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410-2010 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pdf
《GB T 27410-2010 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7410-2010 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 120 20 A 00 中华人民道B和国国家标准GB/T 27410-2010 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boratories of testing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consumer products 2011-01-14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07-01实施发布GB/T 27410-2010 目次前言.皿引言.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人员15 设施和环境6 样品管理7 样品拆分、制备和前处
2、理.8 仪器设备9 试剂和标准物质410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411 测量溯源性.12 测量不确定度13 记录和检测报告514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15 废弃物处置16 安全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实验室基础设施设计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设备附录c(资料性附录)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建议校准间隔和期间核查要求.参考文献I GB/T 27410-2010 目。吕本标准是根据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特点,对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补充或细化。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
3、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昆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中心、深圳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认英泰(苏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上海天样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文博、曹实、陈小珍、刘来福、马奇菊、周杰、高惠明、陈伟、曹国洲、陆全荣、薛建、
4、钱峰、宋薇、徐建、陈建国、王虎、贾真、刘谨、刘彦宾、王海龙。E GB/T 27410-2010 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消费类产品的数量及种类正在快速增长。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随着人们的安全健康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社会对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也H益提高。实验室的规划建设、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同类实验室的现有人员配置、仪器装备、管理水平等情况,为规范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
5、物质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应满足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要求,同时推荐使用本标准。本标准也可作为认可机构对此类实验室认可的依据。N 1 范围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GB/T 27410-2010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样品管理、样品拆分和制备、仪器设备、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等关键环节。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器产品、日用纺织品、玩具、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等5类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其他适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
6、也可参考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 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Z 20288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样品拆分通用要求GB/T 27025- -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消费类产品consumer products 为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
7、要而销售的产品。本标准所指的消费类产品主要包括电子电器产品、日用纺织品、玩具、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等。3.2 有毒有害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s 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对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3.3 废弃物waste substances 实验室样品处理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3.4 样品拆分sample disjointment 采用常规工具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拆解以制备化学分析用样品的过程。3.5 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4 人员4. 1 资质和能力4. 1. 1 实验室
8、从事仪器设备操作、化学检测、结果评价、感官评价、报告签发、检测方法开发和制定等人GB/T 27410-2010 员均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关键检测人员需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的方法。实验室全体人员应根据不同资质、能力等确定相应的岗位。4. 1. 2 实验室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化学相关专业本科以t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不具备化学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应具有足够的化学相关领域检测工作经历(至少10年)。4. 1. 3 实验室人员应具备该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和知识,并履行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4.2 授权除GB/T270252008中规定的授权人
9、员外,有毒有害检测物质实验室还应对以下岗位的工作人员给予授权后,方可上岗工作:试剂和标准物质管理人员;废弃物处置人员。4.3 培训4.3.1 实验室应根据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和实验室发展情况,明确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并做好实施工作。实验室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检测技能、安全以及化学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检测工作,并进行持续培训。4.3.2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和11埠维护的培训,培训后应能够熟练操作相关仪器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能分析仪器设备、检测过程中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样品拆分、制样与前处理岗位人员应经过拆分、制样和前处理
10、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iI后能熟寐操作各类制样和前处理设备,并能分析制样及前处理过程中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自0响。4.3.3 实验室应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4.4 监督4.4.1 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所有与检测活动相关的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检测辅助人员、采购人员、!校人员咛进行效监督,确保这些人员的工作符合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4.4.2 实验室应建立规范的人员档案,完整记录所有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教育资质、培训经历、实际经验以及相关授权等信息,便于日常查阅、任务分工和能jJ:t?; 训。5 设施和环境5. 1 从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应相对独
11、立。5.2 所有设施应能确保样品在检测过程中不发生交叉污染,检测用菠璃容器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清洗,防止容器污染而影响检测结果。与检测样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应防止吸附造成的待测物丢失。样品前处理前应对通风橱、实验台面、实验器具、仪器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不影响检测结果。5.3 制样工作环境应独立于其他操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要时应记录环境条件。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能防止样品制备传递过程污染的设施,如密封样品袋、样品状态标志等。5.4 仪器设备所放置的环境应保持整沽,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电磁干扰、防震、防爆、接地等指标应达到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和使用的要求,必要时应对需要连续或较长时间运行的仪器设
