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96.doc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9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96.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 2019 届高三物理 11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8 年 11 月 20 日 9:00-11:30 试卷满分:30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2、 Al-27 Mg-24 C-12 S-32 Cl-35.5 Fe-56 Cu64 第卷(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 60 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
3、吸引苹果的力的 1/602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1/602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1/6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1/60【答案】 B15.如图所示,小球从 A 点以初速度 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 B 后返回 A, C为 AB 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小球从 A 出发到返回 A 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B.小球从 A 到 C 与从 C 到 B 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C.小球从 A 到 C 与从 C 到 B 的过程,速度的变化相等D.小球从 A 到 C 与从 C 到 B 的过程,由于从 A 到 C
4、 所花时间更短,所以该段损失的机械能更少【答案】 B- 2 -16.如图所示,斜面体质量为 M,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且 M 保持静止,则 CA.若给小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则小木块加速下滑B.若给小物块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恒力 F,则斜面体 M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C.若给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F,使 m 和 M 都处于静止状态,m 可能受 3 个力的作用D.若给小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F,使 m 和 M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m 对 M 的作用力大小为 sincoFmg【答案】 C17. 如图所示的实验
5、装置中,小球 A、B 完全相同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A 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 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实验中两球同时落地图中虚线 1、2 代表离地高度不同的两个 水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球经过面 1 时重力瞬时功率大于 B 球经过面 1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B. A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速率变化等于 B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速率变化C. A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动量变化大于 B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动量变化D. A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动能变化等于 B 球从面 1 到面 2 的动能变化【答案】 D18如下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 1、2、3 为等差
6、等势线。已知a、b 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 2 上的 O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则- 3 -A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a 加速度减小,b 加速度增大CM、N 之间的距离等于 N、Q 之间的距离Da 粒子到达等势线 3 的动能变化量比 b 粒子到达等势线 1 的动能变化量小【答案】 B19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AB 间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7、力)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与 v 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g(sin cos ),若 L 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C若 tan ,则粮袋从 A 到 B 可能一直是做加速运动D不论 大小如何,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 agsin 【答案】 AC20. 如图甲所示,半径为 r 带小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圆环的缺口两端用导线分别与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A、B 连接,两板间距为 d 且足够大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圆环平面,规定向里为正,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平行金属板 A、B 正中间有一电荷量为 q 的带电液滴,液滴在
8、 0 T 内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14正确的是( BD )甲 乙A. 液滴带负电 B. 液滴的质量为4B0q r2gdTC. t T 时液滴的运动方向改变 D. tT 时液滴与初始位置相距 gT234 12【答案】 BD- 4 -21.如图所示,边长为 L,匝数为 N,电阻不计的正方形线圈 abcd,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 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轴 垂直于磁感线,制成一台交流发电机,它与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1:2,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从正方形线圈处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的
9、瞬时值表达式为 2sineNBLt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为 1:2C.电压表示数为 2L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答案】 ABD第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47 分)22(6 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长木板上固定 A、B 两个光电门,滑块用跨过定滑轮的水平细绳与托盘相连。实验时,让滑块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出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滑块
10、的质量为 M,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S,遮光片的宽度为 d,记录遮光片通过 A、B 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t1、t2,重力加速度为 g。(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 a =_用 d、t1、t2、S 表示);(2)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用 a、m、M、g 表示);(3)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B.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C. 增加滑块的质量 M 可减小实验误差滑块遮光片托盘和砝码长木板光电门 B 光电门 A- 5 -D. 增加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m 可减小实验误差【答案】:(1) a= ( ) 2
11、-( ) 2; (2) ; (3)BC12S dt2 dt1 mg-MaMg【解题思路】:(1)由速度 v= , v22-v12=2aS,可得 a= ( ) 2-( ) 2;dt 12S dt2 dt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Mg=Ma,则有 = ;mg-MaMg(3)用整体法可知 mg-Mg =( M+m) a,则 = ,所以 ,所mg-(M+m)aMg以本实验方案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当增加滑块质量 M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运动加速度 a 减小,又 = = ,由 M 增大, a 减小,则 减小,即测量值与真实mM ag值的差值减小,故当增加滑块的质量 M 时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12、当增加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m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整体运动加速度 a 增大,又 = = ,由 m 增大,mM aga 增大,则 增大,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增大,故增加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m 会增大实验误差,所以 B、C 选项正确。23(9 分)在电子线路制作中常用到覆铜板,覆铜板是将补强材料(加入橡胶中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它是做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材料,常叫基材。小明同学是电子制作爱好者,他想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测量覆铜板的导电铜膜厚度。于是他从资料上查得导电铜膜的电阻率 1.7510 8 m,并利用下
