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0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0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40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案)(含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0 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常考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常考点):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含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辩
2、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从时间上说,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从性质上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
3、类社会始终的基本2矛盾。(2)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内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4、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外延: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2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区别 唯物史观 唯心史
5、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根本区别)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历史是由伟大历史人物创造的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高频考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例 1、 (2017全国)“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 20
6、17 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 。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2016 年 10 月 17 日,国内外 775 位嘉宾莅临第十六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共赴这场以“践行发展新理念、共建网络新生态”为主题的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盛会。这一主题
7、确立的哲学依据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 先进的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 BC D4【答案】B【解析】说法错误,因为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二者均源于实践,故排除;之所以以“践行发展新理念、共建网络新生态”为主题,是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网络盛会的主题强调的是社会意识的重要性,故排除。高频考点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例 2、试点两年的“以房养老”迎来“大限” 。这份沉甸甸的养老政策响应者寥寥。 “以房养老”试点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传统观念。目前,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是社会主流,绝大多数老人希望把房子留给孩子
8、。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A BC D【答案】C【变式探究】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是( )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两路”精神 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坚强不屈、奋勇向前 为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党中央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古希腊罗马在生产力远落后于今天的情况下,创造了后世欧洲文化难以企及的高峰A BC D【答案】B【解析】 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坚强不屈、奋勇向前,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9、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入选。古希腊罗马在生产力远落后于今天的情况下,创造了后世欧洲文化难以企及的高峰,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入选。体现的都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排除。高频考点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例 3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A B5C D【答案】B【解析】说法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
10、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入选。【变式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一观点( )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对抗矛盾的必然要求A BC D【答案】A高频考点四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例 4(2017全国)2016 年 10 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
11、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 B C D【答案】C【解析】之所以强化互联网思维,原因之一在于,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即互联网思维适应了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当选;原因之二在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12、,当选,答案为 C;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错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尺度在于其是否正确地预见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错误。【变式探究】人民日报评“习马会”:开历史先河,谋两岸福祉。这次历史性会面,离不开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会面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这说明(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上层建筑应适合经济基础状况6A BC D【答案】A【变式探究】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全面改革,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没有放
13、松银根和扩大赤字,而是保持定力,并强力推动改革,这种“微刺激”加“强改革”的经济调控方式,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这说明(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通过改革可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向前发展A BC D【答案】A【解析】这种“微刺激”加“强改革”的经济调控方式,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表述不科学。高频考点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例
14、 5、 (2017全国)阅读材料,完成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 、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 “飞花令”等
15、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 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答案】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树立人民群众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7【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回答应该
16、从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两个方向予以分析。【变式探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官僚主义
17、,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A BC D【答案】C【解析】漫画中的唐僧只讲团队整齐的形式,不从徒弟的实际技能出发而统一武器,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正确;漫画并没有涉及分配问题,不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漫画中唐僧的行为是一种漠视群众意愿和要求的官僚主义作风,正确,选 C 项。高频考点六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例 6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广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学习他淡
18、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可见,之所以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是因为他( )8能够坚持群众观点,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能够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能够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做到一切为了群众A BC D【答案】B【变式探究】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 ”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答案】B【解
19、析】材料中的开卷语强调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高频考点七 以改革谋发展 以民生促和谐【背景材料】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十九大释放“八大民生红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高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均衡的发展;更健康的体魄;更专业的社会治理水平;更丰富的社会文化
20、活动;更清新的空气、更美丽的中国。习近平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9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
21、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上述论断的依据是(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A. B C D【答案】B2.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
22、方面,涉及 15 大领域、330 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四梁八柱”。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多年想改而未改的“硬骨头”终于破题,司法体制、公车制度、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等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得以有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成功换档,经济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增强。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答案】(1)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财税体制、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调整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这是上层建
23、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要求。户籍制度、司法体制、公车制度、考试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就是要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要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能激发经济的内生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动力。1.(2018 年全国卷)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
24、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 B. C. D. 【答案】C2.(2018 年高考全国 1 卷文综政治 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 81 对“慢火车” ,2016 年运送旅客约 3000 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 5633、5634 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专题 40 寻觅 社会 真谛 教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