12、备配备不间断电源,防止断电等因素影响检测的进行。注意日常环境条件的控制,防止因环境因素突变而影响仪器设备的检测性能或损坏。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应停止检测。注:对于新建实验室,在对基础实施进行设计时可参见附录A.5.5 有毒有害的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实验室应有专用设施来存放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按要求分类存放,防止污染,如有避光、低温等要求的,应特殊处理。5.6 直接与检测样品接触的各类仪器设备或器具应保持清洁,检测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清洗,如擦拭、冲淋等。2 GB/T 27410-2010 6 样品管理6. 1 抽样6. 1. 1 若抽样作为检测的一部分时,实验室应制定
13、相关的程序,记录与抽样有关的信息,包括所用抽样程序、抽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标明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式(必要时。6. 1. 2 抽样程序应规定抽样过程中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6. 1. 3 当客户要求偏离、添加或删除文件化的抽样程序时,应得到客户确认,实验室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6.2 样品接收实验室应保证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有唯一性的编号和状态标识(如:待检、检测中、已检等)。实验室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信息,如产品型号、产品的外观、装箱附件、功能、拆分信息等。若有异常情况或与检测方法所述有偏离的状态,实验室在检测之前与客户进行沟通,得到客户确认,并记录沟通和
14、确认的内容。6.3 样品保护实验室应制定样品保护的相关规定。样品接收人员需要确认样品信息和检测要求,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传递。必要时,传递器具需要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本底检测,防止污染。实验室应向客户了解样品的存放条件,确保样品在实验室传递和保存中不发生变化、丢失、损坏或污染。必要时,应对存放样品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7 样品拆分、制备和前处理7. 1 样品拆分(必要时)实验室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对样品进行拆分,如电子电器产品的拆分可参考GBjZ20288的规定。7.2 样品制备7.2. 1 样品拍照(必要时)样品在制备或检测前应对样品的原始状态进行照相,照片应能清晰反映出样品颜色和状态,可附加文字说明。
15、样品图像可标注样品标识、标尺和取样位置。7.2.2 样品制备7.2.2.1 为保证检测样品的代表性,需要对样品进行制备。通常样品制备方法有:手工裁剪、机械研磨或粉碎、溶剂洗脱等。7.2.2.2 样品制备前应核对样品编号,并确认样品描述与样品实物是否一致。7.2.2.3 若对一个样品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制备,应采用文字或图片等方式说明取样位置。7.2.2.4 应保证样品在制备过程中不受污染,尤其避免待测物质的污染。盛装或放置样品的容器应干燥清洁。制备好的样品应分别盛装并做好唯一性标识,记录必要信息,如品名、材料类别、检测项目、制样H期、制样人员、样品传递等信息。7.2.2.5 处理易污染的粉末、粘
16、稠物等样品时一定要戴手套并保证手套为一次性使用。7.2.2.6 需用刀具将测试的表面涂层刮落收集时,勿将样品基材同时刮下带人。7.2.2.7 处理特殊样品或危险样品时,应与客户确认采用适当的方法,防止意外。7.3 样品前处理样品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待测物质的损失和污染。样品前处理的方法主要有试剂浸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萃取、索氏提取等。实验室应记录采用前处理的方法和前处理的过程,必要时可以采用拍照等方法。8 仪器设备8. 1 实验室应配备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器具,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3 GB/T 27410-2010 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设备参
17、见附录B。仪器设备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等技术指标应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8.2 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设备应由专人负责验收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日常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日常的维护保养。必要时须持有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或操作证。8.3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有明确的状态标识来识别设备的管理、使用和性能状况。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可行时,还需标明校准状态,如上次校准的日期、校惟有效期、校准机构等。8.4 必要时应利用期间核查来保持对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尤其是对稳定性差、使用频率高、使用环境差的设备。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
18、参见附录Co8.5 对于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仪器设备,应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满足要求后方可恢复使用。9 试剂和标准物质9.1 实验室应建立与检测有关的试剂与标准物质的购买、接收及储存程序。9.2 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检查或验证方法确保影响检测质量的试剂与标准物质符合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9.3 实验室应对影响检测质量的试剂与标准物质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评价的记录和获批准的供应商名单。9.4 试剂与标准物质应分类存放,妥善保管,存放环境应符合保存要求。9.5 实验室配制的各种溶液均应明确标识,并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员和有效期等。应制定标准蓓液和其他内部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
19、验证、核查、有效期限及其标识的文件化程序,并保存记录。10 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10. 1 实验室应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包括检测样品的拆分、制备、前处理、仪器分析等,必要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或用统计技术分析检测数据。若缺少指导书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导书。指导书、标准、子册和参考资料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实验室人员取阅。检测方法的偏离应是在该偏离已被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授权和客户接受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10.2 实验室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检测方法时,实验室应按优先选择国际、区域、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0、并确保使用该标准最新有效的版本。当没有上述标准方法时,可选用经确认的非标方法和实验室方法。10.3 实验室制定新的检测方法,可从设计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的控制加以考虑。10.4 为满足客户需要,实验室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应与客户达成协议,说明非标准方法的限制与客户要求的关系。10.5 实验室应对所使用的各种标准或方法进行评价或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有关技术法规对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要求。包括标准方法的评价和非标方法适用性的确认:4 a) 非标方法和实验室方法的确认可采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校准、方法比较、实验室间比对、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或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等方式,由具
21、备资格的人员进行,确认应尽可能全面,并进行记录,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实验室应记录所得到的结果、使用的确认程序以及该方法是否适合预期用途的声明;b) 方法的评价应与客户的需求和实验室能力相适应,同时考虑方法的检出限、选择性、线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结果的不确定度等,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GB/T 27410-2010 11 测量溯源性11. 1 实验室应选择有资质的检定/校准实验室完成设备和参考标准的校准。11. 2 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检测辅助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可溯源到国家基准或SI单位。若检测结果确实不能溯源至国家基准或SI单位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410 2010 消费 类产品 有毒 有害物质 检测 实验室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