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检测卷(四)苏教版选修6.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检测卷(四)苏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检测卷(四)苏教版选修6.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闵恩泽教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限度。答案 C2.下列实验或生活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以加快
2、反应速率B.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制取乙炔C.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包装袋中加入硅胶、硫酸亚铁解析 C 项,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随着热量的散失,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错误。答案 C3.常温下,往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 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 H 2O22H =2Fe3 2H 2O,2Fe 3 H 2O2=2Fe2 O 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H2O2的氧化性比 Fe3 的强,其还原性比 Fe2 的弱B.在 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下降2C.在 H2O2分解过程中,Fe 2 和 Fe3 的总量减小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解析 结合题给两个化学方程式,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得:H 2O2的氧化性Fe 3 的氧化性,H 2O2的还原性Fe 2 的还原性,A 错;2H 2O2=2H2OO 2,分解过程中,Fe2 作催化剂,溶液 pH 不变,B 错;H 2O2分解,Fe 2 作催化剂,Fe 3 是中间产物,二者总量不变,C 错;因为 Fe2 可导致 H2O2分解,所以 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 F
4、e2 ,D 正确。答案 D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B.升高温度能使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使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在合成氨工业中将生成的 NH3及时分离出去,符合勒夏特列原理D.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与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无关,只不过吸热反应方向增大的多,放热反应方向增大的少。答案 B5.在气体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 D.移出生成物解析 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升
5、高,使更多的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答案 B6.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 a 有催化剂参与3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 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 E2解析 过程 a 的活化能比过程 b 的高,故反应过程 b 有催化剂参与,A 项错误;该反应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比反应物的低,且由图标信息可知二者能量之差为 H,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 项错误;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不同,故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D 项错误。答案 C7
6、.把镁条直接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 H2的速率如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不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B.镁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 D.Cl 的浓度解析 Mg2H =H2Mg 2 ,实质是镁与 H 间的反应,与 Cl 无关。在镁条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当将镁条投入盐酸中时,随着氧化膜的不断溶解,镁与盐酸接触的面积不断增大,产生 H2的速率会加快;溶液的温度对该反应也有影响,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则反应速率会逐渐加快。答案 D8.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
7、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 NO2和 N2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 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FeCl3溶液探究 FeCl3溶液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4答案 C9.已知:3CH 4(g)2N 2(g) 3C(s)4NH 3(g) H0,700 时,CH 4与 N2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 时 CH4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CH4)n( N2)A. 越大,CH 4的转化
8、率越高n( CH4)n( N2)B. 不变时,若升温,NH 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n( CH4)n( N2)C.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 a 点的大D.a 点对应的 NH3的体积分数约为 26%解析 A 项,由图像看出,CH 4的转化率随着 的增大而降低,故 A 错误;B 项,n( CH4)n( N2) 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 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 B 正确;C 项,a、b 两点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平衡常数不变,故 C 错误;D 项,a 点甲烷转化率为 22%, 0.75,则设甲烷为 3 mol,氮气为 4 mol,n( CH4)n( N2)3CH 4(
9、g)2N 2(g) 3C(s)4NH 3(g) 700 催 化 剂开始/mol 3 4 0转化/mol 0.66 0.44 0.88平衡/mol 2.34 3.56 0.88则 NH3的体积分数约为 100%13%,故 D 错误;故选 B。0.882.34 3.56 0.88答案 B10.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 t)内产生气体体积( 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5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 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1 a 30 粉末状2 b 30 粉末状3 c 2.5 块状4 d 2.5 30
10、块状A.第 4 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 1 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 2.5 molL1C.第 2 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 2.5 molL1D.第 3 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 30 解析 由图像可知,1、2、3、4 组实验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只是反应速率有快慢之分。第4 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长,故反应速率最慢,A 正确;第 1 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短,故反应速率最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浓度应大于 2.5 molL1 ,B 正确;第 2 组实验,铁是粉末状,与 3、4 组块状铁相区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的浓度应等于2.5 molL1 ,C 正确;由 3、4 组实验并结合图像知第
11、3 组实验中反应温度应高于 30 ,D 错误。答案 D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将 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B.t/ 25 50 100Kw/1014 1.01 5.47 55.0C.6D.c(氨水)/molL1 )0.1 0.01pH 11.1 10.6解析 首先理解选项所提供的信息含义,然后分析该含义中有没有包含平衡移动,即可顺利解答。A.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2NO 2 N2O4,体系的温度变化会使平衡发生移动。B.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同,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这是二氧化锰的
12、催化作用,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氨水的浓度减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但其 pH 的变化小于 1,说明氨水在稀释的过程中平衡:NH 3H2O NH OH 发生了移动。 4答案 C12.为了研究一定浓度 Fe2 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越小,氧化率越小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小C.Fe2 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 pH 和温度有关D.实验说明降低 p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Fe2 的氧化率解析 由可知,温度相同时 pH 越小,氧化率越大;由可知,pH 相同时,温度越高,Fe 2 氧化率越大;C 项,Fe 2 的氧化率除受 pH、温度影
13、响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如浓度等。答案 D13.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IO3氧化,当 NaHSO3完全消耗即有 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 0.020 molL1 的 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 3(过量)酸性溶液 40.0 mL 混合,记录 1055 间溶液变7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 之前与 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 b、c 两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 a 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
14、率为 5.0105 molL1 s1D.温度高于 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解析 由题给图像可知,温度低于 40 时,温度升高,溶液变蓝的时间短,但温度高于40 时情况相反,A 项正确;因为 b、c 两点的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可能相等,B 项错误;图中 a 点,所用的时间为 80 s,则 NaHSO3的反应速率为:(0.020 molL1 10.0 mL103 L/mL)(50 mL10 3 L/mL)80 s5.0105 molL1 s1 ,C 项正确;由题给条件,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所以温度高于40 ,淀粉不宜作该实验的指示剂,D 项正确。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 61 分
15、)14.(5 分)为比较 Fe3 和 Cu2 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 Fe2(SO 4) 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8(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 40 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答案 (1)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排除氯离子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收集 40 mL 气体所需的时间15.(8 分)士兵在野外加热食物时通常采用“无焰食物加热器”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镁粉、铁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高中化学 专题 化学反应 条件 控制 检测 苏教版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