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总纲目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 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的迅速发展。 线索一: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多极化 趋势加强。 线索二:经济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 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
2、经济发展的 两大趋势。,(2018江苏苏州期末)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 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 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 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 )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 A,解析 华约是苏联针对美国组织成立的北约而设立的军事组织,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A项正确;华约属 于军事组织,不会防止军国主义复辟,故B项错误;华约和北约均不 是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而设立的,故C项错误;华约成立标志着 两极格局形
3、成,故D项错误。,高频命题点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1.(2018江苏四市一模)“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 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计划的时 候不会走得太远;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 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的“事件” ( ) A.造成德国分裂 B.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C.引发朝鲜战争 D.反映两大阵营对峙,答案 D 根据“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 问题”“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 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 下两大阵营对峙,双方难以互信,D正确。A和
4、C不符合“由于害 怕爆发核战争”,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 形成,排除B。,2.(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 它预定长度达164千米,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 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 住。”材料中“它”的建成 ( ) A.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 B.导致了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 D.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答案 D 材料论述的是柏林墙的修建,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 的产物,说明世界局势紧张加剧,D正确。A是朝鲜战争的影响,B 是德国开始分裂,早于柏林墙的修建,C是华约建立
5、的影响,A、B 和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 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 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 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 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消极影响 政治上: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6、,严重恶化了国际关 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 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 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秩序长期 得不到改善,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 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2)积极影响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 环境。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 展。 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 动,第三世界崛起。,1.(2013江苏单科,20,3分
7、)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 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 A 题中地图显示,为了争夺欧洲,称霸世界,美苏展开了激 烈的角逐,导致欧洲出现了以冷战为特征的对峙与分裂柏林 危机、德国分裂,A项正确。热战与冷战相对,专指直接的战争行 为、武装干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该地图中没有蕴含“局部 热战”的信息,B项错误;华约成立于1955年,德国统一于1990年, 与地图反映的时段(19451949年)不符,C、D两项错误。,2.(201
8、0江苏单科,18,3分)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 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答案 D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盟 国由战时联合走向分裂对峙(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 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故此题应该选择D。,高频命题点二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1.(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
9、 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 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 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美欧关系趋向紧张 B.美苏冷战促进欧洲一体化 C.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答案 B “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 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 个梦想”说明冷战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正确。A不符合材 料主旨,排除;C中“受挫”说法错误,排除;D中“美苏帮助”显然 不符合史实,排除。,2.(2018江苏扬州期末)“美国优先让全球处于无序状态。特朗普 对国际合作不感兴趣,也不
10、愿意参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特朗普 被其他国家看成一种威胁,而美国也成了新的局外人。”有关 “美国优先”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 B.遏制了全球经济合作 C.助长了单边主义倾向 D.有利于国际地位提升,答案 C 由“美国优先让全球处于无序状态”,可知美国有单 边主义倾向而忽视全球化,排除A,选C。全球经济合作是世界潮 流,美国不能够遏制,排除B。由“美国也成了新的局外人”,可知 美国国际形象受损,国家地位下降,排除D。,1.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1)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 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与苏联建立
11、了友好同盟关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抗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了在争霸中增强 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 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 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 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2.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美苏两极对
12、峙格局。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 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全面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1)含义: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 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构成多极化中的“极”的载体既有国家, 也有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 国际组织。 (2)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表现:当今国际政治关系存在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 斯五个力量中心。 (4)现状: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 世界格局。 (5)意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
13、 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1.(2018江苏单科,19,3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 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 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 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 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 D 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国家在世界贸易总 额中的比重及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而同期的
14、美国比重则相对下降,这说明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演进,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A项错 误;该时期主导世界格局的是美苏两国,B项错误;西欧经济的发展 加剧了其与美国的竞争,加深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C项错 误。,2.(2015江苏单科,20,3分)“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 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 C 材料强调的是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攻略 十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 政治 经济 格局 演变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