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荒漠化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环境污染A BC D解析:第 1 题,图示内容为人类大规律开垦耕地,反映了征服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第 2题,不考虑实际,无节制的开垦土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答案:1.C 2.A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 34 题。3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
2、是( )A智力资源 矿产资源B空间资源 矿产资源C空间资源 智力资源D矿产资源 智力资源4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2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解析:第 3 题,随着社会推进,智力因素越来越重要,故为智力资源;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故为矿产资源。第 4 题,由上题可知,为空间资源,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掠夺式开发空间资源,空间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快速增加。答案:3.D 4.C(2017 届湖南名校联考)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
3、、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6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表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第 6 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可判断答案。答案:5.A 6.C(2017 届广东七校联考)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4、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 78 题。7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 米以下地带 B1 3001900 米地带C2 500 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 米地带38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第 7 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缓和。结合图中 2000 年和 2008 年数据,可看
5、出在 1 300 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 8 题,图中显示,在 1 900 米以上地带,2008 年较2000 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答案:7.A 8.B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 。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 2 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为赚钱的
6、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题。9 “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解析:“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答案:A(2017 届天津滨海六校联考)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图,回答 1011 题。10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
7、构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4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1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解析:第 10 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 11 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答案:10.C 11.D(2017 届扬州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该农业最可能是(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C多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课时 作业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