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doc
《(辽宁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 1 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时间:45 分钟 分值:47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1. (2017 四川广安)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 36 g H2OC. 水变成汽油D. 冰转化成干冰2. (2017 河南)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B )A. N2 B. NO2 C. NH3 D. SO23. (2017 黑龙江龙东)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 22H 2O,则 X
2、 的化学式为( A )= = = = = A. MnCl2 B. ClO2 C. MnCl4 D. HClO4. (2017 上海)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B )A B C D5. (2017 沈阳大东区一模)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化学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说明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B. 在 4K2FeO410H 2O= 4Fe(OH)38KOH 反应中, 内应填 3O2C. 用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进行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等于原木材的质量6. (2017 四川成都)
3、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 C )A. 锌和稀硫酸B. 碳酸钠和稀盐酸C. 铁和硫酸铜溶液D. 氯化钠和稀盐酸7. (2017 本溪一模)根据化学方程式 MgCl22A= =Mg(OH)22B 推断,B、A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C )A. 37.0 B. 95.0 C. 18.5 D. 58.58. (2017 山东泰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2A. 丁一定是化合物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81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
4、的质量之和(导学号 41684212)9. (2017 湖北武汉)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 2H5SH9O 2 = = = = =点 燃 4CO22X6H 2O。下列关于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X 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B. X 属于有机化合物C. X 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D. 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10. (2017 锦州二模)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物质
5、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 1.2 7.2 xA. 丙一定是化合物B.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 11D. 反应中的甲和丙质量变化之比是 3811. (2017 天津)在反应 A3B= = 2C3D 中,已知 2.3 g A 跟 4.8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 g C。又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A. 23 B. 46 C. 92 D. 9612. (2017 本溪一模)2.4 g 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后生成 4.4 g CO2和 1.8 g 水,则对该
6、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C )(导学号 41684213)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1 13. (2017 抚顺一模)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物质 A 和 D 都是氧化物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 反应物的原子个数比为 11D.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14. (2017 云南昆明)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导学号 4168
7、4214)3A. x3.1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1485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5. (2017 沈阳皇姑区一模)将一定质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A )A. 1411 B. 711 C. 1114 D. 11716. (2017 江苏常州)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B )物质阶段 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 40 40 0 0 反应中 m1 m2
8、m3 10.8 反应后 23 m4 30 27 A. m130.8 B. m 224C. m313.6 D. m 43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0 分)17. (2017 锦州一模)在一定条件下,A、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和 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反应中生成的 C 和 D 的质量比为_2714_。该反应属于_置换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若 D 为氧化物,且 A、B 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O24NH 3 _6H2O4NO_。= = = = =一 定 条 件
9、18. (2017 贵州贵阳)建立宏观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这将点亮新能源时代曙光。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 CH4)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1 体积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 体积的天然气,可燃冰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的特点。(1)甲烷是_有机物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对“1 体积可燃冰可释放出约 164体积的天然气”体积明显增大的微观解释是_分子间的间隔增大_。(2)如图是甲烷燃烧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4就该反应,从质量守恒角度看,请在如图方框中补充画出微观粒子,完善微观示意图;
10、如图:从微观角度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原子种类、原子数目_;从能量角度看,能量变化是_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反应伴随热量放出)_。(3)如图所示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C、O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1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19. (2017 山东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向右_(选填“向左” 、 “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 地区 2018 年中 化学 复习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练习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