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401153.doc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40115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401153.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答题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无我之境”中的“无我” ,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最终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 。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还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的作品,都客观地整体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的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 柳溪归牧 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
3、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还是在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 2 -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
4、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 ”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B. 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能客观地整体把握和描绘自然。C. 北宋山水画具有
5、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D. 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2 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B. 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 ,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C. 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 、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 、 “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D. 作者在
6、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何一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B. 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C. 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相似,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 3 -定的思绪、感受。D. “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
7、题,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5 题。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
8、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
9、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 4 -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
10、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
11、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摘编自散文选刊)4.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 “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B “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C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D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5.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义。(6 分)(三)实用类文本
12、阅读(本 题 共 3 小 题 ,12 分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68 题 。材料一:- 5 -古籍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文化大国的历史和文化大部分都在古籍当中。中国古代的文献非常丰富,从这些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到遥远先人的身影,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步前行的脚印。回望来时路,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明白我们要向何处去,而古籍整理正是一项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古籍整理是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的工作,它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
13、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2018 年 9 月 19 日)材料二:8 月 28 日,第 33 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 6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1958 年,在党和国家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从此开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据 统 计 ,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出 版 的 古 籍 整 理 图 书 近 3.6 万 种 , 近 90%的 古 籍 图 书 都 是
14、 改 革 开 放40 年 来 出 版 的 。 近 年 来 , 中 华 大 典 海 外 中 文 古 籍 总 目 大 中 华 文 库 等 一 大 批 重 大 出 版 工程 的 实 施 , 还 有 许 多 地 方 志 、 少 数 民 族 古 籍 文 献 、 文 学 艺 术 作 品 的 整 理 出 版 , 让 收 藏 在 禁 宫 里的 文 物 、 陈 列 在 广 阔 大 地 上 的 遗 产 、 书 写 在 古 籍 里 的 文 字 都 活 了 起 来 。当前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古籍整理大多流于一般性的整理,参与古籍整理的专业人才仍然不足,鲜有史记三家注, 四库提要辩证那样的精品和权威的古籍
15、整理著作。随着整理的深入,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料越来越不便于人们的查阅,传统的古籍整理方法由于投入大、周期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古籍的外译度普遍不高,对国际汉学界古籍整理的优秀成果重视不足。(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我国古籍整理出版迈上新台阶 ,2018 年 09 月05 日)材料三:走进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让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拥有走向更加繁荣与发展的机遇。6 月 16 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奖掖了一批优秀工作者,有年逢 80 的裘锡圭先生,有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古籍整理工作要赢得尊重,- 6
16、 -离不开优秀古籍整理者的付出。7 月 20 日, 中华大典历史典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第一次按照现代学术理念对涉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完整地收集、整理、排比和编纂的古籍整理大典。日前,中华书局正着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再造一个“线上中华” ,此前已经上线的“中华经典古籍库”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实现了多功能服务,用户不仅能浏览、阅读、定制资源,在线编辑、下载、写作!还可以进行全文检索、深度检索和个性化检索。(摘编自光明网)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的古籍保存了中国大部分的历史和文化,是中
17、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B古籍整理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有重要意义。C1958 年我国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开启了近代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D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数量庞大,其中近 90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出版的。7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前两则材料介绍了古籍整理的意义和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近 60 年来的成就。B各种古籍整理出版活动的开展,表明了我国对古籍整理工作越来越重视。C当前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D “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使古籍从书页走向屏幕,更方便了人们的检索。8应 采 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市 东北 育才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2019010401153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