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鲁教版.ppt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鲁教版.ppt(5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生态城市,考点一 城市化及其进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小,政治,增加,专业化,2.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_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_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_活动的过程。 (2)表现: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_增加及城市_的扩大。通常以_,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特点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大城市数量_,_出现。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非农业,城市,非农业,数量,用地规模,城市人
2、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增加,大城市带,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衡水中学调研)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2)由图可知( )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 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
3、于欠发达地区,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A错;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B错;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国家已接近90%,C错;目前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仅达到50%左右,仅接近发达地区1950年水平,D对。第(2)题,由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 答案 (1)D (2)B,1.世界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
4、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3.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类题型的分析思路,1.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2.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3.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4.根据产业结构
5、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5.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城市化进程的判断 1.(2015重庆文综,45)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1)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2)上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6、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人口比重的计算。图中第一条高铁运行时间为1965年,此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化比重为60%70%,则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选B。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及原因。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化的结果,故选A。 答案 (1)B (2)A,2.(2013四川文综,1112)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完成(1)(2)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
7、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2)据上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 第(1)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19852011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小于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即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说明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不断增加。第(2)题,1985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新增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由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转化而来,因此城市新增用地以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城市用地的
8、增加,使农业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 (1)C (2)D,考向二 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分析与比较 3.2012山东文综,27(1)、(2)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柱状图的读法、理解城市化的表现与发展条件。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与贵州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所以两省城市化的特点也主要是这两方面。第(2)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城市化的形成因素上分析,即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
9、发展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江苏与贵州的差异。 答案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 心 知 识 再 现,环境质量,环境污染,2.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_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绿色,自然景观,【高效记忆】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城市化对区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提示 区域城市化水平
10、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减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增加城市核心地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大连调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水泥路面多 下水道多 绿地多 人口多 A. B. C. D.,(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禁止开采地下水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B. C. D.,解析 第(1)题,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
11、是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第(2)题,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答案 (1)A (2)C,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1.(2015新课标,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七 单元 第一节 城市 发展 城市化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