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之控制变量法学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或者说“验证牛顿定律”实验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一、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实验装置图 1 为俯视图,图 2 为侧视图。2实验过程(1)加速度跟力的关系(控制变量质量不变)使用两个相同的小车,满足 m1=m2;在连小车前的绳端分别挂一个钩码和两个钩码,使 F1=2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记下位置放手后经一段时间使二小车同时停止,满足时间 t 相同改变 F 重复实验,读出二小车的位移,填入表 1:表 1根据 21ats,在 相等的情况下, a与 s成正比。从表 1 可得: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F(2)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2、控制变量力不变)将小车 1 上加 0.2kg 砝码,使 m1=2m2;二小车前面绳端都挂一个钩码,使F1=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放开经一段时间使其同时停止,读出各小车位移记入表 2:表 223定律导出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2)上式可写为等式 F=kma,式中 k 为比例常数如果公式中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单位,就可以使 k=1,则公式更为简单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是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 1N,即 1N=1kgm/s2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可以使 k=1,那么
3、公式则简化为F=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公式(3)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不过这时 F 代表的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是: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公式是:F 合 =ma3系统误差分析: 用公式法分析误差在实验中,小车(质量为 m)受的拉力实际上不等于钩码的重力( gm),设为 T,则有mag,解得gT从结果可以看出,小车受的拉力 T实际上小于钩码的重力( gm),而钩码的重力(gm)是产生小车和钩码二者的加速度的力,而不是产生小车的加速度的力。根据公式 mgT,得相对误差为
4、Tg,也就是说,小车质量 比钩码质量 大得越多,相对误差越小,即实验条件是:只有当 时,才能认为小车受力等于钩码的重力。题 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3(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 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 5 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 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的实验数据
5、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N)0.196 0.392 0.588 0.784 0.980加速度 a(ms -2) 0.69 1.18 1.66 2.18 2.70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a-F 的关系图像.(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 a-F 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答案】 (1) 0.16 (0.15 也算对) (2) (见下图) (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题 2.如题(a)图,质量为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上,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到传感器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4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方法 控制变量 法学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