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和诚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12 月月考历史试卷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共 48 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王国斌认为,到明清时代,中国的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互配合。这表明A 官僚政治不断成熟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2、家国同构一脉相承 D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3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A 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 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C 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41841 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A 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
3、 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 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5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 。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这部宪法2A 建立起邦联制 B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C 实现人民主权 D 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6 “自从 1914 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 ”由材料可推知A 中国的民主革命
4、进入了新阶段 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C 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D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720 世纪 40 年代,画家邵恒秋(1916-2006)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 ,刊载在抗建通俗画刊上。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A 日本侵华改变策略 B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 国际联合日本必败8有人说, “一国两制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 。 “一国两制”和美国联邦制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 都强调中央集权原则 B 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C 都保持地方独立行使主权 D 都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
5、的制约与影响。表所列为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甲 722乙 287丙 614丁 963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10美国在 19 世纪末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与欧洲“海洋霸权”战略形成鲜明对比。20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又提出“海洋控制”战略和“陆海空一体战”理论,相继赢得了太平洋战争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材料表明近代以来A 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美国的崛起 B 海洋是美国与他国争夺的出发点C 欧洲
6、在理论创新上落后于美国 D 美国对外战略务实且具有前瞻性11 (题文)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A 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B 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C 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D 一超多强下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局面12有学者指出 21 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
7、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A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 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 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13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地主防止佃农欠租的一种制度。佃农交纳押租以后,一般照交正租,如果欠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地主不退押金;押租租佃关系尚未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在有些地区,交纳押租的佃农还可以将佃种的土地转佃他人。押租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 地主与佃农的矛盾尖锐 B 封建剥削方式的没落C 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D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14宋以后,中国东南
8、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4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 。这表明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 B 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1515 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A 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 B 欧洲内部的竞争C 欧洲资本主
9、义萌芽的发展 D 地圆学说的提出16据记载,随着美洲的发现,1718 世纪共有大约 10 万吨白银流人欧洲,而同时这些白银又以 40%(约 3.2 万吨)的比率流人亚洲。这种白银“外溢”现象A 加速了价格革命的发生 B 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衰退C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 反映了贸易中心的转移171935 年,罗斯福政府签署了最新税收法案,该法案“确立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高税率:最高个人所得税为 75,财产税为 70,公司收入税为 15” 。这说明,该法案A 旨在解决联邦政府的财政危机 B 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C 抵制了私人资本对工业的投资 D 保证了“以工代赈”政策实施18新中国成立后,相当
10、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 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 19491979 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 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B 1959-1961 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较低D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19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 。 “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 、 “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
11、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5A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B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C 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 D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加强201980 年 10 月, 湖北日报刊文道:“以往由商业部门统一经营鲜鱼,从收购到供应,往往把活鱼盘成死鱼” , “现在群众不仅能吃到活鲜鱼,而且在农民出售水产品的推位上,有活鯽鱼桂鱼等 40 多个品种任你挑选。 ”由此可知,当时A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开始扩大C 农产品市场出现活跃局面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21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
12、四个时期,即 19501959 年、19601971 年、19721977 年、1978 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A B C D 22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A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段的运用 D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2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认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就要求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
13、与货币储备。这样做,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这样,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作者的观点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B “双挂钩”的金融体系无法真正建立起来C 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问题使它不可能持久D 二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24 (题文)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6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
14、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 ,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是A 冷战导致苏联解体 B 欧共体的成立扩大 C 欧美建立福利制度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25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富,农战也” 。荀况认为富国并不单是为了强兵,归根到底是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国家财富,提出“上下俱富” 。西汉时期,桑弘羊指出“富国非一道” ,即不仅是农业可以富国,商业也可以富国,而且是富国的根本之道。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900 年庚子事变后,外患日亟,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和部分开明人士积极提倡“振兴实业” ,认为
15、“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其根本在先致力于农工商” ,在此基础上走工业化道路,从而形成著名的“棉铁主义思想” ,且“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而且国家赋税可以增,百姓生计可以足,数十年外溢之利权可以挽,富强之基实系于此。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第五卷)材料二 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后,负责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的编制,并对农产品在内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管理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
16、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在经济发展策略中的相同点,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策略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6 分)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材料一 我所看到的一切儿童团营地,小孩子都是漂亮的,营养很好(每天五餐) ,照料很好,可说是受优待的;他们都是快乐的。傍晚,工作做完后,就聚集在“文化公园“,他们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娱乐或学习(因为这里也有教室、讲演厅、电影、图书馆等等
17、) 。到处都悬挂着斯大林的头像,人人嘴上都挂着他的名字,每一个人的讲话中都无可遗漏地颂扬他。在他们看来,在苏联以外尽是黑夜。除了几个无耻的资本家,一切的人都是在黑暗中挣扎的。需要量是那么大,顾客是那么多,以致以后好久仍将是求过于供,而且超过很多。人们仍没有满足需求。摘编自(法)安德烈纪德从苏联归来 (1937 年)材料二 娱乐和运动商品的销售额从 1929 年的 5 亿美元,下降到了 1933 年的 25 亿美元。简单的家庭游戏一拼图、跳棋、国际象棋、掷套圈一却大受欢迎,这期间美国集邮者的数量从约 200 万人增加到 900 万人。桥牌也颇有进展。在郊区,人们待在家里,促进了羽毛球、乒乓球和户
18、外晚餐的复兴,刺激了木工、机械、养鸽子等业余爱好。数百万人专心致志地收听时事评论员关于慕尼黑危机、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陷落的观点。1932年1939 年间,通过收音机传送的消息量几乎翻了一倍。在大萧条即将到来时,20 个成年人中约有 19 个人是报纸的读者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为 200 万300 万。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摘自(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19291941(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状况的差异。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9、,分别对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与美国社会生活的特点做出简要评价。 (6 分)2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 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8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20、 ”材料二 1969 年 1 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外交课题,并采取切实措施缓和对中国的敌意,如允许美国学者、记者、学家、国会议员到中国访问,允许美国人购买中国货,停止在台湾海峡的海军军舰巡航等。中国政府也做豳了一些积极回应如 1971 年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冲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摘编自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从中美关
21、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抗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缓和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8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 “国际社会” (internationalsociety)和“全球社会” (globalsociety)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凸显出来。当代世界历史具有“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双重结构“国际社会”是由世界上各个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经济、政治的共同体间的关系构成的整体,主权国家是其基本主体。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自组织性” ,在其整体上还具有一定的“预设性” 。在“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在其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晋中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