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课件.ppt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实验与探究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12 实验与探究,答案速填: 对照 单一变量 随机 自变量 无关变量 观察实验结果 正确 不正确,考纲要求: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6.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9.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0.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6.探究
2、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7.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8.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19.模拟尿糖的检测,热点一 考纲要求实验 【示范题1】(2017全国卷T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内 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 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 透压,【考题追问】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 _ _ _。,实验开始时,物质,A溶
3、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失水;一段时,间后,物质A吸收进入细胞,提高了细胞液的渗透压,使,细胞液的渗透压高于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细胞吸水,【热点纵横联】 一、观察类实验流程,二、调查类实验的一般流程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调查方法,4.实施调查程序注意随机性 5.统计调查结果借助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6.得出调查结论,【对点聚焦练】 1.(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
4、丹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解析】选C。在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项错误;用碘液等进行染色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可以观察到,B项错误;苏丹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花生子叶细胞用苏丹染色后,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项正确;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但是不能进行计数, D项错误。,【加固训练】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已经解离、 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 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
5、球计数板 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解析】选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要压片后才可镜检,A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B错误;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C正确;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D错误。,2.为达到实验目的
6、,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信息:“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2)关键知识:蛋白质、酒精的鉴定原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所需的酸碱度。,【解析】选A。A项,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和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中的Cu2+反应显紫色,故正确。B项,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各组实验应满足胃蛋白酶的最适pH(1.5),故错误。C项,采用酸性重铬酸钾(橙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检测酒精,故错误。D
7、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保持细胞的活性,需要温和的中性条件,故错误。,3.(2018郑州一模)生物实验中常使用化学药剂对所要观察或检测的物质或结构进行染色或显色反应。某兴趣小组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的归纳全部正确的有_(填实验序号)。 (2)实验中需要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_,观察时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切片的_,移到视野中央。,(3)实验中需要使用8%的盐酸,其作用是_ _ _,观察时在低倍显微镜下选择_ 的区域。,【解析】(1)淀粉遇碘液变蓝,正确;苏丹染液将脂 肪染成橘黄色,苏丹染液将脂肪染成红色,错误;蛋 白质与双缩脲
8、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 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错误;洋葱鳞片叶外 表皮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不适于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 验,错误;健那绿是线粒体的活性染料,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正确;叶绿体本身有颜色,不需要进行染色,且台盼蓝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中,错误。故上述归纳正确的有。 (2)脂肪检测中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洗去浮色。观察时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切片的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3)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时在低倍显微镜下
9、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答案:(1) (2)洗去浮色 最薄处 (3)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染色均匀、色泽浅,热点二 教材经典实验 【示范题2】(2016全国卷T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 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B. C. D.,【考题追问】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 菌株的育种方法是_,其原理是_。,诱变育
10、种,基因突变,【热点纵横联】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豌豆的优点。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生长周期短。 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豌豆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2)豌豆杂交实验程序。 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3)科学的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统计分析法。 (4)成就: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理论依据: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2)格里菲思的实验。 实验方法:体内转化法。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3)艾弗里的实验。 实验方法:体外转化法。 主要技术:细菌培养技术;物质分离技术。 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
11、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理论依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过程及现象。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上清液放射性强。 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沉淀物放射性强。 (4)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4.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1)调查对象:双子叶植物。 (2)取样。 方法: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关键:随机取样。,(3)样方大小:根据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密度确定,一般以1 m2为宜。 (4)样方数量:由调查区域形状、大小确定。 (5)计数: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 (6)计算:以各样方的平
12、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对点聚焦练】 1.(2018全国卷)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 )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解析】选D。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卡尔文循环的实验,B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不符合题意;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D项符合题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实验 探究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