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二)“分门别类”重温基础实验——系统方法(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二)“分门别类”重温基础实验——系统方法(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二)“分门别类”重温基础实验——系统方法(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分门别类”重温基础实验系统方法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选取 A、 B、 C、 D、 E、 F、 G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在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 220 V、50 Hz 交流电源。(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T,计算打下 F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vF的表达式为vF_。(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 B、 C、 D、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以 A 点对应的时刻为 t0 时刻,试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作出物体的 vt 图像,并利用该图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 a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对应点 B C D E F速度/(ms 1 )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3)计数点 A 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 21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解析:(1)打下 F 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vF的表达式为: vF 。xEGtEG d6 d410T(2)物体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的斜率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即 a v tm/s20.4 m/s 2。0.3 0.10.5(3
3、)由 vt 图像可知计数点 A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0.1 m/s。2(4)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 210 V,对打点的时间间隔无影响,则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答案:(1) (2)见解析图 0.4 (3)0.1 (4)不变d6 d410T2(2018江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g。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 M 的重锤。实验操作如下:用米尺量出重锤 1 底端距地面的高度 H;在重锤 1 上加上质量为 m 的小钩码;左手将重锤 2 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 1 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
4、间;重复测量 3 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t。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 t 测量的_(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 m 要比重锤的质量 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_。A使 H 测得更准确B使重锤 1 下落的时间长一些C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 2MD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 m0。用实验中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g,得 g_。解析:(1)对同一物理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5、(2)设系统运动的加速度为 a,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2 M m)a,即 a ,mg2M m而 H at2,在 H 一定时, a 越小,则 t 越长,这时测量时间 t 的误差越小。因此实验要求12小钩码的质量 m 要比重锤的质量 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使重锤 1 下落的时间长一些,选项B 正确。(3)可利用橡皮泥平衡摩擦阻力,其方法为在重锤 1 上粘上橡直至轻拉重锤 1 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2 M m m0)a,又 H at2,解得 g 。12 2 2M m m0 Hmt2答案:(1)偶然 (2)B (3)在重锤 1 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
6、锤 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4)2 2M m m0 Hmt23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质量均为 M的物体 A、 B 通过细绳连在一起,物体 B 上放置质量为 m 的金属片C,在其正下方 h 处固定一个圆环, P1、 P2是相距为 d 的两个光电门。释放后,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 B 穿过圆环时,金属片C 被搁置在圆环上,数字计时器测出物体 B 通过 P1、 P2的时间为t。(1)物体 B 刚穿过圆环后的速度 v_。(2)实验中只要验证_(填正确选项的序号)等式成立,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mgh Mv2 B mgh Mv212C mgh (2M m)v2 D mg
7、h (M m)v212 12(3)本实验中的测量仪器除了图中器材和刻度尺、电源外,还需要_。解析:(1)物体 B 穿过圆环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 。dt(2)由题意可知,系统 A、 B、 C 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系统增加的动能,即:mgh Mgh Mgh (2M m)v2,得: mgh (2M m)v2,故 C 对。12 12(3)由 mgh (2M m)v2知,除了刻度尺、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电源外,还需要天平12称出各物体的质量。答案:(1) (2)C (3)天平dt4(2019 届高三太原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小组找到一根橡皮筋和一个弹簧测力计,他们进行了如
8、下操作,请将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1)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自然长度 L20 cm。(2)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橡皮筋的另一端,测量橡皮筋的长度,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橡皮筋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 k0.20 N/cm。(3)将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 A、 B 两点, A、 B 两点间距为 20 cm。(4)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挂钩搭在橡皮筋的中点,用手在水平面内沿 AB 的垂直方向拉测力计,稳定后如图甲所示,测得橡皮筋的总长度为 30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F_N。4(5)根据上述数据可
9、求得橡皮筋此时的弹力 T_N。(6)在图甲中根据给出的标度,作出橡皮筋对弹簧测力计挂钩拉力的合力 F的图示。(7)比较 F与_(填物理量的符号)的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反,即可验证实验结论。解析:(4)由题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3.46 N。(5)橡皮筋伸长量 x30 cm20 cm10 cm,橡皮筋此时弹力 T kx2.0 N。(6)橡皮筋两侧的夹角为 60, F1 F22.0 N,合力 F的图示如图所示。(7)理论上橡皮筋对弹簧测力计挂钩拉力的合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拉力等大反向,所以要比较 F与 F 的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反。答案:(4)3.46(3.453.47 均可)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十二 分门别类 重温 基础 实验 系统 方法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