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5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阳模拟)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 B 项错误;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
2、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 D 项错误。2(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 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 D 项正确。3(2019潍坊模拟)英国
3、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 1644 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解析:选 B。明朝末年的 1644 年,欧洲已经诞生了近代科技,而中国仍然属于古典科技,故 A 项错误;明朝末年一些欧洲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同时把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等知识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个西学东渐的局面,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故 B 项正确;这一时期出现的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故 C 项错误;当时传入中国的是自然科
4、学知识而不是西方进步思想,故 D 项错误。4(2019德阳模拟)诗经中有 10 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 ,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2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 B。 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 A 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 C 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 D 项错误。52014 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
5、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解析:选 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而不是汉赋,故 A 项错误;汉赋辞藻华丽,表现了汉代气势恢弘的时代特征,故 B 项正确;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指的是宋词的兴盛,故 C 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故 D 项错误。6(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
6、,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反映了(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B 三国演义盛行当时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D尊刘贬曹观念深入民心解析:选 C。题干没有提及百姓疾苦,故 A 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故 B 项错误;通过“涂巷中小儿薄劣”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代的市井生活,故 C 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出深入人心,故 D 项错误。7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
7、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解析:选 C。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而是文化的传播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体现了共同文化的形成,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间的问题,故 D 项错误。8(2019吉林模拟)项目 甲骨文 金文3时间 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 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识别字数 一千多 一两千用途 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 意内容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
8、用”等语篇幅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数十字到几百字上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D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解析:选 D。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 B 项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由材料中甲骨文和金文的用途、内容可知文字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故 D 项正确。9(2019乌鲁木齐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
9、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 )A人物画 B风俗画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选 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 A 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 B 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综合文化素质,故 C 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 D 项错误。10(2019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36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艺 课后 达标 检测 2019 届新题 解析 岳麓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