13、列器材完成了这个实验:A.电源 E(电动势为 6 V,内阻不计);B取待测长方形覆铜板一块,将两个粗铜条 A、 B 平行压置在覆铜板的两端,与覆铜板接触良好,用作电极,如此就制成了待测电阻 R(阻值约为 2 );C滑动变阻器 R1(总阻值约为 10 );D定值电阻 R2(电阻值 R26 );E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F电压表 V (量程为 6 V,内阻很大);G电流表 A (量程为 0.6 A,内阻约为 5 );- 6 -H开关 K,导线若干。(1)请在图甲的实物图中完成实物连线,要求实验测量精度高。(2)小明在接通电路之前,先用游标卡尺测得覆铜板宽度 d 如图乙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14、(3)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测两电极 A、 B 间的距离 L1.001 0 m。(4)图丙中的 6 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 6 组电流 I、电压 U 的值,请完成作图。若所得图线的斜率用 k 表示,则导电铜膜的电阻 R (用 k 及题中所给字母表示),根据实验数据及 I U 图线求出导电铜膜的电阻 R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计算导电膜厚度 h 的值为 m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如图所示 (2) 8.02(4)如图所示 R2 2.3 (5) 9.51041k24 (12 分)如图所示,AB 是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最低点,距水
15、平地面的高度为 。现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点正上方的某点 P(图12- 7 -中末画出)由静止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C 点,C 点距 B 点的水平距离为 2R。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经过 B 点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2)P 点距 A 点的高度。【解答】:(1)设小球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 N,从过 BBv点至落地过程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规律: (2 分)1gtR(2 分);tBv牛顿第二定律: (3 分),RmgN联立以上各式得: (1 分)。5(2)设 P 点距 A 点的高度为 h,小球从 P 点落下至 B 点过程由动能
16、定理:(3 分)21)(BvmRhg解得: (1 分)。25 .(20 分)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两者长度分别为L12.5 m、 L22 m传送带始终保持以速度 v 匀速运动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然后平稳地滑上平板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滑块与平板、平板与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0.3、 20.1,滑块、平板的质量均为m2kg,取 g10 m/s 2.求:(1)若滑块恰好不从平板上掉下,求 v 的大小;- 8 -(2)若 v6m/s,求滑块离开平板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滑块在平板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1 3
17、m/s 2 1mgm由于 1mg2 2mg故平板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2 1 m/s 2 1mg 22mgm设滑块滑至平板右端用时为 t,共同速度为 v,平板位移为 x,对滑块:v v a1t(1 分)L2 x vt a1t212对平板: v a2tx a2t212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t1 s, v4 m/s.(2)滑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 a3 5 m/s 2 mgm若滑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获得的速度为:v1 5 m/st,不合题意,舍去)12将 t s 代入 v v a1t得: v3.5 m/s.1226. (每空 2 分,共 14 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工业
18、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 FeOCr2O3、SiO 2、Al 2O3)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重铬酸钾(K 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9 -(1)以上工艺流程所涉及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有_。铁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2)煅烧前应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其目的是_。如在实验室中将铬铁矿和 NaOH 固体混合物灼烧,从以下各实验仪器中选择必要有_。A陶瓷坩埚 B铁坩埚 C三脚架 D泥三角(3)操作的名称是_ _。(4)固体 X 的主要成分是_,沉淀 Y 的主要成分是_。【答案】:(1). Fe、Cr 四周期第族 (2). 增大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更充分 BCD
19、 (3). 过滤 (4). Fe 2O3 Al(OH) 3、H 2SiO3 【解析】:1)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及族的元素;根据铁是 26 号元素分析;(2)煅烧前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可以增大铬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灼烧氢氧化钠不能用瓷坩埚;(3)固液分离用过滤;(4)根据流程可知FeOCr2O3与 NaOH、KClO 3反应生成 Na2CrO4、Fe 2O3,SiO 2、Al 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其中只有 Fe2O3难溶于水。铬酸钠、偏铝酸钠、硅酸钠溶液调节 PH=67,偏铝酸钠、硅酸钠水解为氢氧化铝、硅酸沉淀;(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
20、式。解析:(1)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及族的元素,所以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Fe、Cr;铁是 26 号元素,位于四周期第族;(2)煅烧前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可以增大铬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灼烧氢氧化钠不能用瓷坩埚,灼烧 NaOH固体混合物需要的仪器有铁坩埚、三脚架、泥三角;(3)根据流程图,操作实现固液分离,所以操作名称是过滤;(4)根据流程图可知 FeOCr2O3与 NaOH、KClO 3反应生成Na2CrO4、Fe 2O3,SiO 2、Al 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其中只有 Fe2O3难溶于水,所以固体 X 是 Fe2O
21、3。铬酸钠、偏铝酸钠、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调节 PH=67,偏铝酸钠、硅酸钠水解为氢氧化铝、硅酸沉淀,所以沉淀 Y 的主要成分是 Al(OH) 3、H 2SiO3;(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27(14 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 10 -实验: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O5。装置中有 Na2S2O5 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 2=Na2S2O5(1)装置中
22、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要从装置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3)装置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填序号)。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4)证明 NaHSO3溶液中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填序号)。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6)葡萄酒常用 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11 -
23、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I 22H 2O=H2SO42HI)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 I2溶液 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O2 计算)为_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 HI 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答案】:(1)Na 2SO3H 2SO4=Na2SO4SO 2H 2O(2 分)(或 Na2SO32H 2SO4=2NaHSO4SO 2H 2O)(2)过滤(2 分)(3)d(2 分)(4)a、e(2 分)(5)取少量 Na2S2O5 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第一 学校 2019 届高三 物理 11 月月 考试题 20190107029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