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2.“理性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下列中外思想家的观点能促进人类理性化的有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康德 “人非他人的工具”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董仲舒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A. B. C. D. 解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肯定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符合题意,故正确;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道出启蒙运动的真谛是“思想自由”,符合题意,故正确;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符合题意,故正确;“灾者,天之谴也,异者
2、,天之威也”,意思为“天人感应”,主张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3.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B.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C.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D.清代使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解析: 金刚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宋代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清代时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
3、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14.下 图是中国古代一城市在某一时期的行政及商业功能分布图(局部),这一时期是 A.西汉 B.南宋 C.唐朝 D.元朝 解析: 西汉时期,城市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城市中“市”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未出现娱乐场所瓦肆等,故 A 项错误;南宋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唐朝的市坊界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娱乐性场所瓦肆,故 B 项正确;唐朝时期的城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实行严格的市坊制,故 C 项错误;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是南宋的都城临安,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15.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
4、以 得出的结论是 汉代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宋代 “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A.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 B.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 C.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 D.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 解析: 题目讨论的是工商阶层入仕做官的规定,与科举制和察举制无关,故 A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汉代时商人及其后代不准做官,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可以弃商从政,社会阶层有所流动,故 C 项错误;宋代时允许商人弃商从政,显示了商人受歧视的情形
5、在宋代有所改变,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6.下 图所示是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虎纹腰牌。但文物鉴定者认定此物纯属伪造。理由是:虎纹是武官所用,而监察御史是文官,与制度不符。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当今文物市场上真品已难找到 B.古代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C.文物作伪者必须提高史学素养 D.制度史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解析: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鉴定者鉴定文物的依据是历史事实,而政治制度是历史事实的重要部分,由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大量文物流落海内外,故 A 项错误;古代监察官员属于皇帝个人意愿的耳目 ,但这与题干中提到的虎纹腰牌
6、是否属伪造的问题无关,故 B 项错误;我们应严厉打击文物作伪行为,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文物鉴定者的鉴别依据,故 D项正确。 答案: D 17.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包括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已经出现 自行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 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A. B. C. D. 解析: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出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是在建国以来,故错误,符合题意;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国人办报时期, 1
7、873 年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发生在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不符,故错误,符合题意,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8.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 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 (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 )对抗各国”“朝廷”可以得知是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以及对抗八国联军,故
8、 A 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 1931 年中国军队对抗日本的入侵,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一二九运动是发生在 1935 年中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1937 年,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对抗的是日本,不是各国,当时的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不是朝廷,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9.“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 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上述文字出自 A.光绪帝变法诏书 B.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C.宣统帝退位诏书 D.陈独秀敬告青年 解析: 光绪帝的变法发生在 1898 年
9、,主张“君主立宪”,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孙中山民报发刊词阐述的是“三民主义”,时间是 1905 年,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得出,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政体结束,由此可知是宣统帝的退位诏书,故 C 项正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民主与科 学,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把科教事业摆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位置。下列正确反映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历程的是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863 计划”的制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向科学进军”热潮掀起 A. B. C. D. 解析:
10、“科教兴国”战略是 1995 年提出;“ 863 计划”的制订于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是在 1988 年由邓小平提出;“向科学进军”热潮掀起是在 1956 年;根据前面的分析,正确的顺序是,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1.“这个大战的结果,在海外方面,是英国的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界立下一个基础。”材料中的“大战”指 A.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三次英荷战争 C.英法七年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的霸主地 位衰落,继而崛起的是以造船业发达的荷兰,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中
11、南美洲,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使英国夺得了荷兰在非洲 东西海岸的殖民据点,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英法七年战争使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建立了海上殖民霸权地位,故 C 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北美早已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2.某文学家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他创作了“ 20 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该作品是 A.红与黑 B.战争与和平 C.约翰克利斯朵夫 D.丧钟为谁而鸣 解析: 红与黑是 19 世纪 30 年代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与题目中的 20 世纪不符,故 A 项错误;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浙江省 温州市 第二次 模拟 测试 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