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学案.doc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学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一 力 与 运 动第一讲 物体平衡与直线运动考点一 静态平衡问题1.考查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张鹏同学在家帮妈妈洗完衣服后,挂在如图所示的晾衣架上晾晒, A、 B 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 AO、 BO 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 CO 为一根轻杆。转轴 C 在 AB 中点 D 的正下方, AOB 在同一水平面上。 AOB60, DOC30,衣服质量为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mg233B CO 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mgC AO 绳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g3D BO 绳所受的拉力大小为 mg解析:选 D 设绳 AO 和绳 BO 拉力的合力为 F,以 O 点为研究对
2、象, O 点受到向下的拉力 mg、杆的支持力 F2和绳 AO 与绳 BO 拉力的合力 F,作出力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F mgtan 60 mg; F2 2 mg。将 F 分解,如图乙所3mgsin 30示,设 AO 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F1,因为 AOB60,根据几何知识得: F1 F mg,所以33绳 AO 和 BO 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mg,而杆 OC 所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 2mg;故 D 正确。2考查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 a、 b、 c 叠放在一起, a 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 m3 kg 的小球相连,半球形器皿中的轻绳与水平方
3、向的夹角为 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球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拉力 F10 N 作用在 b 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g 取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A轻绳对物体 a 的拉力大小为 10 N3B物体 c 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C桌面对物体 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物体 b 受到一个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解析:选 AD 对小球由平衡条件得 2Tsin 60 mg,代入数据解得轻绳的拉力 T10N,选项 A 正确;因为轻绳的拉力 T10 N F10 N,因此对 a、 b、 c 三个物体组成3 3的整体分析可知,桌面对物体 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 C 错误;物体 c 处于平衡
4、状态,既不受拉力也不受摩擦力,选项 B 错误; c 对 b 没有摩擦力,而 b 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水平拉力 F10 N 作用在 b 上,因此由平衡条件知, b 受到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 10 N 的静摩擦力,选项 D 正确。考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3.考查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 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O,如图所示。用 T 表示绳 OA 段拉力的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 F 逐渐变大, T 逐渐变大B F 逐渐变大, T 逐渐变小C F 逐渐变小, T 逐渐变大D F 逐渐变小, T 逐渐变小解析:选 A 以 O 点为
5、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 O 点时,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选项 A 正确。4考查用相似三角形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B 用劲度系数为 k1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 A 球固定在 O 点正下方,当小球 B 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FT1,弹簧的弹力为 F1;现把 A、 B 间的弹簧换成原长相同但劲度系数为 k2(k2k1)的另一轻弹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FT2,弹簧的弹力为 F2,则下列关于 FT1与 FT2
6、、 F1与 F2大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T1FT2 B FT1 FT2C F1 F2 D F1 F23解析:选 BC 小球 B 受重力 mg、绳子拉力 FT和弹簧弹力 F 三个力而平衡,平移 FT、 F 构成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力的矢量三角形总是与几何三角形 OAB 相似,因此有 ,其中mgOA FTL FABOA、 L 保持不变,因此绳子的拉力 FT大小保持不变,A 错误、B 正确;当弹簧的劲度系数 k增大时,弹簧的压缩量减小, A、 B 间距离增大,因此对应的力 F 增大,C 正确、D 错误。考点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5.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图像问题多选 为
7、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如图所示是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新能源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能源动力车的初速度为 20 m/sB刹车过程新能源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10 sD刹车过程经过 6 s 时新能源动力车的位移为 30 m解析:选 AB 根据 0 v22 ax 得: ,可知 ,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xv2 12a 12a 40400大小 a5 m/s2,由题图可知,新能源动力车的初速度为 v02400 m2/s2,则 v020 m/s,故 A、B 正确;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 t s4 s,故 C 错误
