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考点(2)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讲与练(含解析).doc
《2019高考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考点(2)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讲与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考点(2)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讲与练(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二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李仕才1离子反应(1)概念:离子反应通常是指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2)本质: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类型a生成难溶性的物质,如 Al(OH)3、BaSO 4等。b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c生成易挥发性的物质,如 CO2、SO 2、NH 3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 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如 FeCl3溶液与 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Cu= =2Fe2 Cu 2 。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络合离子。如向 FeCl3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Fe3 3SCN =Fe(SCN)3。盐类的水解反应: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H 或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如 NH4Cl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NH H 2ONH 3H2OH 。 4电化学反应: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但需要添加电解或通电条件。2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 H OH =H2O 可以表示可溶于水的强酸与可溶于水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3)书写步骤(以 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2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
3、打“”)1Na 2O2固体与水反应:2O 2H 2O=4OH O 2。( )222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 CaCO3反应:CaCO 32H =Ca2 H 2OCO 2。( )3Fe(OH) 3和稀硫酸的反应:OH H =H2O。( )4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 SO =BaSO4。( )245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 OH =H2O。( )6向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Fe 2 Cl 2=Fe3 2Cl 。( )7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3Cu8H 2NO =3Cu2 2NO4H 2O。( ) 38Fe(OH) 3和 HI 的反应:Fe(OH) 33H =Fe3 3H 2O。(
4、)1高中阶段所学的离子反应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的离子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如 Cu 与浓硫酸的反应,NH 4Cl 固体与 NaOH 固体的反应。32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均用化学式表示。3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作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作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化学式。4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 。5NH 与 OH 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 NH3H2O,在浓溶液中或加热时生成 NH3(g)和 4H2O。6浓 HCl
5、、浓 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 H2SO4不写离子符号。7HCO 、HS 、HSO 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 3 38如果一个反应中涉及多个离子反应,不能漏掉反应。如:Ba(OH) 2与 H2SO4反应,既有 H 与 OH 的中和反应,又有 Ba2 与 SO 的沉淀反应;Fe(OH) 3与 HI 的反应,既有24中和反应,又有 Fe3 与 I 的氧化还原反应。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 =Zn2 AgB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 22H =Cu2 2H 2O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 2O=Na O
6、H H 2D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 3)22CH 3COOH=Ca2 2CH 3COO 2CO 22H 2O解析: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 Zn2Ag =Zn2 2Ag,A 错误;离子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正确的为 2Na2H 2O=2Na 2OH H 2,C 错误;碳酸氢钙是易溶于水4的强电解质,应该拆成离子,正确的为 HCO CH 3COOH=CH3COO CO 2H 2O,D 错误。 3答案:B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溶于稀硝酸:Cu2H NO =Cu2 NO 2H 2O 3B氯气和水的反应:Cl 2H 2O2H Cl ClO C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
7、Ag 2NH 3H2O=Ag(NH3)2 2H 2OD将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SO2NH 3H2O=HSO NH 3 4解析:铜溶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 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 =3Cu2 2NO4H 2O,A 错误;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 3方程式为 Cl2H 2O H Cl HClO,B 错误;氯化银是难溶固体不能拆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2NH 3H2O=Ag(NH3)2 2H 2OCl ,C 错误;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氨水中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NH 3H2O=HSO NH ,D 正确。 3 4答案:D二、简单反应离子方程
