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doc
《北京市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物理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章 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课时 1 力、重力知识梳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有力必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3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4.相互作用力是指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5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用字母 G 表示,质量
2、用字母 m 表示,则重力的计算公式为 G=mg。7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 g=9.8 N/kg,物理意义是在地表附近,质量是 1 kg 的物体所受重力是 9.8 N。考点典例考点 1 对力的理解、受力分析【例 1】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力只能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相等【思路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同时发生在两个物体上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答案】C【例 2】 用细绳的一端系在桌面上的长方体上,竖直向上拉细绳的另一端,如
3、图 2.1-1所示,关于长方体受力,下列分析最全面的是( )图 2.1-1A重力和拉力 B重力和支持力 C重力D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思路分析】分析受力先重力,后弹力;因为在地球上物体都要受重力,弹力我们常见的就是拉力和支持力;分析受力还应注意找施力物体,每个力都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答案】D考点 2 重力的方向【例 3】 如图 2.1-2 小明为了把一张宣传画端正地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他使用了重垂线,他的这种做法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2图 2.1-2【思路分析】重垂线应用的就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要将画挂正用的也就是重力的知识。【答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
4、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是受力物体就不是施力物体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C力的产生是成对的,一对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D如果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答案:C2.如图 2.1-3 所示的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力使弓变弯 B.力使撑杆变弯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足球运动起来图 2.1-3答案:D3如图 2.1-4 所示的事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 B.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3C.吊挂在天花板的静止的电灯 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图 2.1-4答案:A4.将足球踢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此时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的力是( )A踢力 B
5、重力 C向上的力 D踢力和重力答案:B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一个物体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无关答案:B6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可能是 1 N 的是( )A一支铅笔 B 一包方便面 C一块砖 D一辆自行车答案:B二、实验探究题7打排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的同时,手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使手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答案:相互 排球8.如图 2.1-5 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的作用是_的。图 2.1-5答案:运动状态
6、相互的9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变长了;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用力挤压气球,气球变形了,这些事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答案:形状10.磁铁吸引铁钉,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而铁钉对磁铁_吸引力。(选填“也有”或“没有”)答案:也有11.小明在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写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表达式,则重力 G 跟质量 m 的表达式为_。m/kg 0.1 0.2 0.3 0.4 0.5 0.6G/N 1 2 3 4 5 64答案:G=10 N/kgm12小霞在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根据所测的质量与重力描绘出了如图2.1-6 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质量为 6
7、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N。图 2.1-6答案:60三、计算题13.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 N,当行至某桥头时,司机发现桥头矗立着标志牌如图2.1-7 所示,这辆汽车能否安全地通过这座桥?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图 2.1-7答案:能通过,汽车及货物的质量 m= kg=5 t6 t。拓展提高1将一薄铜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 2.1-8 所示的形变。如果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甲 乙 丙 丁图 2.1-8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答案:C2.图 2.1-9 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
8、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5A B C D图 2.1-9答案:B3实验桌上提供了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形变的大小与力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记录表格答案:(1)将皮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一只手握弹簧测力计并使其竖直,另一只手竖直向下拉皮筋,一次用较大的力,一次用较小的力,观察两次橡皮筋的长度变化。(2)弹簧测力计示数 F/N橡皮筋长度变化实战演练1(2016朝阳一模)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答案:A2(2016北京中考)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
9、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图 2.1-10 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图 2.1-10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答案:C3.(2015北京中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台面上滑行越来越慢,是由于沙狐球受到
10、阻力作用答案:AD4.(2016东城二模)(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是( )A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B花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划船时,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加速上升的火箭,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C5(2015石景山一模) 请画出图 2.1-11 中物体 A 所受重力 G 的示意图。图 2.1-11答案:如图 2.1-12 所示图 2.1-126.(2016东城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6 年 4 月 6 日凌晨 1 点 38 分, “实践十号”卫星
11、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
12、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 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 g 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 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 200 km 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 0.94g,而在 1 000 km 的高度为 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 100 N,到了 1 000 km 高度,依然受到 75 N 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 420 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
13、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 3.6 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 2 次实验。相比之下, “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
14、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7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们也许知道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2)一个重为 100 N 的物体在距离地面 200 km 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N。(3
15、)“实践十号”的微重力水平为,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_(选填“实践十号”或“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更好。(4)请你猜测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研究:_。答案:(1)受到 (2)94 (3)实践十号 (4)可以用来研究新型的材料课时 2 摩擦力知识梳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匀速向右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5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5N,方向是水平向左的。3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
16、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使压力减小可以减少摩擦。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并且加润滑油,可以使摩擦减小。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考点典例考点 1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高频考点)【例 1】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思路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
17、使接触面更光滑、加润滑油及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答案】C考点 2 通过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 2】 如图 2.2-1 所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图 2.2-1(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_运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8_ 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平滑 6 1.2较平滑 6 2粗糙 6 2.5(3)保持木块和长木板不变,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18、,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某组同学忘记记录小车的重力,只记录了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得出如图 2.2-2 所示的图像,请你帮他们计算出小车的重力为_N。图 2.2-2【思路分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此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越来越粗糙,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来越大;(3)由图像可知,摩擦力与钩码重力是一次函数关系,又由于在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图像,找便于读数的点列方程组。【答案】(1)匀速直线 (2)压力一定时,表面越
19、粗糙,摩擦力越大 2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自行车轮胎表面制有花纹,这主要是为了( )A美观 B节省材料 C增大摩擦 D减少摩擦答案:C2.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的是( )A缝衣针表面做的很光滑B登山鞋底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下雪天给汽车轮安装防滑链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答案:A3重 40 N 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滑动。如图 2.2-3 所示,物体受到的压力 F 是 100 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图 2.2-3A100 N B40 N C60 N D140 N答案:B4.一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两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B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
20、程度有关9C与物体受到的拉力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5在图 2.2-4 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A.车把上刻有花纹 B.钳子手柄上套有橡胶套C.电暖器下装有轮子 D.拖鞋的底部压有花纹图 2.2-4答案:C6如图 2.2-5 所示,放在 M、N 两水平桌面上的 P、Q 两物体,分别在5 N、=3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图 2.2-5A桌面 M 一定比桌面 N 粗糙BP 的速度一定大于 Q 的速度CP 的质量一定大于 Q 的质量D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 Q 受到的摩擦力答案:D二、实验探究题7小云将手掌轻压桌面并向前推,体验到桌面对手的运动有较小的
21、阻力。将手掌重压桌面并向前推,体验到桌面对手的运动有较大的阻力,根据这个情况和生活经验,对滑动摩擦力跟那些因素有关,作出了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猜想四:滑动摩擦力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猜想五:滑动摩擦力跟材料有关;(1)小云同学用如图 2.2-6 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四。首先竖直向上匀速拉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物块的细绳保持水平),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8 N,则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N。(2)要验证猜想一,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保持不变的量
22、是_。10图 2.2-6(3)小云在木块上压上一个钩码,铺上毛巾做三次实验:匀速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木块以的速度匀速运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匀速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木块以的速度匀速运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匀速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木块以的速度匀速运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根据二力平衡 f=F 计算出滑动摩擦力并记录在表格中。速度 v 小 较大 大滑动摩擦力 f/N 1.8 1.8 1.8通过分析表中证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1)2.8 (2)压力 摩擦力 表面粗糙程度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拓展提高如图 2.2-7 是工厂中的皮带传输机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中考 物理 复习方法 指导 第二 运动 力典例 点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