8、;刹车过程中 6 s 内v0a 205的位移等于 4 s 内的位移,则 x m40 m,故 D 错误。v022a 400106.考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一辆车厢长为 4 m 的卡车沿水平路面行驶,在车厢正中央沿行驶方向放置一根长 2 m、质量均匀的细钢管,钢管与车厢水平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1)若卡车以 1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使车厢前挡板不被撞击,求刹车时加速度的最大值?(2)若车厢无后挡板,卡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 m/s2,则经多长时间钢管开始翻落?解析:(1)若车厢前挡板恰好不被撞击,则卡车在刹车过程
9、中的位移大小 x1v022am对钢管有 mg ma2,解得钢管的加速度大小 a2 g 3 m/s 2钢管的位移大小 x2 54 mv022a24又由运动关系可知 x2 x1l车 l管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am m/s23.06 m/s 2。16253(2)从卡车开始加速到钢管开始翻落的过程中,卡车的位移 x1 at212钢管的位移 x2 a2t212又由运动关系可得 x1 x2 ,l车 l管2 l管2联立解得 t2 s。答案:(1)3.06 m/s 2 (2)2 s考点四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7.考查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Oa、 Ob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 O、 a、 b
10、、 c 位于同一圆周上, c 为圆周的最高点, a 为最低点, Ob 经过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 O 点无初速释放,用 t1、 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 b 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t1 t2 B t1 t2C t1 t2 D无法确定解析:选 B 设 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则 O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2 ,由 2Rcos gcos t12,2R gcos 2 t22,比较可得 t1 t2,故 B 正确。12 128考查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一个质量为 m2 kg 的物体在倾角 37粗糙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
11、摩擦因数为 0.5,从 t0 时刻开始,物体运动的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xt(x 为位移), g10 m/s 2, t2 s 时撤去拉力,sin 370.6,求:(1)拉力 F 的大小;(2)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距计时点的最大距离。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x v0t at212得 v0 atxt 125对照图线可知,图线在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图线斜率表示 a1,则有: v01 12m/s, a12 m/s 2物体在斜面上在拉力 F 作用下向上运动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gsin 37 mg cos 37 ma1解得 F24 N。(2)2 秒末 v v0 a1t5 m/s
12、0 到 2 秒内: x1 v0t a1t126 m122 秒后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2 gsin 37 gcos 3710 m/s 22 秒后沿斜面向上位移: x2 1.25 mv22a2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距计时点的最大距离为x x1 x27.25 m。答案:(1)24 N (2)7.25 m考点五 动力学中的综合问题9.考查传送带与运动图像结合的问题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
13、2v1,则( )A t2时刻,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C0 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 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解析:选 B 0 t1时间:滑动摩擦力向右,物块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t1时刻向左位移达到最大,即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最大。 t1 t2时间:滑动摩擦力向右,物块向右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t2以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为零。 t2时刻以后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相对滑动的距离最大,故 B 正确。10考查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如图所示,木块 A、 B 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14、的质量为 m, B 的6质量为 2m,现施加水平力 F 拉 B, A、 B 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用水平力 F拉 A,使 A、 B 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 F不得超过( )A2 F B.F2C3 F D.F3解析:选 B 力 F 拉物体 B 时, A、 B 恰好不滑动,故 A、 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 A 受力分析,受重力 mg、支持力 N、向前的静摩擦力 f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 ma ,对 A、 B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 3mg、支持力和拉力 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3 ma ,由解得: fm F。当 F作用在物体 A 上时, A、
15、B 恰好不滑动时,13A、 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 A,有 F fm ma1 ,对整体,有: F3 ma1 ,由上述各式联立解得: F F,即 F的最大值是 F,则使 A、 B 也保持相对静止,12 12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 F不得超过 F,故 B 正确。1211考查含弹簧的连接体问题如图所示,物体 A、 B 质量均为 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上端和物体拴接)。对 A 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 F 的外力,使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后物体 A、 B 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F2 mg。现突然撤去外力 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 A
