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苏教版必修4.ppt(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永不消逝的歌声,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检测,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领悟】 我们听了优美的音乐以后,心境为之宁静,思想为之专一,吃饭的时候竟然也不知道自己在吃饭,欣赏优美的音乐就会到了忘我的境界。,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
2、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领悟】 这种为学的精神,我们要效法。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我们要像他一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导入阅读,王洛宾与三毛鸿雁传书在三毛离开大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按捺不住兴奋心情的三毛和王洛宾书信寄情,鸿雁传书。不到一个月,王洛宾就收到了三毛的第一封来信:,亲爱的朋友,洛宾:1990年4月27日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我不要称呼你老师,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回来
3、早了三天,见过你,以后的路,在成都,走的相当无所谓,后来,不想再走下去,就回来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照片上,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不约而同的帽子,看我们的手,还有现在,我家中蒙着纱巾的灯,跟你,都是一样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上海我不去了,给我来信。9月再去看你。寄上照片四大张一小张,还有很多。每次信中都寄,怕一次寄去要失落。想你,新加坡之行再说,我担心自己跑去你不好安排。秋天一定见面。 三毛,面对三毛炽热的感情,已经76岁高龄的王洛宾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王洛宾写信给三毛,委婉表达自己的彷徨: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早已失去了雨伞的作用,但他出门依然带着它,把
4、它当作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他就像萧伯纳那把破旧的雨伞。之后,王洛宾减缓了给三毛写信的时间。为此,三毛匆匆来信,责怪王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于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部歌王”之称,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
5、务团,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 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 他的作品大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
6、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2.背景解读,王洛宾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使新疆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他以满腔的热血和诚挚的赤子之情先后搜集、整理、创作了700多首在天山南北广为流传的民歌。大量搜集、整理、改编过的歌曲,因加入了他的才情和过滤,而升华为精品名品。这个
7、人,就是被誉为“西部歌王”“中国民歌第一人”的王洛宾,而他最钟情的称呼却是西部民歌的“传歌人”。这位生于1913年的老人,1996年3月14日溘然长逝。 1996年4月24日,为了悼念这位让中国民歌传遍世界的“传歌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八点半节目制作并演播(雅坤主播)了音乐专题节目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这个节目获得“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3.文化常识,专题片:是运用纪实的手段,对过去或现在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广播或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台或电视艺术之间的一
8、种音视文化形态,既有新闻的真实性,又具备艺术的审美性。,二、基础积累,1.字音辨识 (1)单音字,答案:(1)kui zh li chng jng di jun m rng k wn,(2)多音字,答案:(2)b/b mi/mn jn/jn,2.字形辨认,答案:(1)干冽 泉香酒洌 (2)署名 暑假 (3)遗憾 震撼 (4)天赋 文斌,3.成语梳理,答案: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脍炙人口:,答案: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2)不胫而走:,答案:形容完整,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严谨。,(3)浑然一体:,答案:参考多方
9、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4)融会贯通:,答案:形容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把事情办好。,(5)厚积薄发:,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1)节目思路清晰,内涵深厚。 作者围绕“永不消逝的歌声”这一线索,营造了良好的谈话氛围。节目中基本没有念稿和摆布的痕迹,具有“言为心声”的听觉感染力。节目中选用人物谈话近二分之一,多处人物谈话紧扣主题,不仅将声音传真、传神、传情的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也让读者对王洛宾的生平及其影响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些谈话既平实又深刻,让人似能感觉到平静背后的心灵震颤,给人以尽在不言中的联想。与人物谈话相得益彰的是来自作者的分析点评
10、,这分析是人物谈话内涵的理性支撑,对生发主题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其中作者到位的言谈和对整个节目架构与思路的整合,使文章思路清晰,内涵浑厚。,(2)简约、平淡的风格。 访谈节目的风格与个性首先要服从节目的定位,要适应听众对节目的需求,真正使听众感到“开机有益”“开机有用”。节目的生命力在于节目丰富的内容。透过永不消逝的歌声节目的整体效果,我们能领悟作者对节目风格的个性追求简约是美,平淡是真。文风上,作者努力追求白描到底、不事雕琢,平淡中透出亲和与深沉。文章通篇由对话和作者的评论组成,并没有刻意用文字性的语言加以描绘。可以说,本文的语言寓“顶通俗”与“顶深刻”于一体,属于艺术上的返璞归真。,二、局
11、部揣摩,1.本文倒叙为什么要从追悼会写起?,参考答案:(1)为了引出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引起听众(读者)的兴趣。 (2)为下文写“歌王”的巨大影响,对民族和世界音乐的巨大贡献做铺垫。,2.王洛宾为什么说“传歌者”这个称呼对他是“恰如其分”?,参考答案:(1)因为流传的歌曲大多是他整理或改编的,自己仅仅使其流传的更加广泛。 (2)这更表明了他谦虚、甘于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3.根据“歌王”的传奇经历归纳其性格特征。,参考答案:(1)热爱民族音乐;(2)甘于奉献、淡泊名利;(3)坚忍不拔、胸襟宽广;(4)谦虚乐观、不耻下问。,4.本文题目换成“永远的歌王”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不好。(1
12、)本文的线索是“歌声”,而不是“歌王”;(2)从文中内容来看,很多人是对他的歌曲很熟悉,却不了解他本人,“永远的歌王”不能全部概括整篇内容;(3)“永不消逝的歌声”更有韵味,更有诗意,也更能吸引读者或听众。,【高考小贴士】,文章标题的作用,(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4)文章的线索或结构框架。,三、探究争鸣,作为崇拜的偶像,同是“歌者”,王洛宾、周杰伦(或梁静茹)你更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思路提示一:我更喜欢王洛宾。(1)流行的音乐是靠时间来衡量的,不是靠名气来衡量的。从社会的评价来看,前者是音乐家,是传播民族音乐的
13、使者,而后者仅仅是著名歌手。(2)无论是对民族还是对世界音乐的贡献,王洛宾的贡献远非后者所能相提并论的。,思路提示二:我更喜欢后者。王洛宾的歌虽然优美动听,但更多的是维吾尔族的音乐,和流行音乐比起来,现代气息少了点,音乐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后者更适合年轻人。 思路提示三:我更喜欢王洛宾。从个人人格魅力上讲,前者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宽广的胸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学习的。我们崇拜偶像,绝不是简单地去崇拜偶像的名声或资产,更应该去崇拜他所作的贡献和优秀的人格魅力。,随堂检测 巩固学习,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 ,技艺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专题 走进 语言 现场 永不 消逝 歌声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