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阶段检测5.docx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阶段检测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阶段检测5.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阶段检测(五) 酸和碱 盐 化肥 化学与生活(时间:45 分钟 分值: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 1 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菜肴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答案: A解析: A 项,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正确;B 项,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错误;C 项,玉米窝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D 项,清蒸螃蟹中富含蛋白质,错误。2.(2017贵州铜仁中考)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缺钙易患
2、骨质疏松症B.冬天关闭门窗在室内烧煤取暖时,放一盆水在炉火旁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C.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D.人体缺维生素 A 易患夜盲症答案: B解析: A 项,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正确;B 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错误;C 项,羊毛纤维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后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使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正确;D项,人体缺维生素 A 易患夜盲症,正确。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4、CH 3COOH、C 6H12O6都属于
3、有机化合物B.棉花、羊毛、塑料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D.CO(NH2)2、Ca(H 2PO4)2都属于复合肥料答案: A解析: A 项,CH 4、CH 3COOH、C 6H12O6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 项,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而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C 项,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错误;D 项,复合肥料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磷酸二氢钙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错误。4.(2017江苏镇江中考)某同学演示酸碱中和并利用反应后的溶液制得 Na2SO4固体。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 A解析
4、: A 项,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B 项,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C 项,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D 项,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正确。5.(2017河北中考)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2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使用越多越好答案: D
5、解析: A 项,KNO 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故说法正确;B 项,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故说法正确;C 项,铵态氮肥能与碱性肥料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说法正确;D 项,多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要将化肥和农家肥交替使用,要适量使用,故 D 说法错误。6.(2018山东青岛中考)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
6、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答案: B解析: A 项,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 项,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洗涤剂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 项,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与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 项,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因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7.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课外实验生成炭
7、黑的实验 酸或碱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作酸碱指示剂选项 C D课外实验自制汽水实验结论 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碎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答案: A解析: 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而不是说明蜡烛含有炭黑,故 A 错误;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有些花的色素可作酸碱指示剂,故 B 正确;自制汽水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又生成碳酸,所以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 C 正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故 D 正确。8.(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区分下列各
8、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需区分的物质 磷矿粉和碳铵 酒精和水 呼出气体和空气 黄金和黄铜方法一 加水,搅拌,观察 测 pH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铝溶液方法二 闻气味 观察颜色 滴入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答案: A解析: A 项,取样品,加水溶解,可以溶于水的是碳铵,不能溶于水的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铵,没有明显气味的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A 正确;B 项,水和酒精都是无色液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 B 错误;C 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3象,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均为无色,都不能鉴别,故 C 错误;
9、D 项,锌、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铝的后面,都不会与氯化铝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 D 错误。9.(2018山东滨州中考)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A 氧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B 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C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答案: D解析: A 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 项,碳酸钾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再过滤,能除
10、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项,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项,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10.(2017江苏无锡中考)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溶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B.只根
11、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D.只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NH 4HCO3 NH3+CO 2+H 2O答案: B解析: A 项,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溶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正确;B 项,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不正确;C 项,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溶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安徽省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阶段 检测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