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第二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醉翁亭记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抓住文眼“乐”字,理解作者的“醉”与“乐”,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感受作者的情怀美。,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怀美。 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导入新课,阅读全文,找出贯穿全文主线,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乐,回顾写景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将景与作者“乐”的情感连缀起来。,乐,山 水 乐 四 时 乐 游 宴 乐 太 守 乐,围绕“乐”字,思考、讨论以下问题:,文中都写出了谁的“乐”?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 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2、,文中都写出了谁的“乐”?,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民之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滁人欢乐的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孩子,他们兴高采烈地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正是他的政治理想。,感受作者的情怀美,讨论:作者自
3、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心情郁闷,可是却以宽厚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他的志趣和情怀是美丽的,为后人所崇拜、敬仰。现在,在醉翁亭就有一副对联写道:“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见,他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布置作业,背诵全文。,乐,山 水 乐 四 时 乐 游 宴 乐 太 守 乐,与民同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1 醉翁亭 第二 课时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