君主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史料运用(1)史料一中的政治状况在“光荣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 “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2)根据史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提示 特点:
7、时间长,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影响:政治上,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论归纳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 17 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
8、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史料一 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 ,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史料二 英国某议员话语:“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4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史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但根据惯例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阁成员和其他非内阁大臣,领导内阁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史料四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应克复等西方
9、民主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在理论上”和后面的引号表明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 ,是权力的象征。(2)史料二“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表明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3)史料三转折词“但”后面的描述表明首相“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 ,即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4)史料四“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表明内阁对议会负责。史料运用(1)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须经国王任命,但要对议会负责。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提示 (1)英国国王虽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却是国家元首,因而内阁首相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国家权力。(2)首相是由经议会选举出来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因
10、而需要对议会负责。(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 271 票对 262 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运用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电影镜头反映的历史现象。提示 议会投票产生结果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再同意对华宣战,这表明英国女王只是虚位元首,议会才掌握实权。史论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5(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
11、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1688 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这反映了“光荣革命”( ) 【导学号:02990018】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使国王“统而不治”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 D建立了责任制内阁C 1689 年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政体奠定基础,故 A 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还保留某些权力,国王“统而不治”的说法有误,故 B 项错误;据材料“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
12、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可得“光荣革命”限制了王权,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国王议会),故C 项正确;1721 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时期,责任内阁制才形成,故 D 项错误。2读18321935 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18321866 年 64 3618671884 年 35 2318851905 年 40 2919061916 年 25 2619181935 年 25 82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B 18321935
13、 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中,从“18671884 年”到“18851905 年”贵族数量在增加,故 A 项错误;表格中非贵族阁员的总数在不断增加,贵族势力在不断被稀释,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故 B 项正确;18321935 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不能体现内阁权力的大小,故 C 项错误;工业化进程决定贵族地位材料未体现,故 D 项错误。3(2017合肥高三质检)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 )A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6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14、C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D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D 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首相掌握行政权,君主“统而不治” ,无法协调议会和首相之间的关系,故 A 项错误;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局面被打破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英国君主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材料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表明英国君主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的作用,故 D项正确。4(2017天津红桥区高三质检)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 1832 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 ”这是因为 1832 年改革(
15、 ) 【导学号:02990019】A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B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C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D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C 垄断帝国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1832 年议会改革时还未出现垄断帝国,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1832 年议会改革并没有改变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故 B 项错误;1832 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这符合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的实际,故 C 项正确;1689 年之后,议会已经是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故 D 项错误。考点 2 “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对应学生用书第 29 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6、一、背景11781 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二、1787 年宪法1联邦制度(1)职权: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共和制度(1)权力职责权力 行使者 权力职责立法 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行政 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7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司法 最高法院 掌握司法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主要特点:
17、体现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特点。3影响(1)积极: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2)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概念阐释 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国家最高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定。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易误辨析 邦联制和联邦制邦联制和
18、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三、两党制1形成: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实质:虽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4影响:两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轻巧识记 美国 1787 年宪法“分权与制衡”的政治运行原则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
19、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8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 “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史料二 (启蒙思想者)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 ,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 ,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
20、方民主制度史料解读阅读史料出处是解题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解题关键信息往往就隐含在其中。如史料一的出处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而史料论述的核心内容是“均衡” ,据此可归纳史料一的主旨为“均衡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史料二关键信息为“英国并不是严格的” “美国也发生了嬗变” ,据此可知“首相民主”和“皇帝般的总统”强调的是首相和总统权力的膨胀。史料运用(1)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中写道:“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涵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综合以上两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
21、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措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或防止专制)。(2)史料二从三权分立的角度认识英美的政治体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 ”或“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的理解。提示 “首相民主”是指英国首相拥有实权,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 ,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等权力。 “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总统权力较大,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任命政
22、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等。史论归纳美国民主政体下分权与制衡的表现美国 1787 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制宪会议上各方最终妥协,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1)解决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运行机制和9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2)解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除宪法规定的归属联邦政府的权力外,其他权力归州政府。两套平行的政府分别选举产生,联邦和州之间构成了一种制
23、衡。(3)解决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国会实行两院制,调和各州议员分配比例。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选两名组成;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各州人口成正比。(4)解决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承认黑人奴隶制,奴隶人口按比例计算。(5)两党制的分权制衡:按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国会和总统的竞选分别进行,两者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执政党不一定同时是国会的多数党。多数党主导国会事务,少数党发挥制衡作用。两党相互制衡,互有竞争,监督力度加强。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及其评价史料一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
24、。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 19 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史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下表是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4 1791 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0 1791 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5 1870 年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此前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模块 政治 成长 历程 单元 西方 政治制度 近代 资本主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8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