8、式的书写3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答案:Al 3 3NH 3H2O=Al(OH)33NH 44向 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 NaHSO4溶液_。答案:HSO H =H2OSO 2 35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_。答案:HCO CH 3COOH=CH3COO H 2OCO 2 36氧化镁溶于稀硫酸_。答案:MgO2H =H2OMg 27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_。答案:OH H =H2O8石灰乳与 Na2CO3溶液反应_。答案:Ca(OH) 2CO =CaCO32OH 2359将浓硝酸滴到 CaCO3固体上_。答案:CaCO 32H =Ca2 H 2OCO 210Na 2SO4溶液与
9、AgNO3溶液混合_。答案:SO 2Ag =Ag2SO42411NH 4Cl 与 NaOH 两稀溶液混合_。答案:NH OH =NH3H2O 412NH 4Cl 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_。Na2S 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答案:NH H 2O NH3H2OH S 2 H 2O HS OH ,HS H 2O H2SOH 4三、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3Ba(OH) 2溶液与(NH 4)2SO4溶液混合:_。答案:Ba 2 2OH 2NH SO =BaSO42NH 3H2O 4 2414CuSO 4溶液与 Ba(OH)2溶液混合:_。答案:Cu 2 SO Ba 2 2OH
10、 =BaSO4Cu(OH) 22415NH 4HCO3与过量 NaOH 溶液混合:_。答案:NH HCO 2OH =NH3H2OCO H 2O 4 3 2316Fe(OH) 3溶于 HI 溶液中:_。答案:2Fe(OH) 36H 2I =2Fe2 6H 2OI 217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 Cl2:_。答案:2Fe 2 4Br 3Cl 2=2Fe3 2Br 26Cl 18FeO 溶于稀 HNO3中:_。答案:3FeO10H NO =3Fe3 NO5H 2O 3四、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9FeCl 3与 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_。答案:2Fe 3 SO 22H 2O=SO 2Fe
11、 2 4H 2420Fe(NO 3)2溶液中滴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3Fe 2 NO 4H =3Fe3 NO2H 2O 321SO 2与 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SO 2Cl 22H 2O=SO 2Cl 4H 2422FeCl 2溶液中通入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2Fe 2 Cl 2=2Fe3 2Cl 23铜与稀硫酸、浓硝酸混合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Cu4H 2NO =Cu2 2NO 22H 2O 3一、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 反应生成的离子能与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1)多元弱酸或多元弱酸的酸酐(如 CO2、SO 2)与强碱反应一般地
12、,若 CO2(或 SOW2)少量,产物为碳酸盐(或亚硫酸盐)。若 CO2(或 SO2)过量,产物为碳酸氢盐(或亚硫酸氢盐)。CO 2与 NaOH 溶液反应CO2少量:CO 22OH =CO H 2O;23CO2过量:CO 2OH =HCO 。 3CO 2与 Ca(OH)2溶液反应CO2少量:CO 2Ca 2 2OH =CaCO3H 2O;CO2过量:CO 2OH =HCO 。 3(2)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若强酸少量,生成酸式盐;若强酸过量,则生成正盐。如在 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离子方程式为 CO H =HCO ;若盐酸过量,离子方程式为23 3CO 2H =CO2H 2O。23(3
13、)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反应CO 2通入 NaAlO2溶液中:NaAlO2过量:2AlO CO 23H 2O=2Al(OH)3CO ; 2 237NaAlO2不足:AlO CO 22H 2O=Al(OH)3HCO 。 2 3CO 2与 Ca(ClO)2溶液反应CO2少量:CO 2Ca 2 2ClO H 2O=CaCO32HClO;CO2过量:CO 2ClO H 2O=HCO HClO。 3特例:CO 2通入 溶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与CO2用量无关。(4)生成物为两性氢氧化物,既与强酸反应又与强碱反应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铝盐过量:Al 3 3OH =Al(OH)3;强碱过量:
14、Al 3 4OH =AlO 2H 2O。 2NaAlO 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NaAlO2过量:AlO H H 2O=Al(OH)3; 2强酸过量:AlO 4H =Al3 2H 2O。 2(5)Fe 与稀 HNO3溶液反应Fe 过量:3Fe2NO 8H =3Fe2 2NO4H 2O; 3稀 HNO3过量:FeNO 4H =Fe3 NO2H 2O。 3(6)AgNO3溶液与氨水反应氨水少量:Ag NH 3H2O=AgOHNH 4氨水过量:Ag 2NH 3H2O=Ag(NH3)2 2H 2O。(7)FeCl3溶液与 Na2S 溶液反应Na2S 少量:2Fe 3 S 2 =2Fe2 S;Na2S 过量
15、:2Fe 3 3S 2 =2FeSS。2 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1)NH4HSO4溶液与 NaOH 溶液的反应:NaOH 不足:H OH =H2O;NaOH 过量:NH H 2OH =NH3H2OH 2O。 4(2)NH4Al(SO4)2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8NaOH 不足:Al 3 3OH =Al(OH)3。nNH4Al(SO4)2n(NaOH)14:NH Al 3 4OH =Al(OH)3NH 3H2O。 4NaOH 足量:NH Al 3 5OH =NH3H2OAlO 2H 2O。 4 2(3)向含有
16、 OH 、CO 、AlO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23 2式依次为 OH H =H2O;AlO H H 2O=Al(OH) 23;CO H =HCO ;HCO H =H2OCO 2;Al(OH) 33H =Al3 3H 2O。23 3 33 酸式盐与强碱反应根据“先中和后沉淀”的原理,利用“少定多变法”书写离子方程式。“少定” ,即量少的反应物,若其阴、阳离子都参与反应,它们反应的个数比按化学式的比例确定;“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1)Ca(HCO3)2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NaOH 不足:Ca 2 H
17、CO OH =CaCO3H 2O; 3NaOH 过量:Ca 2 2HCO 2OH =CaCO32H 2OCO 。 3 23(2)NaHCO3溶液与 Ca(OH)2溶液反应NaHCO3不足:HCO OH Ca 2 =CaCO3H 2O; 3NaHCO3过量:Ca 2 2OH 2HCO =CaCO3CO 2H 2O。 3 23(3)Ba(OH)2溶液与 NaHSO4溶液的反应nBa(OH)2n(NaHSO 4)11Ba2 OH H SO =BaSO4H 2O,此时溶液呈碱性;24nBa(OH)2n(NaHSO 4)12Ba2 2OH 2H SO =BaSO42H 2O,此时溶液呈中性,若向该溶液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 离子 反应 考点 应和 方程式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