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三)抓住“三类模型”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三)抓住“三类模型”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三)抓住“三类模型”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抓住“三类模型” ,破解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1(2018肇庆摸底)如图,一长为 L 的轻质细杆一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另一端可绕 O 点转动,现使轻杆与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匀速转动,测得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g(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 gL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方向指向圆心 O 点D轻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 mg解析:选 B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中 a ,解得: v ,A 错误;小球做匀速圆周运v2r gL动,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g,所以小球在最高点的加速度
2、为 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正确;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和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所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可能指向圆心 O 点,C 错误;在最低点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大,即F mg ma,解得: F2 mg,D 错误。2.一截面为圆形的内壁光滑细管被弯成一个半径为 R 的大圆环,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管内的环底 A 处有一质量为 m、直径比管径略小的小球,小球上连有一根穿过位于环顶 B 处管口的轻绳,在水平外力 F的作用下,小球以恒定的速率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如图所示。忽略内、外侧半径差别(小球可视为质点),此过程中外力 F 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
3、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 D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切线方向合力为零,设小球重力方向与切线方向的夹角为 ,则有 F mgcos ,小球上升过程中, 从 90先减小到 0(与圆心等高处),后增大到 90(B 点处),cos 先增大后减小,所以 F mgcos 先增大后减小,故 D 正确。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沿竖直面内半径为 R 的圆弧轨道下滑,滑到最低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v,若小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A mg B mv2RC m D m(gv2R) (g v2R)2解析:选 D 小物块滑到轨道最低
4、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 mg m ,得 FN m ,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v2R (g v2R)f F N m ,D 正确。(gv2R)4多选(2018洛阳高三统考)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细金属圆环半径为 R,质量均为 m 的带孔小球 A、 B 穿于环上,两根长为 R 的细绳一端分别系于 A、 B 球上,另一端分别系于圆环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让圆环绕竖直直径转动,当角速度缓慢增大到某一值时,连接 B 球的绳子恰好拉直,转动过程中绳子不会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 B 球的绳子恰好拉直时,转动的角速度为 2gRB连接 B 球的绳
5、子恰好拉直时,圆环对 A 球的作用力为零C继续增大转动的角速度,圆环对 B 球的作用力可能为零D继续增大转动的角速度, A 球可能会沿圆环向上移动解析:选 AB 当连接 B 球的绳子刚好拉直时, mgtan 60 m 2Rsin 60,解得 , A 项正确;连接 B 球的绳子恰好拉直时, A 球与 B 球转速相同,由对称性知, A 球所2gR受合力也为 mgtan 60,又 A 球所受重力为 mg,可判断出 A 球所受绳子的拉力为2 mg, A 球不受圆环的作用力,B 项正确;继续增大转动的角速度,连接 B 球的mgcos 60绳子上会有拉力,要维持 B 球竖直方向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圆环对
6、B 球必定有弹力,C项错误;当转动的角速度增大,圆环对 A 球的弹力不为零,根据竖直方向上 A 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可知绳子对 A 球的拉力增大,绳子应张得更紧,因此 A 球不可能沿圆环向上移动,D 项错误。5(2019 届高三合肥调研)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vx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 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S1和 S2的面积相等B 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S1和 S2的
7、面积相等C 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S1和 S2的面积不相等D 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S1和 S2的面积不相等解析:选 A 由题意可知,题图乙中 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面积 S1表示的是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水平直径最左端位置的过程中通过的水平位移,其大小等于轻杆的长度; S2表示的是小球从水平直径最左端位置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通过的水平位移,其大小也等于轻杆的长度,所以选项 A 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 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A、 C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B、 D 点为与圆心 O 在同一水
8、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关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 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在 A 点时, NMg,摩擦力方向向左B小滑块在 B 点时, N Mg,摩擦力方向向左C小滑块在 C 点时, N(M m)g,物体与地面无摩擦力D小滑块在 D 点时, N( M m)g,摩擦力方向向左解析:选 C 小滑块在 A 点时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所以不受摩擦力,A 错误;小滑块在 B 点时,需要的向心力向右,所以物体对小滑块有向右的支持力作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地面要对物体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小滑块在竖直方向上对物体没有作用力,物体
9、受力平衡,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 Mg,B 错误;小滑块在 C 点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所以不受摩擦力;小滑块对物体的压力要大于自身所受的重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M m)g,C 正确;小滑块在 D 点和 B 点受力情况类似,分析可知 N Mg,摩擦力方向向左,D 错误。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放在水平面上,将质量不同的 A、 B 两个小球( A 球质量小, B 球质量大)从碗口两侧同时由静止释放,让两球沿内壁下滑,不计两小球的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先到达碗底B B 球先到达碗底4C两球下滑的过程中,碗有向左滑动的趋势D两球下滑的过程
10、中,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解析:选 D 由于两小球运动轨迹关于过球心的竖直线对称,两小球下滑过程中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所以同时到达碗底,选项 A、B 错误;由于 B 球质量较大,下滑过程中对右侧碗壁的作用力较大,所以两球下滑的过程中,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选项 C 错误,D 正确。8.多选(2018厦门模拟)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细线拴着两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各自做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小球 1 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低点,小球 2 恰好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高点,这两点高度相同,此时两小球速度大小相同,若两小球质量均为 m,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两根细线拉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抓住 模型 破解 竖直 圆周运动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