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1702173.doc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17021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1702173.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 11 月月考试题第卷1、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 10 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
2、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4 “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3、A实现了国家统一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创立三公九卿制5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 、 “陪官执国命” 、 “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6西汉时期,窦太后(对汉景帝)说:“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 ”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景帝默然而止。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确定西汉早期A皇帝不能推翻
4、丞相的决定 B国家大事丞相都要参与决策C丞相位高权重 D “高皇帝约”具有最高权威7 “(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可见刺史的设置A.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B.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C.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D.严重威胁到了皇权8下表是对两汉孝廉家世可考者 128 人的分类统计,根据此表,对汉代察举制解读最准确的是官僚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696 6 157 87A.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2C.削弱了身份世袭制
5、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9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 ”据材料可知,中书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A.推翻旧制 B.削弱皇权 C.正确决策 D.分权制衡10唐太宗时期往往给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 “参知政事”一类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也算宰相。后来,逐渐固定为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始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这主要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行政体制尚未成熟C
6、.以小驭大加强君权 D.注重发挥臣下才智11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 7 世纪1869 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 ”这一制度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12有史料表明,明清两代共有 62.8%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37.2%的进士则来自祖上三代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极度僵化 B.官宦垄断官职的局面仍存在C.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富家
7、子弟入仕途径比较单一13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 ,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基础B.分化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14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15钱穆
8、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C.宋、元 D.明、清16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3A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7某学者评价古代某项制度时表示,它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以下各项与“它”相关的是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
9、.“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专擅票权,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18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C.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19清代军机处机构精干,有官而无吏,因此打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 15 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军机大臣独掌决策 B.军机处等级森严C.军机处人员素质低 D.军机处保密性强20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1 月月 考试题 2019011702173 DOC