16、、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FN,则下列关于 FN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刚撤去外力 F 时, FNmg F2B弹簧弹力等于 F 时, FNF2C两物体 A、 B 在弹簧恢复原长之前分离D弹簧恢复原长时 FN mg解析:选 B 刚撤去外力 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对 A、 B 组成的整体有 F2 ma1,对物体 A 有 FN mg ma1,联立解得 FN mg,选项 A 错误;弹簧弹力等于 F 时,对 A、 B 组F2成的整体有 F2 mg2 ma2,对物体 A 有 FN mg ma2,联立解得 FN ,选项 B 正确;当F2A、 B 恰好分离时, A、 B 间相互作用力为 0,对 A 有 m
17、g ma, a g, B 的加速度也为 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弹簧恰好恢复到原长,选项 C、D 错误。12考查多个物体组成的(绳)连接体问题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造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7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绳子两端的物体下落(或上升)的加速度总是小于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 g,同自由落体相比,下落相同的高度,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这使得实验者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观测、研究实验现象。已知物体 A、 B 的质量相等均为 M,物体 C的质量为 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如果 m M,求:14(1)物体 B 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
18、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2)系统由静止释放后,运动过程中物体 C 对物体 B 的拉力。解析:(1)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绳子中的张力大小为 F对物体 A: F Mg Ma对物体 B、 C 整体:( M m)g F( M m)a解得: a gm2M m代入 m M 得, a14 g9物体 B 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 h 历时 t,则 h at212自由落体相同距离历时 t0,则 h gt0212解得: 3。tt0 ga(2)设物体 B 对物体 C 的拉力为 T,对物体 C 有 mg T ma解得: T mg89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 C 对物体 B 的拉力为 mg,方向竖直向下。89
19、答案:(1)3 (2) mg,方向竖直向下89释疑 5 大考点考点一 静态平衡问题本考点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体系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复杂,往往涉及多个物体(如诊断卷第 2 题);二是试题情景新颖,常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或是实际情景的抽象(如诊断卷第 1 题)。对于该类问题,关键是在准确选定研究对象的前提下,灵活地利用合成法、分解法或正交分解法,必要时结合整体与隔离法分析8问题。建议对本考点自学为主。(一)理清知识体系(二)掌握解答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三)用好多力多体平衡的解题技法1物体受三力平衡时,通常可应用合成法、分解法、解直角三角形法等求解,如诊断卷第 1
20、 题,属于空间力系问题, O 点受到的力不在同一平面,关键是将受力情况分成竖直和水平两个平面研究。如果物体受到三个以上力的平衡问题,通常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2对于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如诊断卷第 2 题,判断物体 b 所受的摩擦力时必须用隔离法,判断桌面对物体 a 的静摩擦力用整体法比较方便,求解时的易错点是忽略绳的拉力与 F 的大小关系,误认为桌面对物体 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题点全练1(2018济宁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两个小球 A、 B(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
21、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 A 的作用力大小为( )A. mg B. mg33 32C. mg D2 mg233解析:选 A 对小球 A 受力分析,杆对小球 A 的弹力 FN水平向左,碗对球的弹力沿 AO方向以及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由平衡条件可知,tan 30 ,解得 FN mgtan 30FNmg9 mg,故 A 正确,B、C、D 错误。332(2019 届高三石家庄调研)飞艇常常用于执行扫雷、空中预警、电子干扰等多项作战任务。如图所示为飞艇拖拽扫雷具扫除水雷的模拟图。当飞艇匀速飞行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恒成 角。已知扫雷具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扫雷具所受浮力不能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扫雷具受 3 个力作用B绳子拉力大小为mgcos C海水对扫雷具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小于绳子拉力D绳子拉力一定大于 mg解析:选 C 对扫雷具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浮力、拉力和水的水平方向的阻力,如图所示,故 A 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 F 浮 Tcos mg水平方向: f Tsin 计算得出: T ,故 B 错误;扫雷具受到海水的水平方向的阻力等于绳子拉力mg F浮cos 的水平分力,即小于绳子的拉力,而绳子拉力不一定大于 mg,故 C 正确、D 错误。3(2018辽宁庄河模拟)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 B, A 悬挂起来, B 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静
23、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 ,物体 A、 B 的质量分别为 mA、 mB,则( )A mA mBB mA mBC杆对 B 的弹力大小为 mAgsin D杆对 B 的摩擦力大小为 mAgcos 解析:选 C 对物体 A 分析可知,绳子拉力 T mAg,再对物体 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 Tsin N,故杆对 B 的弹力大小为 mAgsin ,选项 C 正确;竖直方向:Tcos f mBg,因无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故无法判断二者的质量的大小,故选项A、B、D 错误。考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是高考的常考问题。物体在缓慢移动过程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但物体所受的某些力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一力 运动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