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26战后世界格局、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含解析).doc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26战后世界格局、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26战后世界格局、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含解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6 战后世界格局、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1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 ,其开始标志是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美苏的“较量”:古巴导弹危机A “铁幕”演说发表 B 北约组织建立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华约组织建立【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图片信息认识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为美苏冷战。结合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2 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A 凡高B 达芬奇C 莎士比亚D 毕加索【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
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的凡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葵 ,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故 A 符合题意;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故 B 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与向日葵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毕加索的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3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A 贸易自由化的实现B 欧洲联合趋势加强C 非洲独立浪潮掀起D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4下图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A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B
3、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D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电子计算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故 C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与图片信息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图片不能反映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5曾经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苏联,常常和美国在合作中竞争,在对抗中妥协,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体现美苏“在对抗中妥协”的是A 美国对日本
4、宣战B 古巴导弹危机3C 苏联入侵阿富汗D 苏联最终解体【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6下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A 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B 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C 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D 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科索沃,美国人权, “拯救”人权。可知反映的科索沃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999 年 3 月 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
5、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实质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 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B。7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意图主要是A 铲除军国主义4B 稳定日本政局C 巩固两极格局D 遏制共产主义【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8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 ”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 罗斯福新政B 马歇尔
6、计划C 成立北约D 成立华约【来源】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B【解析】题干的“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表明是在二战之后。罗斯福新政发生在二战之前,可以排除 A;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各国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为了利于西欧对抗苏联,1947 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故 B 符合题意;成立北约是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故 C 不符合题意;成立华约是以苏联为首,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9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成立华约组织A 两极格局的形成B 霸权主义的推行5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来源】江苏省连
7、云港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 版,含答案)【答案】A10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2018 年 1 月 5 日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纸板上写着“推荐使用微信支付” ,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 原子能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航天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微信支付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相关,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ABC 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D。11 (题文)2018 年 4 月 9 日环球网刊载过“对华打响贸易战后
8、特朗普下一步如何走?脱离 WTO 规则? ”文章。该文章标题中的“WTO”是指(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来源】湖南邵阳市 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 164 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 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故 D 符合题意;欧洲联盟,简称 EU,故 A 不符合题意;联合国英文简称 UN,故 B 不符合题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 APEC,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122018 年 4 月 14 日,美国、
9、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国争夺和介入 B 教派众多C 民族成分复杂 D 领土争端激烈【来源】湖南邵阳市 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6【答案】A【解析】 “2018 年 4 月 14 日,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反映的是大国的介入。因此,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是大国争夺和介入。故 A 符合题意;教派众多、民族成分复杂、领土争端激烈是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10、,故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空袭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是大国对叙利亚的争夺和介入。大国的争夺和介入,得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132018 年 4 月 27 日,朝鲜最髙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 。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源】湖南邵阳市 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答案】B14旅游拍照发发朋友圈,逛街付款扫扫二维码。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得益
11、于A 航天技术的进步B 生物技术的突破C 网络技术的发展D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 2018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主要发明有计算机和网络,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微信的流行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网络技术发展7的表现。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但是与微信无关,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15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A 政治格局多极化B 世
12、界经济全球化C 外交方针多边化D 经营埋念多样化【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 2018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16下图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 。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A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 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C 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 D 平衡中隐藏巨大危机【来源】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从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平衡不稳定,说明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平衡中隐藏着巨大危机。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
13、富、穷国更穷的局面。故 D 符合题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和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故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817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A B C D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18下图所示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 ,被公认为不朽的世界名画。这是因为该作品采用了高超、新奇的艺术手法深刻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罪行生动描绘了都市生活的人物形象深刻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A B C D 【来源】2018 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 B 卷(word 版,含答案)【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二战期间
14、,德国法西斯轰炸了毕加索的家乡,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是为了控诉法西斯的暴行,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是 20 世纪艺术中的珍品,A 项符合题意;格尔尼卡描述的不是美国的内容,也不是都市生活的人物形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A。1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的哪一政策?9A 罗斯福新政B 杜鲁门主义C 马歇尔计划D 经济全球化【来源】山东威海市 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C20有人说: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这主要是指( )A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美国
15、霸权地位的丧失【来源】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伴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级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碎片化”的征兆指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 项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 1991 年,苏联解体后;B 项多极化格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没有正式形成;D 项多级化趋势的出现,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是美国霸权地位依然存在。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当今世界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当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由此可以对选项进行判断。21在新的世界格局形
16、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10A 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 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C 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 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A22 (题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图片反映的科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A B C D 【来源】恩施州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 A 是火车,属于工业革命
17、的成就,故 A 不符合题意;图 B 是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 B 不符合题意;图 C 是电子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领域,故 C 符合题意;图 D 是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3世界历史在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对抗合作”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军事上)材料一11图 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 图 2 中、苏、美、英等 26 国签署文件(1)图 1 最终导致的事件英国参战的理由是什么?图 2 中 26 国走向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政治、经济上)材料二 丘吉尔耸人听闻的宣称:“
18、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他呼吁,只有英美结成军事同盟,才能制止苏联的侵略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 二战后,以前长期对立的法国和德国,现在观念已经由“我是法国人” “我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 。(2)材料二发出了哪一事件的信号?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合作方面的事件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崩溃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成为共识。当今世界出现了哪些突出变化?请完成下列表格。方面 相关史实科学技术 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 (思想意识上)材料四 1945 年 4 月 12 日,罗斯福因突发
19、脑溢血去世。罗斯福逝世的消息令世界震惊,不同的国家都表达了同样的怀念与尊重(共识):莫斯科红场下了半旗。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以“民主巨星的陨落”为题发表社论。4 月 14 日载着灵柩的总统专列缓缓而行,沿途瞻仰灵车的人无以数计 摘自腾讯网(4)请你以“1945 年感动世界人物罗斯福”为题,为罗斯福写颁奖词(字数在 50 字以内)【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 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2(2)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3)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4)提示:回答中至少有两个如下
20、关键词即可得分:“身残志坚” “著名总统” “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加雅尔塔会议”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分析“图 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 最终导致的事件是一战。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参加一战。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崩溃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成为共识。当今世界在科学技术出现的变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在世界经济方面的变化是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政治格局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罗斯福参加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获取图片信息,从图 1 的“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判断图 1 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图 2 的“中、苏、美、英等 26 国签
22、署文件”判断文件是联合国家宣言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二的“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认识这是铁幕演说,与冷战有关。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结合罗斯福新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评价罗斯福。2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
23、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13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 世纪 70 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
24、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 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西欧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 21 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 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 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 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历史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1 专题 26 战后 世界 格局 现代科学技术 文化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