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剖析】一、反应热1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3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
2、 C 燃烧应生成 CO2而不是 CO,H 2燃烧应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4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H57.3 kJmol1 。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 因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小,中和热减小。若用浓硫酸(或 NaOH 固体),因溶解放热放出的热量增多,中和热增大。二、反应热和焓变1理解反应热的两个角度(1)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热从微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的差 值,在下图中a 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热量;b 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c 表示反应热。(2)从宏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
3、物的总能量差值,在上图中a 表示活化能;2b 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c 表示反应热。2物质结构与稳定性和键能的关系(1)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反之亦然。如卤化氢的稳定性按氟、氯、溴、碘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能量依 次增大,氢卤键的键能依次减小。(2)物质所含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需能量越高,而形成其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2将 H 的正、负混淆,其关键是没有体会到“” “”分别表示吸收或放出热量后使体系本身的能量升高或降低了。3热化学方程式不用注明“
4、点燃” 、 “加热”等条件。4未注意到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数值的对应关系。 如:H 2(g)Cl 2(g)=2HCl(g) H184.6 kJmol 1H2(g) Cl2(g)=HCl(g) H92.3 kJmol 112 125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 1,且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 CO2(g),H H2O(l),S SO2(g)。 O2 O2 O2 6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生成 1 mol H2O,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恒定为 57.3,若弱酸或弱碱参加,则中和热值小于 57.3。四、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七大”要点1注意 H 的符号和单位若为放热反应,
5、H 为“” ;若为吸热反应, H 为“” 。 H 的单位为 kJmol1 。2注意反应热的测定条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 H 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但绝大多数 H 是在 25 、101 325 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3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 H 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 ,液体用“l” ,固体用“s” ,溶液用“aq”
6、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5注意 H 的数值与符号由于 H 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 H 必须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H 也要加倍。互为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6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7对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热( H)是指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五、反应热的计算及其大小的比较方法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 H 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合理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类似于整式的运算,叠加时应遵循数学的运算规则,当需要将某一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化学计量数时,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和 H 需同乘以该化学计量数,当某物质或 H 移到“=”另一边
7、时就变为异号。(2) H 在进行加、减、乘等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其符号的改变,即 H 的运算包括数值和符号的双重运算。2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量的关系(2) H 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 H 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 H越小,吸热反应的 H 越大。4(4)反应的程度 :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六、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六种方法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求解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与
8、反应热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求算反应热。2依据燃烧热数据直接求算反应热Q燃烧热 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H E(生成物) E(反应物)。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5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方法一: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C(s)O 2(g)=CO2(g) H1;C(s) O2(g)=CO(g) H2;12可得 CO(g) O2(g)=CO2(g) H H1 H212方法二: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由图可得: H H1 H2。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Q cm T【题型示例】题型一、考查反应热和焓变 【例 1】 (2016海南化学,11)由反
9、应物 X 转化为 Y 和 Z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由 XY 反应的 H E5 E25B由 XZ 反应的 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 Y 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Z 的产率答案 BC【方法技巧】解答能量变化图像题的“4 关键”1反应热不能取决于部分反应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即部分反应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不能决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2.注意活化能在图示(如右图)中的意义。(1)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即 E1;(2)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 E2。3催化剂只能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
10、的 H。4设计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切实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8)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l)=2H2(g) O 2(g) H1571.6 kJmol 1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 2O(g)=CO(g) H 2(g) H2131.3 kJmol 1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4(g) H 2O(g)=CO(g)3H 2(g) H3206.1 kJmol 1A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使用催化剂, H3减小D反应 CH4(g)=C(s)2H 2(g)的 H74.8 k
11、Jmol 16答案 D【变式探究】(2015海南化学,4,2 分)已知丙烷的燃烧热 H2 215 kJmol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 1.8 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 108 kJ解析 由丙烷的燃烧热 H2 215 kJmol 1 ,可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3H8(g)5O 2(g)=3CO2(g)4H 2O(l) H2 215 kJmol 1 ,丙烷完全燃烧产生 1.8 g 水, n(H2O) mM1.8 g18 g/mol0.1 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Q(2 215 kJ4 mol)0.155.4 kJ,A 选
12、项正确。 【答案】 (1)3SO 2(g)2H 2O(g)=2H2SO4(l)S(s) H2254 kJmol 1(2)(a b2 c)【变式探究】 【2017 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s) + H 2O(g)=CO(g) + H2 (g) H1 = akJmol1CO(g) + H 2O(g)=CO2(g) + H2 (g) H2 = bkJmol1CO 2 (g) + 3H2 (g)=CH3OH(g) + H2O(g) H3 = ckJmol12CH 3OH(g)=CH3OCH3 (g) + H2O(g) H4 = dkJmo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5 化学反应 能量 变化 教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